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小镇叫中和

2020-11-18 14:48刘存荣
金沙江文艺 2020年4期
关键词:彝族

刘存荣

其实毫无特别之处,一条长长的山箐沟壑,在高原强烈阳光撕曳下,恋恋不舍延伸到川滇交界处的金沙江峡谷,悄然消失在江水轰鸣不竭的涛声中。日升日落,岁月无声,金沙江峡谷茫茫山野孕育出一方古朴年轻风情浓郁的山中小镇——中和。

犹若风情万种的山野女郎,中和镇就坐落在这条长长幽幽的山谷沟壑里。沟壑四周,高远狭窄的蓝天下,视野所及,除了山还是山,水是绿色的,阳光也是绿色的,被满山满坡的树叶儿草叶儿染绿了。

中和镇位于永仁县西北部金沙江峡谷上游,素有“三溪交汇地,茶马古驿道,夏氏古故居,彝族刺绣、彝族戏剧、赛装节诞生地,《梅葛》故地”美誉。最初的中和,连村落都谈不上,居住的人家也只有屈指可数的几户而已,常有商贾马帮经过,但驻足停留者甚少,也未形成规模型集市。这种状况一直延续了很久,直到外地一户姓夏的人家到来,原先三四户人家自给自足、过着简单生活的小地方开始有了质的转变,而这户夏氏家族也最终在此发展壮大,以几代人、百余年的家庭兴盛和衰败带动了小镇的繁华沉寂。青瓦粉墙的民居,拾级而上的青石梯,苍翠的柏树及斑斑点点的五角梅……在山水环绕与滋润中,演绎出几许乡土深情的话题……

从外观上看,那些风雨飘摇中走过来的大院民居,白墙灰瓦、地基、窗户、门楣上到处是惟妙惟肖的石刻木雕,直至今日仍可窥见主人当年富甲一方的显赫、独具匠心的构思、高贵典雅的修养,让人叹为观止,大呼精美。特别是窗户下那一幅幅精美绝伦、古韵悠远的青描壁画,深深吸引住了我。配有装饰性的吉祥图案,大部分文字多为行书、小篆书体,排列搭配和谐匀称,布局一气呵成,显示出质朴浑厚的艺术风格。文辞多为一些祈福的吉语,其艺术观赏性可与精致的汉铜文化相媲美。进入大门,迎面而来的是遒劲的大“福”楷体字,和古朴的石质雕刻相得益彰的鱼缸。有些墙面上的装饰性壁画与文字相对应,产生了装饰、象征、画龙点睛的艺术美感,木格子窗雕为篆刻艺术开拓了一种新的形式美,开启了一代篆刻风貌,形式上近似于清代吴昌硕、黄士陵大师风格。仿白族木刻篆文笔画简省、结字自由,用笔遒劲,章法富于变化,内容为“福”“禄”“寿”“喜”“清泉山庄”之类的吉祥内容,再现了文化艺术的装饰美、象征美。

面对这些精美绝伦的窗花木刻,我们可以想象当年夏家建造这座华堂时的独具匠心和深邃的艺术修养。庭院内已经是“井内生族葵”,有的墙面彩绘已经脱落得斑斑驳驳,让人不禁潸然,似乎反映了数千年文化传承和几十年物是人非的马头墙面、黄昏夕照、游客匆匆、芳草萋萋,一直在轻轻诉说他的主人当年是何等富甲一方,才情修养如幽兰,独自芳香而无意为人所识。无论是富丽堂皇的夏家大院,还是当年名声显赫的夏氏父子,都是历史长河中转瞬即逝的浪花,正是“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当那些鲜活的生命结束成荒冢一堆时,不朽的则是高山仰止的德行,那熠熠生辉的诗文,那传承文明的民居建筑文化带来的娓娓余韵。

站在三层钟楼上,俯瞰两院,心中有几分说不出的酸涩、感叹。

最能反映中和古镇丰富内涵的因素,其一是直观上商贾繁盛的中和街和古今令人叹为观止的夏家大院;其二是直苴彝族赛装节和彝族刺绣。可以说这两个因素构成了中和古镇生机盎然的精神骨架。

先说说中和老街和夏家大院。

中和老街在中和古镇中心,清光绪年间(1893 年)建街,整条街占地约1000亩,街长300多米,宽4米,南北走向,峡谷山坡顺山势伸展,街面由规整的四方长条石铺砌而成,共有古宅院13院,占地约12250平方米,现存7院18幢52间,占地约8620平方米。

据传,大姚白盐井(今石羊)的夏忠和最初靠做小本生意来到中和牛棚子(中和一村名),搭起几间茅草房接待过往客商吃住,交易小商品。因牛棚子是贯通苴却(永仁城古称)、大姚、姚安、南华、楚雄、黑井及华坪、永胜、盐边、仁和等地的要冲,过往客商络绎不绝,几年下来,生意火爆,颇有积蓄,几间茅草房的小集市渐渐无法满足过往客商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夏忠和及其儿子夏匡州两位商人粉墨登场,与中和街结下了生死情缘。

父夏忠和、子夏匡州祖籍江西,洪武年间随沐国公入滇,屯军在南诏大理国属地祥云。夏匡州祖辈在朝廷统治盐业中经营盐生意,移居白盐井(今大姚石羊镇),在“盐祸”间迁到他的苴(中和乡一村委会)马坝田避难。匡州幼习经文,能熟诵《三字经》《千字文》,受到“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孟之道熏陶,懂得了仁、义、礼、乐、忠、孝,跟随马帮往来于滇、川、康、藏,经营盐运,他办事敏慧,头脑灵活,生活勤俭、朴素。由于中和地处滇川要冲,历史上茶道、丝道、盐道密布。官行官道,民走民途,夏匡州随父辈马帮行走会川、西昌、石羊、祥云中,多年后选中了马帮盐运的生财之道,决定在中和修桥拓路,开辟集贸市场,繁荣商贸。

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夏匡州邀约乡绅,先在牛棚子盖草房,开办集市,时经一年,经贸不畅。夏匡州毫不气馁,从外地请来地舆师,以金、木、水、火、土五行,按乾坤八卦数理,沿河上下,四顾山形地势,寻找街址。地舆师看中了“书么贴(中和街的前身)”,它春夏秋冬日月星辰运行正常,雨露雪雾四时和谐,冷暖有序,有象鼻吃水,五龙交汇之势,地脉兴旺,地舆师又将牛棚子的土和书么贴(中和街前身)的土各取体积相同的一份,用秤称,结果书么贴的土比牛棚子的土重,第二年即将街市迁往书么贴即今天的中和街。中和街原属大直么村(中和村委会一自然村)辖地,彝话叫“书么贴”,下有大河,沿岸密布稻田,上面长满青松、麻栎及灌木林,“书么贴”是一片陡峭的荒坡地,但难不住夏匡州。他随马帮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决心仿江南水乡风格,请来剑川木匠修街建市。考虑到环境卫生,集贸街市,物资存贮,马帮驻店,晾衣晒被,采光沐日,休闲娱乐,饮水卫生,猪鸡鸭鹅饲养等多元要素为一体,沿街道两边横街设置铺面,街沿上下两边层层、台台建盖翘角式楼房,前排楼房的房顶,基本是后排楼房阳台,或檐台,层层房屋采光良好。沿街巷进入一院,又形成“走马转角楼”“四合五天井”格局,土木结构,布置严谨,风格流畅,雕琢费尽苦心,形成独立的单元。两院三院重叠随陡坡而建,街下边有的是以二楼为临街铺面,一楼作房屋,独立院内开设马店,供马帮往来住宿,猪牛羊圈设在街以下。夏匡州邀约乡绅罗、文二姓来“书么贴”建盖房屋,建筑形成上下两排,中间成街道。中和街的取名是以“书么贴”正处大姚石羊与仁和街(今四川省攀枝花市所属区域)的驿道中间站,于是用“中”,多与仁和商家往来,希望和平交易,和气生财,而用“和”定名“中和街”。夏匡州把整条街划分为几个区,各区派人管理,有鸡、鸭、鱼、鹅、骡、马、牛、羊交易区;铁杂、土陶、木篾、棉麻、针织交易区;有大米、食油、豆类、红糖、花生交易区;有牛羊肉、生猪肉交易区等。此外,还有酒店、客栈、马店、戏院、学堂等。整条街热闹非凡,过往客商很多,一到街天,车水马龙,拥挤不堪。街市商品齐全,紧俏货很多,本地彝族妇女绣制的花衣服、永胜的陶瓷、元谋的酸角、姚安的挂面、祥云的小布、宁蒗的鸦片、成都的七九步枪应有尽有,琳琅满目。

经过两代人不遗余力地建设,中和街街道、牌坊、柜台、马槽、石磨、柱墩、守门石狮、风火墙,无不显露出中和街熠熠生辉的本土建筑风格。由于当地沿途山路崎岖,雨季河水暴涨,水流湍急,不利于各方商客马帮往来。夏匡州采用捐资、集资、捐工等方式,督工先后在中和附近的大小河流及支流上修建了“三溪桥”“济南桥”“封水桥”“福寿桥”“他的苴花桥”“马坝田花桥”“杨寺庙花桥”。诸多土制石木桥涵,建造式样美观,具有深厚的乡土民族风格。一座座伸臂式风雨桥上,可货通天下,运送古今,实乃彝州境内桥史上之奇。

桥的开通,大大改善了中和与外界的交通条件,便利了货物运输,商业有了发展,市场得到了繁荣,中和街逐渐成为大姚县北区至金沙江边一个重要的政治、经济中心,吸引了法国传教士进入中和,建了法式和中式合璧教堂,1943年,李一平先生亲临办起了大姚县立中学第二分校,中和街又逐步成为中和地区深山文化中心。

今天,中和老街依然保留着数百年前的模样和格局,屋宇雄伟,青砖碧瓦,粉墙墨画,仍不失往日气度。老吊桥依存,日出日落中,只是不见了盛时的喧嚣和旧时的繁荣。

从中和老街出来,眺望街坡对岸,在现代建筑簇拥中,坐落着一幢十分显眼的传统建筑,说它显眼是因为和它周围的建筑相比,这幢建筑给观者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它就是中和夏家大院。

夏家大院始建于1927年,位于中和镇的大河对岸,背山面河,系江西夏氏家庭之后夏信和夏云兄弟俩,历经五年于1932 年建成,当地人称它为“新房子”,其实当年它的主人在建好它之后将其命名为“清泉山庄”。

整个建筑请剑川(今大理州的一个县)木匠设计建造,为传统白族民居四合八天井结构,中间用一幢三层钟楼一分为二,形成南北两院独立而又内连的院落,其中靠近钟楼的两个天井为两家共用,形成了夏家大院独特的四合八天井面貌。大院占地798平方米,使用面积1194平方米,每房二层形成走马转角楼之式,共有57间房,71道门,12道西洋窗户,8道楼梯(均为暗梯),21个护院枪眼,60道雕花木窗,74扇雕花木门,1道正门,2道后门,画有各式壁画114幅,内壁36 幅,外壁44 幅,内板壁画64 幅(现存14幅),由主人或抄或自创诗词29首遍布于院内各壁画之间,诗画相映成趣,规模恢宏,气度不凡。

夏家大院以四合院建筑形式为基础,发挥走马转角楼的特点,采用方中见方的矩形结构框架和优美雅致的造园装潢完美结合,使得庭院回廊曲转,窗棂框景别致,结构严谨。其造园艺术体现出彝族先民崇尚天圆地方之说,香花秀木,蝴蝶纷飞演寓幸福吉祥,龙柱虎纹瓦当寓为繁荣昌盛等等,无不把崇拜龙虎、崇拜自然的彝族建房文化贯穿始终,把崇拜自然的思想用艺术手法融在建筑之中,寓意吉祥幸福、兴旺发达,渗透出浓郁清香的民族建筑文化氛围,映衬出彝族先民善于巧妙构思和吸引外来优秀文化的智慧结晶,很高的创造性和精湛的技艺思想融入其中,可称其为金沙江峡谷方圆百里彝族造园文化的精品之作。

2001年2月,夏家大院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4月又被列为州级文物保护单位,几经修缮,如今将其划归镇文化站,把这样一件珍贵文物划归文物保护主管部门用于办公,无疑是一个智举。文化站苦心经营,四处搜罗,想尽最大力量保护好这份祖辈传下来不可多得的精神物质财富。修缮一新的院子二楼,展览着夏家遗落民间的各式桌椅,小姐凳的秀气,老爷凳的威严,少爷凳的牢实,无时无刻提醒着我们夏氏家族曾经的风光和那深入骨髓的长幼尊卑,也让我们轻而易举寻到了自江西戍边而来的夏氏确是出身名门、书香门第的佐证,还原了夏家已经褪却的繁华景致,幽黑中透出缕缕历史的沧桑。

直苴属永仁县中和镇的一个行政村,是楚雄彝族自治州乃至云南高原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彝族村落。我们通常说的直苴彝族,实际上也就是中和古镇彝族的泛指,因为她的典型性与代表性早已在金沙江潮起潮落中演绎成了自己特有的生存定势。

“赛装节”是中和彝族绽放欢乐的载体。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彝族山民都会自发举行热闹非凡的赛装比美活动,可以不夸张地说,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T型台(人和服饰大比美)。这一天,彝家女人不分老幼美丑,清一色穿戴着自己千针万线亲手刺绣龙飞凤舞的服饰,聚集在村寨旁的山坡上、草地间,一展身姿歌喉,通宵达旦尽情歌舞,谈情说爱。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与火红的马樱花、杜鹃花争芳斗艳,展示着彝家儿女的聪颖与智慧。

据考证,直苴赛装节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直苴彝族崇尚黑色,崇拜“万物有灵”的自然信仰,相信树木天空山水是有灵魂的,并且主宰着人间万物的生存繁衍,被赋予了“生者长寿死者永生”的生命意识。绣着龙、虎、火及树木花草的直苴彝族服装,凝聚了这种强烈的生命永生意识,激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大自然的热爱。

中和彝族女性中,无论姑娘、老人和小孩的礼服上都有一针一线绣出色彩讲究、不同内容和形式的图案,有的绣上日月星辰;有的绣上风雨雷电;有的绣出山水花木;有的绣出飞禽走兽,各类动植物以及人物都可绣入,一袭彝族绣品就是一件异彩纷呈的艺术品。袖口绣到肘,裤筒绣到膝,领口、衣襟更是满满的,还有坎肩、鸡冠帽、束腰带、绣花鞋、背包,到处是花朵、花边、线索条……从头到脚,哪里都有彩蝶飞舞,一件绣品就是一个大自然的缩微景致,一个梦想驰骋的天堂,一个典型物我相忘的结晶。在中和彝族绣品中,你很难找到两件完全相同的服饰,哪怕是同一个人绣出来的。

中和彝族最抢眼的刺绣品是鸡冠帽。他们之所以戴鸡冠帽,是因为传说鸡与蜈蚣交朋友,蜈蚣借鸡的角去做客,一去不还,结成仇怨,鸡见蜈蚣就追啄,成其天敌,后彝族村寨受蜈蚣精骚扰,苦不堪言,偶得高人告知,鸡能克蜈蚣,就大量养鸡,鸡啄死蜈蚣精,人得安居,所以先辈们将鸡的形象制成鸡冠帽,戴在头上,视为吉祥平安之物。人们戴上这种有纪念意义的鸡冠帽,实质上是表明一种对本民族多元文化的认同感,一种对祖先智慧的认同和追忆。

其次,裤子、围裙、褡裢、鞋子都是彝家女性一针一线绣出来的,具有一种特定的中和彝族地域特色。

中和彝族绣品的另一种风情在赛装场上,宛如马樱花绽放,这是中和彝族女人一年的灿烂、一生的幸福。每到这一天,十里八寨的彝族同胞会如约而至来到中和街跳脚、喝酒、唱歌、交游……她们将一年的辛劳书写在衣裳上,将一季的灿烂绽放在脸庞上,将灵魂、情感、智慧、勇气织绣在盛装里,将彝族女人的朴素清纯、妩媚典雅以及山水韵律都盛留在多彩的盛装上。

中和彝族刺绣能够如此精美,是因为其中蕴涵着本民族对美好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生命创造的无限热情,是这种不懈的热情使她们的服饰艺术充满生气和魅力,飘溢着万般风情,热情似火、富丽堂皇、风姿绰约、温馨浪漫……但有一样是永恒的,那就是民族的魂魄,那是以中和直苴彝族为代表的永仁彝族的灵魂在唱歌,以他们独特的方式歌唱历史与未来,自然与生活。

金沙逶迤歌盛世,丽日晖映照物华;谁持彩练当空舞,千里彝山尽风光。遥想中和古镇的变迁,当年夏氏家族盛极一时的模样,让人顿生嗟叹与豪迈。中和古镇是一本书,读一遍有一遍的感悟,读一遍有一遍的收获,读一遍有一遍的激情。读罢这本书,我的心突然涌生出一种激情:人是渺小的,也可以创造辉煌;生命短暂,也可以放射耀眼的亮光。

猜你喜欢
彝族
彝族美神故里 生态山水画廊
四川彝族传统民间长诗鸟瞰
中共马边彝族自治县委党校:加快发展,努力开创新局面
“荷国”走出的彝族列车长
从“达体舞”浅谈彝族舞蹈时代发展
彝族民歌在地方高校艺术教育中的传承
彝族传统服饰与现代创新设计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十只金鸡(彝族民间故事)
彝族祭祖仪式“尼木措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