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云
(陆良县蚕桑服务中心,云南陆良 655600)
小蚕共育具有蚕体健壮、抗病性强、降低成本、便于技术指导、可解决当前劳力不足等优点,陆良县目前小蚕商品化共育率不足20%,推广商品化共育可显著提升蚕桑产业规模效益。
俗语说“养好小蚕七成收,”这是蚕农们长期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小蚕期蚕体的强健,直接决定了蚕茧的产量和质量。
目前,农村青壮年大量外出务工,留在农村的中老年人,除了养蚕以外,还在附近打工(因陆良建筑业和蔬菜产业需要大量劳动力)小蚕共育一方面可以让蚕农在附近安心打临工;另一方面又不耽误养蚕,可以做到一举两得。
没有共育的蚕农需要蚕桑科技人员深入到各家各户进行指导,因工作量大,需要配备较多人员,且各家各户的养蚕条件和养蚕水平参差不齐,难以保证小蚕的正常生长,采用共育后,技术人员工作量得以减轻,叶质得到保证,技术标准也能够得到很好的统一。
目前,陆良县养蚕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这引起县委、县政府的关注,因蚕农分散饲养,难以彻底消毒,加之各季养蚕间隔时间短,多数农户来不及消毒就开始饲养下一季蚕,小蚕共育能够解决消毒不彻底及养蚕时间间隔过短的问题。
小蚕集中饲养,不仅可以节约蚕具、消毒药品、升温燃料费、电费,而且还可以节约劳动力。采用共育,小蚕保温保湿好,发育快,同时也可以节约蚕农时间到附近的建筑工地、大棚蔬菜基地打工,这样就增加了一份收入。
小蚕共育因集中饲养,可以保证各项技术严格执行,特别是补催青。因蚕农补催青时温度、湿度跟不上,导致孵化率低,孵化批次增多,这样增加了养蚕的难度,通过共育,采用标准化饲养,可以提高孵化率,减少孵化批次,同时严格执行饲养操作规程,共育出来的蚕不仅不会损失,而且蚕体健壮,抗病性显著增强。
养蚕前做好蚕室、蚕具及周围环境的消毒工作。用20%的新石灰液粉刷墙壁和地面,蚕室、蚕具用含有效氯1%的漂白粉液浸泡消毒,浸泡消毒后再用硫磺熏烟消毒(15 g/m3),密闭24 h,最后再进行日光消毒,晾晒致干。要及时清理粪堆、杂草等,并用含有效氯1%漂白粉液消毒。养蚕期间要做好蚕体蚕座消毒,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并及时淘汰病弱小蚕,共育完后及时做好回山消毒工作。
共育时应选用优质桑叶。目前,陆良县的桑品种中以湖桑32较好,强桑、农桑次之,女桑稍差。采摘时注意叶色和叶位搭配,以叶色为主,收蚁当日用黄中带绿的2~3位叶,1龄用绿中带黄的3~4位叶,2龄用淡绿色4~5位叶,3龄用浓绿色5~6位叶。小蚕用叶随采随用,桑叶采用缸贮 法较好。
小蚕饲育以温湿度调节为主。1龄79~80 ℉、干湿差1~2 ℉、2龄78~79 ℉、干湿差2~3℉;3龄77~78 ℉、干湿差3~4 ℉,饲养期间合理确定各龄饷食时间,控制日眠,促进蚕儿发育健壮齐一,同时注意换气,每次给桑时换气1次,光线明暗一致,避免强风直吹,强光直射。
小蚕用叶可切成方块叶,切成蚕体长1.5~2倍方叶,小蚕用叶每天4次,1龄1.5~2层、2龄2~2.5层、3龄2.5~3层,给桑方法是“一撒,二匀,三补缺”,同时注意蚕座要保持方正。
小蚕要做到眠前吃饱,眠中管好,饷食适时。小蚕就眠前桑叶要新鲜,让小蚕饱食就眠,1龄蚕不除沙,2龄和3龄蚕体色发白、体壁紧张发亮时加眠网。同时适时止桑,要求蚕箔中有90%就可止桑,眠中要保持安静,温度比饲育期低1~2℉。饷食时起蚕大95%饷食,饷食前用小蚕防病一号蚕体蚕座消毒。
小蚕生长迅速,需要及时扩座。1张蚕种一般要求1龄1 m2、2龄2~3 m2、3龄4~5 m2,除沙一般要求1龄不除沙,2龄2次,起除、眠除各1次,3龄3次,起除、中除、眠除各1次。
小蚕共育户把小蚕饲育好后,要做好小蚕的分配工作。提前3~4 d通知蚕农,让蚕农做好养蚕对接工作。在分配当天,温度逐步降到自然温度。分配小蚕时尽量安排在早晨,注意做好小蚕数量的核对,避免分配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