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中出镜报道的作用及实现方式

2020-11-17 12:36高攀
记者观察 2020年15期
关键词:柴静白岩松电视新闻

文 高攀

一、为什么要出镜

40年前,中央电视台开办了一档在当时看来别具一格的电视新闻专题节目——《观察与思考》,首期节目《北京居民为什么吃菜难》。在这期节目中,播音员出身的庞啸完全以记者的身份采访居民,并作了评述。庞啸开创了中国记者出镜采访的先例。在40年前,电视新闻节目出镜报道还局限于播音员在镜头前播报新闻导语,而庞啸的这次报道,“报道主体不再是播音员而成了记者,报道内容也不再限于时政类消息,报道的方式则一改过去单纯的播读消息导语,而是加入了许多记者的现场采访、发现观察和个人化的评论”。

如果说以《东方时空》为代表的一批节目改变了中国电视新闻语态,那《观察与思考》则可以看成是中国出镜报道的一次破冰之举。到20世纪90年代,完全以记者身份出现在镜头中采访、评论的报道形式飞速发展,逐步成为常态。

记者出镜报道丰富了新闻报道样式,使得电视新闻影像传播更加直观,声音元素也更多元、亲民,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大大提高,而随着记者个人风格的彰显,一批出镜记者转型为主持人,一定程度上促成了电视繁荣景象。

二、如何出镜

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大量山体滑坡,唐家山堰塞湖由此形成,并对下游形成威胁,如何解决这一巨大安全隐患成为全国人关注的焦点。在这一背景下,白岩松来到抢险一线作出新闻报道。

在这次报道中,白岩松在多个现场进行采访,其中,在来到泄洪槽时,白岩松是这样介绍的:“现在我就在唐家山堰塞湖排险现场刚刚挖掘成功的泄洪槽的里边,这个泄洪槽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深度和宽度呢?拿我的身高做比例,我的身高是一米七九(此时白岩松趴到地上),大家能够感受到,大约最窄处有我两个这种宽,将近四米,但是这还是最窄的地方……能够看到,在这短短的几天时间里头,武警的官兵居然在天气、储备、设施等各方面,不太全面配合的这种情况下,硬是用自己的一种精神和这种体力生生地在大家非常关心的唐家山堰塞湖的坝顶开掘出了这样的一条泄洪槽,非常非常了不得。”

在这处现场的出镜报道中,白岩松以非常直观的方式介绍了泄洪槽的宽度和高度,尤其是以自己的身高做对比、俯身一趴,这就使得观众对泄洪槽有了具体的认知。除了这些具象的介绍之外,这段出镜结尾是一段总结性的评论,也正是因为此前的介绍足够具象,就使得观众对工程之艰巨有了概念,也就使得此处的赞美自然、不突兀。

白岩松的这次出镜可以看做是对于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的现场白描,而对于已经发生的新闻事件,确切地说是事件已经被大众所熟知的情况下,对于记者来说 ,出镜报道的难度更大。2009年6月27日,上海一处在建的13层住宅楼倒塌。事件发生后,舆论哗然。一时间诸多猜测和议论甚嚣尘上,事故原因众说纷纭。在这一背景下,央视《新闻调查》记者柴静来到上海做调查报道。面对事件成因的诸多不确定性,柴静充分利用当时的现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在镜头的调度上,柴静的出镜报道以倒塌楼房根部漏出的钢筋为前景,以其他楼群为背景,在现场提出多种“猜测”。这些“猜测”以民间议论和现场所见为依托,进而成为节目调查的方向和突破口。

在这两个例子中,无论是白岩松还是柴静的出镜报道,都有对现场的生动描述,也有事件相关的评论,但因为事件状态的不同,评论所占比例也不同,而从传播效果上看,两者都将事件背后的真相有效传递给了观众,这也正说明了出镜报道本身无定式,而好的出镜报道则可以“把人际传播中的心理沟通、情感互动、归属认同等基础特色,融入到大众传播之中,把新闻的客观真实性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

三、融媒时代的出镜报道

随着融媒时代的到来,话语方式、出镜风格的转变为信息传播提供了更多出口和空间,当然是件好事,但对于新闻从业者来说,还是要有足够的定力。

专业新闻机构的生命力最终取决于公信力和权威性,因此,电视机构从业者在掌握新的传播技能的同时,自身新闻素养、新闻现场观察判断力仍应成为“修炼”的根本。

猜你喜欢
柴静白岩松电视新闻
试析夹叙夹议在电视新闻述评中的运用
壮语电视新闻制作创新探析
白岩松眼中的青春
在通往梦想的路上一路狂奔
白岩松的“身教”
白岩松的第一排
县区台借助新媒体做好电视新闻刍议
柴静:一根宁静的火柴
白岩松:逛街减压很“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