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毕节市各级关工委五老因时因地、就近就地参与疫情防控、为停课不停学的孩子送学送教;老专家深入田间地头送技术、指导群众春耕生产;五老宣讲员到学校宣讲抗疫精神……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乡村的田间地头,五老用脚步和行动画下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战疫谢绝会诸君,请点微屏看抖音。冠状病魔虽猛恶,禁足闭户防毒侵。老年同志遵规纪,责任担当讲认真。不忘初心跟党走,阴霾散尽又一春。”在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吴学香写下了《老年同志防疫担当》,号召大家遵守规定,坚定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
市关工委于2月11日下发文件,要求全市各级关工委发挥五老优势,在做好自身防护工作的同时,积极参加疫情防控阻击战。宅在家里的,做疫情防控的发声者;走出家门的,到一线参加宣传排查、防控卡点劝返、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摸底登记等,力所能及地做疫情防控的出力者。
“管好口,不随地吐痰,出门戴口罩,不传谣不信谣,不聚餐不闲聊;管好手,讲究卫生勤洗手,公共场所不乱摸;管好腿,不凑热闹不串门,不走亲戚不访友,不乱扎堆到处走”,各地关工委把个人防护要点融入“一评三管好”活动的“三管好”要求,向群众和青少年广泛宣传。
手拿大喇叭、身穿红马甲,每天走街串巷义务宣传,68 岁的黔西县杜鹃街道育才社区关工委五老杨尚伦,被老百姓称为“一条街上最靓的老仔”。入户排查、张贴资料、值守卡点、耐心劝返,七星关区双树社区的防控队伍里,每天身穿旧军装准时参战、从不缺席的五老薛祖贵和夏光灯,被大家称作防控战场上的“特种兵”。学校关工委的老教师们主动承担起“家庭教师”的责任,为在家上网课的孩子送学上门……
各地有序复工复产后,各级关工委173 个农村科技培训专家组的300 余名专家成员深入田间地头,走到群众身边,开办“田间课堂”,指导群众春耕生产。据统计,市关工委今年共投入资金80 余万元,举办农业科技培训15 班次,培训青年农民2000 余人;建立关工委科技服务示范基地4 个,帮助60 余户贫困户就近就业,实现按时脱贫。
5月28日,在织金县自强乡山口村村委会的院坝里,40 余名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整齐列队,聆听市关工委五老宣讲员潘军伟作“弘扬抗疫精神,争做时代新人”的首场主题宣讲。宣讲员向学生和群众宣讲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中国速度、中国力度,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号召青少年学生爱国爱党、担当使命;懂得感恩、学会关爱。
学校陆续复学上课后,各级关工委的五老宣讲团有序进入校园,赠送抗疫物资、宣传防疫知识,开展心理辅导,作“弘扬抗疫精神,争做时代新人”宣讲。截至目前,市关工委宣讲团宣讲19 场次,县(区)关工委宣讲团(组)宣讲100余场次,6 万余名青少年受到教育,进一步激发了青少年的爱国热情,增强了民族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