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太理
“我来东莞十七年,其中来图书馆看书有十二年。书能明理,对人百益无一害的唯书也。想起这些年的生活,最好的地方就是图书馆了。虽万般不舍,然生活所迫,余生永不忘你,东莞图书馆,愿你越办越兴旺。识惠东莞,识惠外来民工。”
这是一位农民工写给东莞图书馆的留言。留言仅百余字,文通字顺,还略有典雅之味。
一位农民工为何给东莞图书馆留言呢?
这位农民工叫吴桂春,老家在湖北省孝感市下属的县级市应城。他2003 年离开家乡赴东莞打工,在一个生产鞋子的小作坊工作。他的住处是一栋逼仄的楼房,因离鞋厂近,他租住在这里,属于他的空间只有6 平方米,刚够摆上一张上下铺的铁架床,房间里有一扇透气的小窗户。
他每天做的都是机械重复的活——给鞋面打磨清洁。忙的时候,他一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一个月没有休息,闲的时候,则十天半个月没有活干。
回家前,吴桂春来到了他特别不舍的地方——东莞图书馆,向这个他打工生涯的精神憩息地做最后的道别。
因为他是这座图书馆的忠实读者,对这里的一草一木和许多书籍、报刊充满了感情。返家前,他退还了借书证,并且留下了前面那则朴实、不舍的短短留言。
在打工的农民工中出过人大代表、党代表大会代表,出过有影响的诗人、网络作家,还出过参加春晚的农民工歌唱家,但那毕竟是极少数,我们并不了解绝大多数农民工的业余生活和精神世界。殊不知,绝大多数农民工为城市的日新月异流汗出力的同时,也同样与普通市民一样,以各自的方式,参与着城市多彩的精神生活。
曾经看过一篇报道,在北京农民工的聚居区有农民工的文学大课堂。有作家志愿给有文学梦的他们讲诗歌、讲小说,不少农民工定期拿自己的作品交流,或吟咏,或朗诵。他们的业余生活并不比其他群体低俗、贫乏。尽管他们的生活环境与城市其他群体不一样,但切不可小看他们。
吴桂春是千千万农民工中的普通一员。
他原来在老家时,有鱼可钓,但到了城市,他不知道去哪钓鱼。人打发日子的方式。打牌吧,经济条件不许可,他也不愿意。
那业余时间做什么呢?
他选择了看书。
最初,他饥不择食,地摊上的什么书都买,大部分都是旧书。读书人到废旧书店、书摊是淘心仪之书,吴桂春则是大水漫灌,没有目的,只为消闲。但他读得认真,读得仔细,还无师自通,学会了记笔记和批读。原本识字不多,为了看书,他竟然买过三本《新华字典》。
在得知东莞图书馆向所有人开放,并可免费看书后,他便将绝大部分业余时间沉浸徜徉在这知识的海洋、书本的殿堂。因为看书的条件好,他成了图书馆的常客,往往在那里一待就是一整天。不少书他都看过好几遍,《东周列国志》看了三遍,《红楼梦》看了四遍,看第一遍的时候,每页都有几个要翻字典的生字。
久而久之,在对不同书籍的阅读中,他培养了自己的兴趣。他喜欢历史类书籍,中国通史类书籍他涉猎最多,形成了他的“史学观”:比起帝王将相,他更欣赏那些发明家。他说,扁鹊、华佗发明药来治病救人,鲁班发明的东西、仓颉发明的文字,都不只是对一朝一代产生影响,而是千古流传,其价值难以衡量。
他从书籍里不仅学会了知识,学会了思考,还学会了做人。他说,把冯梦龙“三言二拍”系列的几本书读透了,就学会了做人。书籍使他对世事有了自己的认知。他对“流浪大师沈巍”的新闻,如此评价:“看了那么多书,还是个糊涂虫,他不应该主动往风口浪尖走。”
像吴桂春一样,喜欢走进图书馆的农民工有一群人。其中一个叫小风的人说:“图书馆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精神地带,让我们对世界有了更多的了解。”
让我们欣慰的是,吴桂春没有回到家乡,还留在他喜欢的城市——东莞,找到了新的工作,东莞图书馆也准备给他办理新的借书证。
到时候,他可一如既往地坐于一隅,在书籍中尽情遨游,打工之外,他的精神彻底放轻,思绪尽情遨游。
农民工也在爬书籍这一人类进步的阶梯。
谁能说,在知识的滋养下,在他们和他们的后代中,将来不会出现部长、将军、省长、市长、科学家、文学家呢?
书籍为梯,皆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