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激发市场活力,深耕自贸“试验田”

2020-11-17 09:40陈丽冰
中国-东盟博览(政经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试验田南宁片区

陈丽冰

在家门口就能海淘,不用代购;开办企业可享受“一站式”服务,最快1个小时办好;金融改革创新入选中国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十佳案例,改革成果不断显现……

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以下简称南宁片区)揭牌一年来,通过一系列含金量高、系统性强的政策措施,取得了诸多成绩亮点,不仅给老百姓和企业带来许多便利,而且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为广西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快进键”。

制度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对于中国自贸试验区而言,南宁片区虽是一域,但同样也肩负着“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的使命,尤其是其所在的南宁市是中国距离东盟最近的省会城市和“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节点城市。立足这一优势,南宁片区自揭牌以来,积极围绕《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和广西“强首府”战略,在创新通关监管新模式、优化行政审批流程等方面先试先行,涌现出一批改革成果。

南宁五象新区管委会副主任丁伟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介绍说,2019年10月24日,南宁片区在广西3个自贸试验区片区中率先出台了《加快建设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支持政策》《南宁片区支持政策具体应用问题的解释及实施指引》(2019年版)。同时,在这些顶层设计的指引下,南宁片区在通关监管模式创新、行政审批流程优化等方面形成6项具有全国首创性的制度创新成果入选广西首批向商务部申报的14项“最佳实践案例”,占比达42.9%。其中,“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模式获得中国国务院通报表扬,国际邮件、快件、跨境电商“三合一”集约式监管新模式、未获准入动植物产品及动植物源性食品类展品监管模式获海关总署创新举措备案。

此外,还积极开展差异化探索和创新实践,推出“产业用地项目‘拿地即发证”改革,直接促使产业用地办理规划许可手续由原来的至少22个工作日缩短至“即时办结”,且项目业主“最多跑一次”即可拿到一整套规划许可证件,属全国首创。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南宁片区获批建设不仅是推动广西深化改革的“试验田”,更是吸引企业入驻的投资洼地。而为了更好地吸引企业入驻,让市场主体更具活力,南宁片区自揭牌以来,也一直致力于优化发展环境,不断提升企业获得感及体验感。

“一是梳理权力事项,确保放得下管得住。南宁片区已对应制定片区69项承接方案,审批效率提高60%,部分事項审批比法定时限压缩75%以上。二是推进窗口建设,优化审批服务。增设政策兑现、企业投融资两个‘南宁特色服务专窗,致力打造‘一窗一事全办好的政务服务生态系统;形成‘一口受理、一门审批、一网服务、一枚印章的‘一门式行政审批服务机制。三是推进平台建设,提升审批效率。部署使用广西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南宁平台),全面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涉企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应上尽上、全程在线,并在南宁平台中专设‘自贸区南宁片区站点,对片区受理业务归口审批。”丁伟说。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得益于良好的发展环境,南宁片区吸引了多家知名企业入驻。据介绍,南宁片区揭牌以来至2020年7月31日,累计新增企业5402家,其中内资企业5359家,外资企业43家;引进投资额亿元以上区外境内项目27个、总投资额153.25亿元;商务口径实际利用外资累计7023万美元。

特色产业实现集聚发展

近年来,南宁市连续多年入围“中国外贸百强城市”,并被确定为陆港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等3个类型的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这些发展优势不仅促进了南宁的产业进行转型升级,更为南宁片区加快特色产业聚集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根据《总体方案》,南宁片区将重点发展现代金融、智慧物流、数字经济、文化传媒等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新兴制造产业,打造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核心区和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重要节点。结合这一功能定位,以及片区的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南宁片区也正努力打造优势互补、紧密协作、联动发展的产业集聚区,效应初显。

一是现代金融加快发展,中国—东盟金融城累计已入驻中银香港东南亚业务营运中心等金融机构(企业)129家,已梳理形成金融创新案例70项,率先开展一批金融创新业务。二是数字经济加快集聚,已聚集阿里巴巴、科大讯飞等多家数字经济知名企业,华为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等41个数字经济产业重点项目开工建设,面向东盟的区域性数字经济高地加速成型。三是智慧物流取得突破,南宁综合保税区目前累计有240家企业正式入驻,2020年上半年,加工贸易进出口额153.86亿元,跨境电商进出口上半年已实现业务量1252.8万单,交易额约5.38亿元。四是新兴制造产业加快发展,建设了一批高规格标准厂房,深圳宝德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生产研发基地等一批先导项目建成投产。五是文体医疗产业推进良好,国际壮医院外国专家工作站揭牌运营, 74家文旅企业入驻片区,一批项目正加快签约落地。

“目前,南宁片区的现代金融、数字经济、智慧物流、文体医疗、新兴制造业等重点产业正在加快集聚,中新南宁国际物流园、浪潮和绿地东盟运营总部等一批重大项目也在加速推进。”丁伟说。

改革不息,创新不止

南宁片区揭牌一年来,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不过,随着工作的纵深推进,南宁片区在迎来更大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如缺乏熟悉自贸区规则和现代金融、国际贸易、数字经济等重点发展产业的专业人才;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入驻南宁片区的企业增速明显放缓,在谈、在建项目的推进难度加大;标志性项目不多,新兴制造产业基础薄弱等。

对此,丁伟表示,接下来南宁片区将进一步创新精进,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片区高质量发展。例如,健全机制,加快推动片区高层次人才招聘和智库建设工作;结合“三企入桂”等活动,充分发挥平台叠加优势,精选招商引资目标,推动更多行业龙头、总部企业落户片区;探索研究发展数字经济、平台类经济和企业孵化、外贸孵化基地及金融特色楼宇等有利于中小企业集聚发展的政策,以最大限度释放政策效能;做好通关监管、行政审批等领域制度创新成果的转化运用,切实解决企业发展中的痛点、堵点问题;突出特色,全力推动产业集聚,加快中国—东盟信息港南宁核心基地、浪潮集团东盟运营总部、中国移动(广西)数据中心等项目建设等。

“下一步,南宁片区将依靠制度创新激发市场活力,彰显改革开放试验田标杆示范引领作用,争取推出更多可复制推广事项和创新案例,在打造制度创新高地、营商环境高地、开放型经济高地、人才聚集高地等方面蹚出新路,努力当好创新发展的先行者。”丁伟这样说道。

·联系编辑:78724815@qq.com

猜你喜欢
试验田南宁片区
眷恋南宁
创新又贴心
简述化肥减量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效益的影响
不同种植密度对甜高粱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影响
官宣:临港新片区管理49条
上海自贸区新片区“新”在哪里,“特”在何处 ?
感受南宁历史,感受美丽南宁
南宁博物馆开馆啦
快大茂镇玉米试验田获高产
蓝光TOP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