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忠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
一定程度上,一部科学发展史,就是人类在好奇心驱使下不断向前探索的历史。在前不久召开的科学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频频提到“好奇心”,强调“科学研究特别是基础研究的出发点往往是科学家探究自然奥秘的好奇心”。这是非常深刻的洞察。
近些年,在科普工作中,我常与青少年朋友交流。他们会提出一些天马行空的想法,或许还不成熟,但我觉得很珍贵。在他们身上,我感受到了做科研的重要品质——好奇心。
好奇心代表着人的求知欲。没有好奇心,我们就提不出问题;没问题,我们就很难去深究,社会就很难进步。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只需要数学或实验的一个技巧,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这才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回顾科学发展历程,许多重大的原创理论或发现,都源于不经意间的好奇心。伽利略思考吊灯为什么左右摇晃,提出了单摆等时定律;据说魏格纳看世界地图时,萌生了大陆漂移说的想法……一定程度上,一部科学发展史,就是人类在好奇心驱使下不断向前探索的历史。
孩子们的好奇心往往很强烈,遗憾的是,长大以后,好奇心就会减弱。比如,刨根问底、打破砂锅问到底等词汇,多数时候是形容小孩,而不是成年人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这值得我们深思。
张伯礼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有两篇期刊论文对我来说非常重要。
2月18日,国内第一篇新冠肺炎临床论文出现在了《中医杂志》上。我带领的团队收集了1月15日到2月8日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52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后,首度发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疗效:不但改善了症状、体征,控制了转重率,血液生化指标也呈现相应变化。
作为国内中医学科最有影响力的期刊《中医杂志》《中国中药杂志》《环球中医药杂志》《天津中医药》等刊物的主编,我始终相信,期刊是科技创新成果首发竞争的主战场,是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方法、服务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体系;记载和传播科学创造与发现是全世界科学共同体创办科技期刊的重要目的,代表了全世界科学共同体的共同价值导向。
在我看来,中国科技期刊也是传承中国科技领域创新发展成果的重要载体,是引领复兴伟业大军的冲锋号角,是集结中华先进文化的宣传阵地,是中国科技创新思想和学术话语的忠实代表。
中医药是我们的原创学科优势,也是我们具有中国文化的学术特色,但科研成果、学术观点在国外期刊发表却非常困难。如何练好内功,办好我们自己的杂志,是下一步中国学术期刊发展的重点。
我认为,首先需要培育中国核心科技期刊品牌;其次,要注重特色发展,特别是中国科技领先的方向和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领域;最后,既要注重国际合作交流,也要坚持对等原则。
周立伟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
疑问是思想的起点。一切有用的思想,都起于一个疑问;一切科学发明,实际上都起于思想上的疑惑。“学源于思,思起于疑。”善于提出问题和抓住问题是科学家最重要的素质。
在现实中,研究生们在做论文时提不出问题和研究的课题,大都是由导师“代劳”,指定一个论文题目,按照导师的思路去完成,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一般认为,导师提出的题目或方向是值得考虑和研究的,通常也是能出成果的,但对研究生的成长,并不是最好的。不少学有所成的研究生往往是自己提出研究课题,自己解决问题,他们的收获将更大些。当然这样做是有风险的。
在我看来,研究生之所以提不出问题,在于科研环境功利化的影响,书读得少、知识面窄、思想不开阔、思考上受到局限、跳不出书本或前人的框框,总觉得书本上写的传统的见解、权威的结论,都是天经地义、不可置疑的。因此,束缚了研究生的思想,虽有疑问,却不敢提出问题。
另外,我国的学术环境不鼓励研究生“高谈阔论,海阔天空”,舆论环境也常常压制研究生“胡思乱想,百家争鸣”,使研究生不敢把自己的idea(想法)说出来,怕大家笑话,说自己狂妄。因此,我认为,重要的是要创造敢于提出问题、不怕提错问题的学术环境和氛围。
陆林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
最近有一个报告预计,新冠病毒的大流行可能会在1年或2年内得到缓解,但是,对人类心理健康的影响将持续10年,甚至更久。
几份调查报告的结果支持了这一结论:2020年2月疫情最严重时,一项全国范围内的线上调查显示,我国普通人群中抑郁、焦虑、失眠以及急性应激反应的发生率是30%左右。随后,6月进行一项调查显示,新冠肺炎感染者中,这些精神心理症状的发生率高达70%,即使是康复以后的感染者,仍然存在这些症状。
以SARS后的情况作为参考,调查显示,SARS发生后3年,有一半的康复患者罹患抑郁症和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一般而言,PTSD发作的高峰期为创伤后的2年。而未来3年左右,新冠肺炎感染者的心理健康情况需要得到高度关注。
2020年以来,我带领的专家团队3次奔赴武汉,最久的一次待了近2个月。我们从实地调查所获得的案例中总结出歧视相关问题的特点。
例如,一位曾在医院工作的感染者康复后,因为感受到来自周围人的歧视,产生对社会的强烈失望。看到别人在自己面前洗手、家人朋友不再和他一块吃饭,这些情况即使别人不是专门针对他,都会让他感到很痛苦、很崩溃。对此,我认为,应当加强相关科学知识的宣传教育,帮助人们客观认识新冠肺炎疫情及危害,减少因恐惧而盲目排斥新冠肺炎康复患者、医务工作者及相关人员,并降低对精神心理疾病的污名化,在遇到精神心理问题时积极寻求专业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