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尧/厦门东海职业技术学院
就业是民生之本,关乎社会的稳定和改革的成败。2020年,我国有超900万的大学生群体存在就业需求,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更是重中之重。当今以智能手机为终端的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普及,互联网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民主、开放、平等”的互联网思维已经渗透到各个行业领域,并深刻影响着当下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职业选择。
在教育领域互联网思维也带来深层次的影响,要求最大程度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和创新教学。具体表现在知识的开放与廉价、教师角色的定位与转换、课程结构的重组筛选与教学手段的创新。对一线教师而言“互联网+”教育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逻辑新起点,也是重新探索教育实践模式的技术手段。
目前,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互联网+”思维的运用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运用“互联网+”思维改进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方法;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就业指导教材的编写,提高教材的信息化程度,提升阅读体验;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等等。但在课程教学的具体组织与实施层面,缺少立足区域的、基于平台教学的、校本化课程教学实施研究。
我校作为民办职业院校,处在厦门这样人才聚集的经济特区,省内生源为主,毕业生择业区域集中,学生程度参差不一,专业实训条件有限,学历层次不高,其就业问题更是棘手。
通过对我院就业指导课教学调研和分析应往届毕业生的反馈,我校在就业指导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方面:课程参与意识不强。高职学生偏重专业知识技能学习,轻视包括就业指导在内的公共基础课的作用。加之学生在心理上存在自我认知度低,专业技能信心不够,平时高度依赖网络了解信息,大学三年缺少必要的社会实践,对就业市场了解片面,在毕业之际缺少主动就业的心态,易产生不切实际的职业期望。在这样的情况下,缺少实践创新的就业指导课收效甚微,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大学就业指导课对个人求职就业的作用并不大,丧失了对课程兴趣。
(2)教学上:教学方式上,以上课讲理论、观摩视频为主,缺少实践体验环节。教材内容同质化,大多集中理论层面上的,如辨析就业观念、分析就业环境、介绍就业政策、撰写求职简历、讲解求职技巧等方面。缺少校本特色和区域性特征,对学生的指导没有针对性。教师的专业度和职业化不够,就业指导课是一门涉及教育学、职业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课程,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实践应用性,教学内容上必须与时俱进,任课教师必须全方面掌握相关学科知识和信息,并且要具有一定职场经验的积累。但我校的就业指导教学一般多由院系辅导员或专业课教师兼任。这些老师缺乏就业指导知识技能的系统学习,甚至有的连自己都没有过职业经历,更不具备职业指导师之类的资格。
(3)学校层面:我校就业指导课程在教育部的规定下设为公共必修课,但就业指导课程的课时数较少,共计18个学时;而且各学院课程安排时间随意性大,大三上学期开课是比较合适,但大二开课,影响了就业指导课程的时效性和学生的关注度,让就业指导落于形式化教育。
从我院学生的就业现状出发,走进区域企业调研,运用“互联网+”思维,改变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实施策略,以提升高职生的就业竞争力,解决我校学生就业出路的问题,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1)“互联网+”内容优化。通过对在校生和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就业困境及求职意愿;结合区域内省、市人力资源市场信息,把握市场变化和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在此基础上优化课程的教学内容,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求职就业必需的内容。将教学内容整合为:我思故我在(毕业生就业心态)、玩转厦门(区域就业形势与环境)、我的职业我做主(信息收集与处理)、练好“内功”(提高职业素质)、打造你的名片(简历撰写)、“礼”多人不怪(求职礼仪)等几个模块。遴选我院毕业生在就业工作中的13个典型案例写入教材,凸显案例的借鉴意义和内容的校本化特色;结合省市两级就业市场动态及重点用工企业用人要求,开发区域属性突出的本土教材。
结合教学模块,确定实践性强的课程同步实训项目。如就业观念调查、建立职业信息库、本地企业(招聘会)访谈、工作体验日志、礼仪微视频、模拟面试。建立适合不同年级和专业的差别化实训项目,供学生选取。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借助网络手段,在实践体验中去完成。让学生在项目的实践体验中提升就业能力,逐步积累经验。推动学生乐于合作分享,敢于交流,培养自我营销的理念。
配合课程教学与实践内容,制订新的课程评价考核方式,评价注重过程,突出实践。加大过程中实训项目考核比例。让理论教学在活动实践中验证,籍此澄清认知,培养能力。
(2)“互联网+”资源共享。整合各类资源,持续更新和完善就业指导课程资源信息库,包括人才市场供需数据、就业政策、在校生就业意向、毕业生就业信息、人才市场招聘动态、本土企业资料更新、企业用人需求等。以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和网站为依托,链接合作单位,丰富信息渠道。为学生就业提供有力数据依据和多方途径。
(3)“互联网+”个性化服务。要做好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应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群体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借助互联网建立学生就业电子动态档案是一种合适的方式。一方面电子档案中应包括学生的家庭简况,学生的个人基本情况、性格和职业兴趣倾向、心理状况、学业成绩和技能水平等,还要专门设置职业生涯规划栏,包括职业目标、对专业的认识、专业实践计划及职业调整备选方案等;另一方面,实时更新电子档案,根据学生每个学年学业成绩、社会实践、能力发展及社会需要适时进行动态调整。电子档案在大一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初建,大二在班会活动中辅导员组织调整,大三在就业指导课程中再调整。每次调整部分要标出,以留下动态轨迹。指导教师可以通过就业电子动态档案对学生进行追踪与指导。
另外,借助微信公众号,建立线上职业咨询工作室,联合学院心理咨询室,延请企业资深人士、人力资源专业机构加入。开展个别化职业指导,记录典型案例,开展个案分析,为学生提供精准化、个性化服务。既解决了班级授课的弊端,又能弥补师资不够、指导不专业等问题。
(4)“互联网+”“学习通”平台。完善课程在教学平台上的开发建设,利用“学习通”平台开展教学活动。将课程视频、教学资源、学生的实践项目成果,个案指导案例等各类资源及时通过学习通平台发布。线下集中指导学习,线上自主个性化学习,将就业指导课堂由课内延伸到课外。通过手机端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时快速反馈激励学生,提升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思维碰撞与交流,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互联网+”教育时代,给传统教育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但更多的是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动力。通过“互联网+”思维下的教学实施策略,最终要落实到“服务学生,立足区域,发展成才”的办学目标中,体现在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功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