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推动文化治理现代化的经验启示

2020-11-18 16:48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25期
关键词:现代化中国共产党体系

■高 月/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一、中国共产党推动文化治理现代化何以必须

(一)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赋予经济发展以更强的竞争力,能够有效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一方面,先进文化与生产力中最活跃的人的因素一旦结合,劳动力素质会得到大地提高,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会得到极大的拓展,人类取得财富的能力与数量会成几何数增加。”德国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作为古典经济学的批判者与怀疑者,他十分重视文化在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他反对将经济与文化割裂起来,把精神生产力看作为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里,李斯特所说的精神生产力便是我们要讲的文化生产力,中国共产党推进文化治理现代化,正是认识到了文化在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起步较晚,但是势头很足,文化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也在得到飞快提升,越来越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创造就业岗位,增加税收、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解决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选择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意味着新时代我们对于生活需求的层次越来越高,在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以后,开始了追求更加高质量的生活品质,更加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这些需求是多样化的,也是个性化的,是多层次的,同时也是多变的。新师弟啊,推进文化治理现代化,是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需求的必然选择。

(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治理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文化治理属于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十九届四中全会中明确提出了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国家治理体系重要内容的文化治理的现代化也非常重要。文化治理通过熏陶、引导的方式,采取多元并举、协同共治的实践样式,最终达到价值整合和文化认同的目标,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进文化治理,着眼于国家民族发展大局,注重运用中国精神凝魂聚气,从根本上引导人民聚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旗帜之下来推进中国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二、中国共产党推动文化治理现代化何以可能

(一)坚实强大的治理能力作保证

中国共产党作为政党,不仅仅具有政党的一般属性和功能。而且还有着自身的显著的特点。中国共产党代表了最广大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将政党的代表功能和表达功能最完美地结合起来,承担了各项公共事务治理的任务,通过实施有效的治理将其表达功能完全落实体现。同时党努力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干部人才,善于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拥有了国家治理的资质、能力。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解放思想,用于探索实践,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使新中国在成立短短几十年里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展现出了坚实强大的国家治理能力。

(二)凝聚团结的人民力量作动力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推动文化治理现代化还源于中国共产党有着强大的凝聚力,能够将全国人民拧成一股绳,能使全国人民劲往一处使。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文化治理现代化的推动离不开人民。中国共产党通过思想的引领,通过思想文化的聚合作用以及统领作用,对社会各个主体进行思想的整合,从而形成个体对于群体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向心力以及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成为推动文化治理现代化的强大动力。

(三)完善合理的政治制度作保障

十九届四中全会中总结了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十三个优势。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我们党在不断的探索中建立了一套完善合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其中包括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以及重要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展现出了强大的优势以及顽强的生命力,首先是因为它是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中生成的,传承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优良基因。其次,它从我国具体实际出发,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实现了中国化,符合中国实际。最后,它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我国的所有政治制度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人民谋幸福,为国家谋复兴。

三、中国共产党推动文化治理现代化的经验启示

(一)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力

文化治理现代化的推进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因此必须要巩固全体人民的思想基础,凝聚人民精神力量,这就需要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历史发展、社会进步有着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在推动文化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注重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作用,为文化创作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为人民群众创造了更多优质的文化作品,不仅仅满足了人民的文化需求,更加巩固了人民共同奋斗的精神基础。

(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治理现代化的根本指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纽带,是我国社会系统得以高效运转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是党对当前新的社会环境对传统价值观做出的一种适应性改变。中国共产党在推动文化治理现代化过程中,注重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形象化与具体化,有效的整合了多元社会意识,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的领导为文化治理指明了方向道路,也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够保证文化治理沿着正确方向稳步前进。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着强大历史使命的政党,是一个有高度担当意识的政党,在文化治理领域,当文化发生危机时,中国共产党主动承担起振兴文化的责任;当文化受到外来挑战时,中国共产党主动承担起批判、吸收外来文化,弘扬中华文化的责任;当文化面临转型时,中国共产党主动推进文化的转型和发展;文化的地位提升时,中国共产党主动适应文化的发展新变化,推动文化地位的提升;当文化发展理论面临困境时,中国共产党强调文化创新发展。可以说,文化面临不同的情景时,中国共产党都能够主动适应文化的发展,也能够指导文化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四)强调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中国共产党是来源于人民的政党、根植于人民的政党。我国的政策方针在党的领导下不仅始终坚持和彰显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与此同时还始终强调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革命的建设者,中国社会中所有的伟大胜利都是在党的领导下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而实现的,当今时代,人民作为国家的主人,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丰富着精神文化财富,而中国共产党推动文化治理现代化,其必然深刻强调在开展文化建设以及文化工作中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尊重和发挥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宣扬人民群众的主体思想和意识等。

猜你喜欢
现代化中国共产党体系
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之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织牢社保网底要不惜“细针密线”——论全球最大社保体系的建立、构成与延展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三个体系”助力交通安全百日攻坚战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