郭玉琴(江苏)
世间物事,乍看上去大同小异,细细体会,却是冷暖各有一段故事,谁的人生都不可复制,更谈不上谁比谁高贵。我们需要有一颗细察入微的心,去慢慢地发现,去慢慢地寻找,去慢慢地体会,然后我们才能明白每一件物事的缘由,从而客观看待万事万物,给予别人尊重,给予别人理解,认同别人的存在价值。张学康的散文集《自己的声音》正是这样抱着一颗寻找和发现的心,在文学的世界里,悲悯着,思考着,不断地为世间的物事发声,不断地为人类的思想火花碰撞发出质疑和拷问,以善良和坦荡的心态去处理自己的日常,从而让我们看到他贴着大地的脉搏,从文学泥土之中孕育出的珍贵生命之果。
张学康的散文集《自己的声音》所收录的散文,既有读书笔记,也有自己的工作手记,还有他回顾自己文学成长的历程,和他所生活的城市以及故乡的人事记叙。在这本书的第一个目录里,我看到读编手记,在这个读编手记里,收录了他写的六篇读书笔记和若干篇自己这些年来做编辑的感悟体会,而这六篇读书笔记,所谈论的内容都是他对自己所读过的一些文学名著和对普通文友出版的书的看法。其中我比较喜欢的最满意的两篇是他读《雪国》和《迷雾》。这两本书我都读过,所以在阅读的经验里更想和作者的心得做一个比较。以《雪国》为例,这是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的短篇小说,在通常的小说写作常识里,我们写作者要想写好一篇小说,总是喜欢竭力在故事的情节上制造跌宕起伏的波澜,或是故意设置一个吊着读者胃口的悬念,然而《雪国》这篇小说无论从情节上,还是悬念上,都是没有抓住读者的胃口,就连故事也没有引人入胜的地方,但是张学康认为《雪国》仍然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小说。因为川端康成渲染出了一种气氛,这种气氛是感伤凄切的,也是令人沉迷的,引人憧憬和幻想,让人久久沉溺于一种凄凉淡雅的美中。好的小说未必都要靠讲故事来取悦读者,谁说运用极致的笔力去抒写我们不厌其烦地日常,就不是小说的最重要的一部分?小说就包含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将平凡人的日常写好,本身就是小说的内核一部分。张学康点评这部小说好的地方从开篇的简洁,用词不俗,感觉新鲜这三个方面抓住,可见他读得很是细心,认真。他很注意看小说人物的出场,一个人物怎样出场,就像一出戏的主要人物怎样粉墨登场一样,必须浓墨刻画,张学康写这篇小说的阅读感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书评,他写得更随意些,更贴近自己的真实感受,更生活化些,而我读起来感觉更亲切些。例如他在谈到《雪国》的凄艳哀伤之美时,就穿插了自己的一个亲身经历,因为作者有一次到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去做扶贫工作,经过漫山遍野的油菜花,桃花开的季节,他写道:“站在雪中的樱花树下,面对皑皑白雪映衬下的哀哀之樱,莫名其妙地一下子想起了川端康成的《雪国》,想起了雪国里哀艳的驹子,清纯的叶子,她们踏着木屐,披着雪花凄艳地向我走来。”记得有人说过,读过的书,走过的路,念念不忘,终究会有回响。当我看到张学康写的这一段经历时,我更加相信了,那些年我们读过的书,都没有白读,我不负时光,时光必然也不负我。相似的场景,同样的一片雪花之下,就可以让一本书卷里的女主人公带着墨香从脑海里翩翩走到我们的眼前,这是阅读产生的缘分,也是文学与人类情感相通产生的缘分。
对于小说意识流的写法,今天的读者并不陌生。但是对于出生在五六十年代的作者张学康那一代人来说,在年轻的时候接触到这样的写作手法,是感到非常新鲜的。意识流手法表现与我们传统文学写作表现手法最大的不同是联想上的跳跃度非常大,时空颠倒得常常让人眼花缭乱,陷入梦境一样,会给初读的人极度的思维不适感。《雪国》用的正是意识流手法,是那个时代我们中国文学创作者们还不能熟练驾驭的一种新鲜写作手法,可见张学康老师在阅读的视野上,还是非常开阔的不落时代的。总结起来张学康对《雪国》这部小说的评论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小说的气氛渲染,爱贯穿始终;第二意识流手法,通篇节制,从容,有度,空灵;第三,把握小说写作者在文本中贯穿始终的对女子的悲悯情怀,与中国古典文学小说家曹雪芹作对比。作者给予川端康成写作上对女性命运的悲悯和性别价值的认同,也让我看到了张学康文学思想意识上的女性关照情怀。胡适说,看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就看一个国家的人对女人和孩子的态度,我在这篇文章里看到了张学康的美好一面,可贵一面,一个知识分子良知高贵的一面。一个文学评论可以有很多种写法,我更认同张学康这种轻松拈来的感觉,不需要像个老学究一样把文学评论写得那么枯燥无味,而是惬意流畅,从心所欲,有观点立场也有心绪在流淌,犹如小溪穿过石头,弯弯曲曲但是依然奔向前方抵达目的地。
张学康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作家读书班,对于今天的有心从事写作的人来说,读一个作家班找一群志同道合的人玩文学并没有那么难,只要报考中文系创意写作班就行了。但是对于八十年代追求文学的人来说,那是一条非常艰辛又非常执着的一条路。我从张学康的一些散文篇章里了解到,他在煤矿工作过,工作很是辛苦,日子很是艰难,然而他却在工作之余用文学点燃人生之路,寻找到希望。希望是什么?希望是虚无的,希望的有无是不确定的,正是这种不确定性才铸就了一个人的意志,在攀登的路上,心灵里不断地想发出自己的声音,没有人甘愿个体的声音被淹没在群体中,没有人愿意个体的意识被时代所掩埋。我和张学康不是同时代的人,虽然我们都是热爱文学的人,按照年龄划分,我是晚辈,也是年轻的一代。他所热衷的那个文学时代才是我生命刚刚起步,呱呱落地的时代,但是文学让我们在不同的时代出生的人有了精神上的交集,这种交集从我收到张学康寄来的这本书开始,我们的交流也只有从文学这一刻开始。
一个人活在特定的时代,无论是思想意识还是文学价值观,都会有烙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很少有人身上还能再散发出朴实的气质。但是张学康的散文是带着朴实的气质的,他的一字一句都写得非常朴实,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越是一个人心智成熟之后,越喜欢删繁就简,越愿意返璞归真。读张学康的散文,感觉犹如饮一杯雨后竹叶泡的清茶,淡雅,清香,朴实,解渴,忘记名利得失。在《零点,走在矿区的小路上》这篇散文里,作者抒发的是干完一天活下班后的心情。零点,从矿井里上来,空气好新鲜啊。生活是单调的,但是感悟却是独特的。作者通过对周边环境的渲染,借助月色,鸟叫虫唱,来写下班回家卸去一天劳累后的心情。串串的路灯,工友们的点石灯,由此联想到萤火虫和新婚职工喜字上的灯,柔柔温温的,这就是生活,在苦的日子里看到甜,在俗世的低到尘埃里看到有花朵迸发出来,矿区的夜是多彩静谧的。心境决定一个人眼中看到的环境,如果是我,我会看到苦涩,但是乐观的作者看到的都是苦涩之后的甜,散文好写难工就在于写的没有精神升华的高度,就成了一堆流水账。在张学康的这篇散文里,我们看到平凡的人生朴实的生活背后最幸福的一面,也是最乐观的一面,文学的意义就在于在夹缝中留一道缝隙,让世俗里透进一束光。那光是希望,是温暖,是光明,是生活的意义,张学康通过描写零点从矿区回家的这一段路程的风景心情,让我们明白了生活就是酸甜苦辣的交集,是举头望明月的诗意,是回到妈妈身边犒劳自己味蕾舌尖上的幸福。
他还写了乡下人到城里打工的女子备受歧视的遭遇,给予深深的同情,提醒自己也是从乡下来,扎根在城市生活,通过热爱文学改变了命运。他在城市生活后,对楚雄山水的亲近,在他的笔端静静地流淌,让这些山水有了知音,有了栖息的诗意。他对一方城市居住环境的打量,让我们看到整个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大同小异,都在用农耕文明的颓废作代价换来的。他也写山里人家的不容易,关注底层小人物的命运,思考乡下人的出路,究竟在城市和故乡之间,哪一种生活方式更适合他们。我想这些问题是今天的很多上层精英阶层都所忽略的一个大问题,也是未来中国乡村文明进程必须要解决的一大问题,被张学康提上文学的主题上来,是他的清醒意识的一大睿智。
如果说文学评论反应的是张学康的鉴赏力,那么杂文评论则反映他洞察世事的敏锐度。他写的杂文观点犀利,语句很利索。我看他在谈编辑手记上的一篇《稿笺上的絮语》有几句话非常受用。第一,他说,小说在谋篇布局上和细节描写上都做了努力,但是有一点失败,依然会大打折扣。故事情节上设置不能太巧合和俗套,影响艺术的真实。其实在这里我也想补充一下,艺术的真实,和真实的艺术,到底区别有多大?艺术的真实,我理解应该是,假的像真的一样,明知道是假的,但是通过文学的描写刻画,设置,整个小说场面给读者一种真实发生的感觉,那么我认为这种写法是成功的。反之,真实的艺术,就是艺术太过于真实,没有从现实中抽离出来一部分虚构的想要反应一种思想的东西,那么就是失败的。西方小说的先锋性之所以被看好,正是因为它通过在真实的基础上升华出一些东西,使文学抵达了现实所表达不了的东西。
张学康老师写了很多评论,但是他对评论的观点却是我耳目一新的。他说,评论的职责在于提升创作的质量,也在于提升和引导阅读者的质量。但是眼下文坛现象并不容乐观,湖北作家方方曾经在网上写了一篇文章一针见血指出,中国的大多数作家和大多数评论家都是吹出来的。其实一个人爱吹,得有一群人相信,才能恶化文学生态,形成气候,而如今那么多互相吹捧的作家和评论家涌现出来,只能说明互相吹捧的现象非常严重,也就是中国文坛目前不诚实写作的人特别多,大家都是为了捞虚名,借文学之名行捞钱之实,文化人被腐蚀了,没有了精神脊梁,这是一种对文学的亵渎,也是中国当代文化文坛的悲哀。
张学康在杂文编读之间还写了一篇文章,是谈编辑和文学爱好者,投稿者之间的关系的。这篇文章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文章题目是《编辑不是算命先生》。有人投稿给编辑,总是给张学康老师去信问,让编辑把把脉,看看自己是不是写作的料。其实这种事情在我初学写作的时候也遇到过。我曾经在十八岁的时候,去一个本地报社副刊部的编辑那里送过稿子,当时我也曾这样一脸傻气地问编辑,老师,你看我能成为作家吗?而那时那个编辑用一个老师对学生的口吻对我很肯定地说,你能行。其实后来我在社会里跌跌撞撞了将近二十年才发现,那不过是一个编辑对文学爱好者的善意鼓励而已,真的行不行,只有看你努力的结果才能知道了。
“我知道,这些声音很微小,但只要自然,真实,诚挚,相信再微小的声音都会被人听到。”这是这本书的封面底上的一段话。这段话也是我读完这本书心底留下的印象。文字是无声的,但是文字又是无声胜有声的,阅读可以架构一座理解的桥梁。我从这本书的字里行间里看到素昧平生的张学康老师是一个感情真挚,对待文学执着,对天地万物有一颗悲悯情怀,渴望返璞归真的人。一个人的声音可以是微小的,却也可以是独特的,发出自己的声音,就是为了能够在奋斗和自我寻找中发现属于自己的人生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