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让无数玩家翘首以待的索尼PlayStaion 5和微软Xbox Series X/S就将正式发售。这两款均采用了AMD定制芯片的家用游戏主机孰强孰弱的问题,也在玩家群体中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作为一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就接触电子游戏的“上瘾玩家”而言,这些年受工作环境影响,我逐渐已经将游戏娱乐的重心从家用游戏主机转向了PC平台。前几天看到很多读者在讨论PS5的问题,才猛然发觉曾经我无比熟悉的PlayStation,居然已经推出第五代产品了!回想起近30年的“电子游戏”历史,心中还是有很多的感慨。
和电子游戏的初接触应该是在1987年前后,那时候在老家的小镇上,经济也不怎么发达。某一天小镇街上的一间小屋内突然打出了“电子游戏”的招牌,怀着好奇心就进去瞧了瞧,结果就此一发而不可收拾,彻底沦为了“上瘾少年”。这台游戏机的名字叫做Family Computer,任天堂大名鼎鼎的FC,老板说价值好几千块。我记得很清楚,那时候的价格是5块钱一个小时或5毛钱玩一关,对1987年前后的小学生来说,这的确是一笔“巨款”,跟小伙伴们经常需要三四个人存一周的早餐和零花钱,才能在星期天的时候去玩上一个小时。后来到了初一下学期,我有了人生中的第一台电子游戏机——“小霸王其乐无穷”。从此之后,这台小霸王游戏机以及经典的8合一、54合一游戏卡,还有《超级玛丽》《魂斗罗》《赤色要塞》《沙罗曼蛇》等游戏陪伴我一直走到了高中毕业进入大学。
1995年,又是一个在我的电子游戏生涯里应该被特别怀念的时期。这一年我大一,同样是在这一年,在一个后来成为我最好的朋友
的同学“引导”下,我接触到了SFC(超级任天堂)和MD(世嘉Mega Drive)。从八位机FC到十六位机SFC、MD的转换带来的画质改变是震撼性的,很快我就从《魂斗罗》《超级玛丽》的世界里投入到了《胜利十一人2》《最终幻想Ⅵ》《大战略》《火焰纹章》《勇者斗恶龙》等经典游戏的怀抱。也正是从SFC和MD开始,我才了解到原来游戏还有RPG、SLG、SPG、ACT、AVG……諸多的分支;同样也是因为SFC上的《最终幻想Ⅵ》,我也成为了一个《最终幻想》《勇者斗恶龙》《星海传说》等日式RPG的忠实粉丝,直到今天。
在1997年初的时候,当时大学后校门下面的游戏厅老板很神秘地给我们介绍了一款新的游戏机,和MD需要插卡、SFC需要读软盘(那时游戏室里的SFC都装了软驱转换器,可以大量节省游戏软件成本)不同,这台游戏机居然是以当时非常先进的光盘为载体,单个游戏的容量更是高达百MB甚至数百MB(当时SFC上最大容量的游戏也不过64Mb/8MB),这台游戏机的名字叫做世嘉土星(Sega Saturn,俗称SS)。在SS上玩的第一款游戏叫做《星际火狐》,不知道有多少读者听过或玩过这款游戏呢?而从1997年开始,索尼PS和世嘉SS这两种光碟机逐渐全面取代了游戏室里的SFC、MD,电子游戏也在国内正式进入了32位元起步的“次世代”年代。光碟游戏的大容量带来了游戏画质的飞跃提升,至今我仍然记得第一次看到《最终幻想Ⅶ》片头CG时的那种震撼感。尽管在现在看来,当时的CG制作可以说是无比粗糙,但在当时对SFC转换到PS、SS平台的我来说,已经足以让人目瞪口呆。
1999年,大学毕业了,也有了自己人生中第一台电脑。从那时开始,就结束了去游戏室和网吧的日子。虽然从大学毕业之后,几乎就将整个游戏重心从家用游戏主机转到7PC平台,但从PS2到PS4,包括DC、N64、GBA、PS P、NDS、Wii、Xbox等游戏主机,仍然无遗漏地被我收藏。当然,这更多的是还是对过往电子游戏情怀的一种宣泄,或者你也可以理解为对当时买不起游戏机只能去游戏室玩的一种“报复性”消费……
11月,PS5和Xbox Series X就要来了,大概率我不会第一时间购买,但一定会在合适的时机将其收藏,毕竟这几十年的电子游戏情怀,是难以割舍的。
即使不玩,放着也是一种情思。PlayStation 5和Xbox SeriesX,你的选择是什么呢?
执行副主编 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