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一个崭新的中国屹立于世界东方。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启了社会主义的新征程。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创造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奇迹。
世界需要了解这个崭新的中国。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中共中央宣传部决定创办一份全国性大型画报,由中宣部副部长、新闻出版署署长胡乔木主持此事。一九五0年七月,《人民画报》在当时北京市府前街石碑胡同甲二十二号正式诞生。
为赶在党的生日出版,编辑部加班加点。新闻摄影局记者拍摄的稿件和通联收到的来稿集中在一起,由时任《人民画报》副总编辑的丁聪亲自提出版面设计方案,画出草图。最终共二十七个题目、三百八十六张图片、六十页,组成了《人民画报》的创刊号。
在创刊号的发刊词中有这样一段:“我们的国家每天每天都有进步,每天每天都有新鲜事物在我们的生活中涌现出来。人民画报的主要任务就在于用摄影机和画笔来向全国人民报道这些使得每一个人感到兴奋鼓舞的新鲜事物。“这段话中凝结的是全国人民在新中国成立之时的欢喜与奋进、浪漫与激情,也成为画报人始终不渝的精神传承。
新中国出版的第一本面向世界的综合性摄影画报,国内第一家大量使用彩色胶片和实现彩色印刷的期刊,四十八页大八开本,采用那个年代少见和珍贵的彩色胶片以及精美的全彩印刷,一九五一年后多语种版本相继创刊,文种版本最多时达二十六种,发行到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份杂志从一开始就很有气派。
吴宝基、吴寅伯、敖恩洪、蔡尚雄、张韫磊、茹遂初、何世尧、李兰英、孙毅夫……创刊伊始,当时《人民画报》的摄影记者,有早已蜚声摄影界的名家,有投笔从戎、奔赴沙场的战地记者,也有甫出校门即拿起全国少有的几台高级相机的青年才俊。他们以满腔热忱,记录下那个朝气蓬勃的火红年代。于是,这本“国家画报”自诞生之初就进发着改天换地的激情,流淌着辞旧迎新的浪漫。
在那个年代,《人民画报》成为国际国内了解新中国建设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途径。
国徽
一九五0年六月十四日至二十三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同意国徽审查组代表马叙伦关于国徽图案审查意见的报告,并通过了国徽图案,建议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本刊一九五0年四期刊登了国徽图案说明、使用办法及制作说明。
第一部宪法
一九五四年九月十五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开幕,大会一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这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为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奠定了初步基础,为社会主义社会的确立提供了法律保障。这是一部充分反映中国人民的意志和愿望的宪法草案,全国人民对于宪法草案赋予了极大的热情,本刊也于一九五四年七至九期连续三期对第一部宪法的颁布做出报道。
速成识字
为了普遍推广“速成识字法”,全国各地举办了各种短期教师训练班,大量培养教学人才。这是北京市文教局工农教育处举办的工农学校教师速成识字教学学习会,由当时的西南军区某部文化教员祁建华(左立着制服者)亲自指导,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
新中国成立时,全国超过五亿人口中,文盲率达百分之八十。新中国成立后,扫盲运动在全国范围展开。一九五一年,祁建华创造了“速成识字法”。教学分三步:先学注音符号和拼音,掌握识字的“拐棍”;然后突击认字,先求会认、会讲,不求会写、会用;最后开展阅读、写字、写话活动,巩固提高。集中突击学习半个月,就能认识一百五十个字,完整阅读部队的小学课本。时任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工农教育司司长林汉达认为找到了识字的“捷径”,便以巨大的热情亲自推动、指导“速成识字法”在工人、农民中进行实验。由他撰文的《速成识字法的创造和实验》刊登于一九五二年八期《人民画报》。“速成识字法”的推行,适应了当家做主人之后急迫要求摘掉文盲帽子的工农群众的愿望,大大激发了学习积极性,在各地迅速形成了识字学文化的高潮,扫除了一批批文盲。
婚姻法
一九五0年五月一日,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婚姻制度,實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利益的新婚姻制度。一九五一年,本刊记者彭华士前往山东对婚娴法的普及进行了采访报道。
祖国的花朵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注意培养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他们在祖国的阳光雨露下茁壮成长。在一九五一年国际儿童节之际,本刊于第六期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少年儿童教育进行专题报道。通过数据和事例可以看出,正是得益于高速发展的儿童福利工作,更多母亲们可以参加到生产和其他工作中去。得益于农村托儿所的大幅增加,女性的就业也有了更多选择。
人民游泳场
一九五一年,身着泳衣的青年们在北京什刹海游泳场。在北京什刹海西小海,利用天然水系和原有地形建立的人民游泳场于当年六月六日正式开幕。开幕以后,每天都有数千人到这里来游泳。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高度重视体育场馆和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虽然那时经济比较困难,但通过财政拨款等多种手段,为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与腾飞奠定了基础。
鞍钢建设
鞍钢位于辽宁省鞍山市。新中国成立初期,以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和七号高炉组成的鞍钢“三大工程”竣工,为中国钢铁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也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标志性事件。鞍钢是新中国成立初期钢铁工业基地,是恢复国民经济建设时期的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它在千疮百孔中恢复开工,挺起国家建设的钢铁脊梁,点燃了举国上下摆脱一穷二白的希望。
一九五一年初冬,本刊记者蔡尚雄前往鞍钢采访。走到高炉旁边,蔡尚雄仰头看到两位工人悬在约有二十层楼高的高炉上修理瓦斯管道。于是,他爬到了比两个工人更高的位置,得到预想中的理想角度,拍下了一幅经典照片。
晨练
一九五二年一期刊发了老舍先生的散文《北京的早晨》,描绘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北京和北京人。本刊记者吴宝基为文章拍摄了大量的精彩图片,文学大师与摄影家的合作让这组稿件更加精彩。当期封底的摄影作品源于本组稿件。这是一幅用彩色胶片直接拍摄的照片。
建设中的上海
一九五二年二期刊发了中国著名文学、电影、戏剧作家和社会活动家,时任上海市人民政府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夏衍的文章《上海在前进中》,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正在加紧建设中的上海,由本刊及上海多家报刊记者共同完成摄影。当期封底的摄影作品也源于本组稿件。这幅照片用彩色胶片直接拍摄,当时的上海已是焕然一新。
安排生产
一九五二年,黑龙江佳木斯桦川水利农场,春耕时分,农庄庄员们根据情况进行合理的、细密的分工,安排生产。摄影彭华士/人民画报
选购鞋子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随着新中国轻工业迅速发展,人们消费需求增长。规模宏大的百货商店纷纷成立。顾客可以在百货商店买到各类生活必需品。
老舍
老舍,原名舒庆春,中国著名小说家、戏剧家,是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他曾留学英国,作品被译成二十多种文字出版,《四世同堂》《骆驼祥子》《茶馆》《猫城记》《牛天赐传》等成为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本刊不仅多次刊登对老舍的报道,他也曾多次为本刊撰文。
梅兰芳
梅兰芳是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其表演风格对中国戏剧产生了深远影响。梅兰芳十一岁登台,出演京剧中的青衣(女性角色),有自己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戏曲表演程式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的表演体系共称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代表剧目有《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
本刊曾先后多次刊发文章,向读者介绍梅兰芳。一九五五年十二月,由吴祖光导演的彩色戏曲纪录片《梅兰芳的舞台艺术》完成拍摄,梅兰芳时年六十一岁,他表示:“这是我一生中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情。”由梅兰芳撰文的《让更多的观众看到我的戏》刊登在一九五六年二期《人民画报》。梅兰芳写道:“作为一个演员,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让更广大的观众都能看到我的戏。”一九六一年八月,中国一代京剧大师梅兰芳走完了他的一生。一九六一年十期《人民画报》封面上的照片是梅兰芳在其代表作《贵妃醉酒》中饰演杨贵妃时的剧照。
西藏的孩子有学上
一九五六年,由西藏拉萨小学副校长多吉才旦撰文、本刊记者何世尧摄影的专题报道《拉萨的第一个小学》,记录下了拉萨小学创立初期,学生们丰富的课业生活。
美丽的新疆
一九五七年,本刊记者茹遂初在结束塔里木盆地荒地勘查的采访之后,从轮台西南行至喀什,再从喀什东南行至和田,差不多围绕塔里木盆地跑了大半圈,先后在轮台、库车、喀什、莎车、叶城、和田等地采访,从不同的侧面拍摄了一组反映新疆人民生产、生活以及风情的专题图片。本刊于一九五八年第三期用六页的篇幅刊登了这组专题报道。
工人的生活
位于河北省唐山市的开滦煤矿享有“中国煤炭工业源头”“北方民族工业的摇篮”等盛誉,百年来,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刊于一九五七年四期刊登《开滦煤矿的青春》报道,记录下了开滦煤矿随着新中国全面生产改革工作的推进,煤矿生产、生活所发生的改变。
一九五七年九期《葡萄常》报道版式
十年大庆
一九五九年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庆祝活动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一九五九年,北京天安门广场扩建一新,迎风飘扬的万千红旗和各式的路灯构成广场上的独特景致。七十万群众举行了规模盛大的游行。
摄影 吴寅伯/人民画报
退休以后
本刊于一九六三年八期刊登的《退休以后》报道,通过图片介绍了邮局营业员仲宗江的退休生活。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退休以后的生活质量得到越来越大的提升,老年人的社会照护问题也得到较大的改善。对于五保、孤寡对象以及优抚对象等,由政府开办的福利性养老机构都可以提供生活照护型养老服务。
一九六三年,退休职工仲宗江的房间,简直就是鸟的世界。喜爱养鸟的他还在写一本关于养鸟的著作和一些关于养鸟经验的文章。此外他还帮助动物园、公园筹划鸟的驯养和设计鸟的展览。摄影王复遵、陈和毅/人民画报
医务工作者到农村去
一九六五年,中国医药卫生界掀起了“到農村去”的热潮。成千上万的医务人员,包括很多专家、教授,组成了巡回医疗队、卫生工作队,上山下乡为村民治疗并预防相关疾病。同时一些城市医院和县医院,抽调医务人员和设备,组成流动医院下乡。流动医院能够就地治疗一些比较疑难的病症。他们为农民治病的同时积极宣传卫生知识,改善当地卫生条件,采取防病措施,培养农村卫生人员。本刊记者何世尧来到现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王和镇古寨村,记录下沁源县派出的流动医院医务人员工作的场景。
南京长江大桥
南京长江大桥是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是南京标志性建筑,在中国桥梁史乃至世界桥梁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成就、中国桥梁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具有极大的经济意义、政治意义和战略意义。一九六八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南京长江大桥全面建成通车,对此,本刊于一九六九年三期刊登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报道。
两弹一星
新中国成立后,科学技术事业有了长足进步。无线电、半导体、电子计算机、原子能、航天等新兴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本刊对以“两弹一星”即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为代表的国防尖端科学技术成果都进行了深入报道。广大研发工作者培育和发扬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激励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为增强中国的科技实力特别是国防实力,奠定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地位,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上图:一九七0年六期《欢呼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报道版式。“东方红一号”,是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它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正式迈入了太空时代,开启了中国航天事业的新纪元。
红旗渠
紅旗渠工程是河南省安阳市林县(今林州市)人民为了解决千百年来的用水问题,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的人工水利工程。一九六0年二月,工程正式动工。一九六五年四月五日,总干渠通水。
由本刊记者孙桂琴、宋学广、王德英采写的《劈山夺水》刊登于一九七三年一期,通过工程示意图、建设过程中的图片和详实的文章介绍了红旗渠工程建设的艰难以及对当地人生活产生的影响。
左图:红旗渠建没过程中,工人凌空涂险。摄影魏德忠
考察地球最高峰
继一九六六年至一九六八年中国科学工作者第一次对珠穆朗玛峰地区进行的大规模、多科性综合考察后,一九七四年,考察队再次对该地区进行科学研究,获得了有关喜马拉雅山隆起及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影响的一系列重要资料。本刊记者贾玉江为此次考察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
登上珠穆朗玛峰
一九七五年五月,中国登山队副队长潘多一前一和战友们在突击珠穆朗玛峰顶峰的途中。潘多成为世界上第一位从北坡登上珠峰的女性。五月二十七日,中国九名登山队员首次将觇标带至珠峰峰顶。一九六0年十三期刊登了《红旗插上了世界最高峰》封面重点报道,在一九七五年八期刊登了《珠峰顶上展红旗——我国登山队再次登上珠穆朗玛峰》报道。特别是一九七六年六月,本刊记者参加了由中国科学院青藏科考队组织的科学探险摄影组。他们突破空中禁区,在万米高空往返五次,飞越珠穆朗玛峰顶空进行空中摄影。这次史无前例的珠峰航拍的作品,发表在本刊一九七七年二至三合期上。摄影阿布钦
探源大江大河
从一九七七年四期至一九七八年七期,本刊开始连载“万里长江”专栏。在此之前,本刊记者茹遂初与科学工作者一同沿江上溯,第一次拍下了展现江河源头壮丽自然景观的图片。通过这次探索性的采访,确定了长江的发源地在青海唐古拉山各拉丹冬雪峰,经计算,长江的长度应为六千三百公里。后经有关部门确认和批准,首次在《人民画报》公布了长江的发源地和长度,使长江上升为世界第三大河。这张照片也因此兼具了美学和科学的双重意义。
一九七六年,青海唐古拉山各拉丹冬,远处可见姜根迪如冰川消融形成的辫状小溪,长江就从这里的涓涓细流开始了万里行程。摄影茹遂初/人民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