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红民族管弦乐《弦上狂想》的作曲技法

2020-11-17 13:55杨婧轩
鸭绿江 2020年18期
关键词:狂想曲管弦乐和弦

杨婧轩

一、和声的运用

《狂想曲》的扬琴协奏曲特征较为突出。其特征中最为突出的就是作曲家的和声语言。作曲家在杨琴协奏曲《狂想曲》中对于不同调性的微调处理,使整个乐曲演奏的和声表现得非常曼妙。在《狂想曲》演奏中的重要片段中,半音下行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在《狂想曲》的演奏中,作曲家融合了西方离调的演奏方式。西方离调的运用,主要是让整个乐曲在和声过渡的环节处理得更加自然、舒畅。随着乐曲中和声的变换,可以产生与听众之间的心灵共鸣。经过这样的自然化的过渡处理,可以在乐曲最后使得b 小调的转换成为顺理成章。对于传统的和声来说,基本都是建立在三度关系叠置基础上的。根据功能可以将和声分为主导功能和声以及从属功能和声。主导功能和声在表现形式上是稳定的,从属和声在表现形式上则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主导功能和声和从属功能和声相互呼应、相互配合,形成了和声序进的两个基本点。

三度和声材料扩展方法是对于三度叠置的一种继承并演进。从形式上看依然是传统的三度叠置,但是从实质上来看是保留了三度叠置的一个基本点,其他的部分都会进行一定的改变。利用这种方式所生成的和声,在《狂想曲》中有以下的几点运用。

1.倚音和弦

倚音和弦是一种较为新颖的和弦样式。这种倚音和弦是在传统和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在传统的和弦中添加了一定的倚音而形成的。虽然倚音和弦在散板段的运用较少,也比较简单,但是所表现出来的效果却是非常独特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烘托乐曲自身的气氛,并适当地融入了异域风情。

2.空五度和弦

空五度和弦是对于传统和弦中的三和弦进行的改变和演进。对于传统三和弦中的三音做了一定的取舍。在取舍后只对根音和冠音进行了保留,以此为基础形成了五度音程。空五度和弦在本乐曲中的运用是比较广泛的。空五度和弦主要是出现在乐曲的低音层,用来营造空灵感。

3.附加音和弦

附加音和弦同样是建立在三度叠置和弦基础上的。为了适应乐曲演奏中具体氛围营造的需要。在三度叠置和弦中植入一些非三度叠置的和弦,或者对三度叠置和弦中的和弦音进行一定的非三度叠置和弦音的置换。以此种混合的方式来产生和弦以及声响上的结构互动变化。在《弦上狂想》中,作者在演奏的纵向上使用了附加音和弦,使乐曲本身的民族特征更加地凸显。

二、复调技法

《狂想曲》的创作主要是通过主调来完成,但是为了衬托和凸显效果,会在创作过程中适当地采用复调进行一定的穿插运用。比如乐曲中的钢琴和二胡所产生的复调效果运用,就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二胡以及钢琴复调在乐曲中是以对比复调的形式呈现的,通过各种乐器特有的表现手法,完成了乐曲三个声部的完整性。

三、配器手法

我国的管弦乐演奏与西方的管弦乐演奏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别。在西方的管弦乐中主要讲究的是融合,突出其演奏和谐的特征。但是我国管弦乐中的各种乐器则具有较为明显的个性化。所以在我国管弦乐演奏的演进历程中,所考虑的主要是进行中西方的融合,而在融合中又不失中国民族乐器的个性。以上的问题是现代作曲家所面临的比较棘手的问题。王丹红在创作中对乐队的融合性要求较高,处理得也较为合理,整个的乐队的演奏透着一种温婉的和谐。王丹红有着多年的民族音乐的创作经历,所以其在民族音乐创作领域具有一定的艺术造诣。在她的创作中,她对乐器在乐曲中所呈现的真正的实际效果有着较高的要求。她在乐队演奏的融合性上做得非常好,善于利用乐器的共鸣来营造更加适合的音响效果。如果去看乐曲的总谱,不会让人有太多惊艳的感觉。但是在真正聆听乐队演奏的时候却会有不一样的感受,这就是作曲家功力的体现。

四、曲式结构分析

对于作曲家王丹红来说,其创作具有非常理性的思维,却又没有被理性的思维束缚,这在其作品中有非常明显的体现。她的创作思维清晰而不失感性。王丹红是将其所有的乐曲情感通过理性的方式来演绎,继而达到了感性创作和理性创作的完美结合和平衡。这样的平衡,也是很多作曲家所期望达到的境界。这种创作方式在《玫瑰狂想曲》的创作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作品中民歌的旋律被巧妙地采纳并移植到乐曲中,而且看不出也听不出任何的移植的不和谐衔接。乐曲行云流水,达到了理性与感性的完美结合和融合。这种融合在另一部曲目《太阳颂》中也表现得较为突出,乐曲共四个乐章,每一个乐章中都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感性创作和理性创作的完美结合。乐曲本身的演奏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连贯性处理得也非常到位。乐曲与听众之间隔空建立了一种共鸣,让乐曲来带动听众的情感,以乐曲的气息来影响听众心理。

在对作品的节拍处理中,王丹红有着非常好的处理手段。其对于节拍的处理非常流畅,特别是节拍的转换、衔接部分做得非常流畅。从这一点上也能看出王丹红对于音乐律动本身的掌控能力。王丹红在《狂想曲》的创作中,采用了多种节拍的不同转换,在处理节拍转换时,王丹红所采用的比较巧妙的手段是把节拍中的重音避开,将听众的心理律动带到乐曲中来,继而将乐曲的演奏行云流水地铺开和推进。另外在乐曲中王丹红还采用了切分的方式,将节拍之间形成一定的错位,这样可以使乐曲的个性化更加突出,同时也给乐曲自身添加了亮点,更加凸显了其创作中感性和理性的平衡。

结语

我国的民族管弦乐由来已久,现在正处在发展期,民族管弦乐的创作是当代民族音乐发展较为重要的一个使命。不同民族的音乐创作和演奏,都会表现出该民族特有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因素,也正是这些底蕴和因素促进了音乐中的一些文化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我国的民族管弦乐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就要进行不断地创新和创作,在凸显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又不失融合。王丹红是当代青年作曲家的突出代表,这一代的青年作曲家是未来的中流砥柱,他们的智慧会支撑中国民族管弦乐更加长远地发展下去。本文分析了王丹红民族管弦乐《弦上狂想》及其系列音乐,从而指出了王丹红的创作技法,希望可以为更多的民族音乐爱好者提供一点作曲的可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狂想曲管弦乐和弦
空降战车狂想曲
属七和弦解决在配和声中的应用研究
常用的六种九和弦
现代音乐中常用的吉他和弦及图表
罗罗布的狂想曲
苦练和弦勇闯难关
小狗狂想曲
“失控”乎?“掌控”是也!——鲁肯斯《失控》管弦乐配器技法拾趣
对管弦乐《玄梦》的音乐研究
秋日狂想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