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一年,中信出版交出了怎样的成绩单?

2020-11-17 22:24
出版人 2020年4期
关键词:中信年报书店

记者丨黄 璜

中信出版的三大板块“图书出版与发行业务”、“书店业务”以及“数字阅读业务”均保持了良好的态势。

3 月27 日,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出版”)发布了2019 年报,根据年报数据,2019 年中信出版实现营业收入18.88 亿元,同比增长15.5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1 亿元,同比增长21.56%。从业务板块来看,中信出版的三大板块“图书出版与发行业务”、“书店业务”以及“数字阅读业务”均保持了良好的态势。作为大众出版的龙头企业,中信出版的业绩无疑备受关注,不过更加值得一提的是,中信出版也在年报中披露了2020 年经营计划,对于处于“新冠疫情”困境中的出版业而言,或许能够从中看到大众出版增长和扩宽边界的可能性。

业务增长良好

从数据上看,中信出版的图书出版业务仍保持了较好的增长态势,保持着两位数以上的增速。年报显示,2019 年中信出版出版新书1471 种,同比增幅12%;出版码洋迈过30亿大关,同比增长21%;实销27.5亿码洋,同比增长22%,动销品种增幅超过20%;反映到营业收入上,2019 年中信出版图书出版和发行业务收入14.03亿元,同比增长14.14%。在版权储备方面,中信出版目前拥有待出版的优质选题储备额超过1.4 亿元,也显示了这家大众出版商在版权获取上的优势。值得一提的是,年报中也披露了中信出版图书的版税及稿酬:2019年中信出版累计发出了3.84 亿的稿酬与版税。

数字阅读业务方面,2019 年中信书院累计上线有声书628 本、电子书4382 本、课程195 门,平台用户规模达到400 万,报告期内,数字阅读业务收入6,660.16万元,同比增长35.62%。书店业务方面,2019 年中信书店新开门店19 家,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9%,减亏613.48 万元,结构调整取得初步成效。

在年报当中,中信出版也披露了图书的销售册数,2019 年中信出版共计销售了4135.5 万册图书,而中信书店则销售了764.9 万册图书。与销售相关的另外一个关键数据是中信出版在互联网自营销售渠道上的增长,2019 年中信出版自营互联网销售同比增长44.8%,大幅降低了对其他销售渠道的依赖度。

2020年,中信出版要做这些事

年报当中,中信出版也披露了2020 年的经营计划,在这份计划中,除了“版权运营”、“数字阅读”以及“知识服务”等大众出版常提的方向以外,还有一些新的方向更加值得关注。其中之一便是共享出版平台。根据年报介绍,共享出版平台以优质内容的选择、挖掘和创造为己任,开放公司内容、版权、供应链和营销资源,解决目前出版产业资源无法打通,运营方式单一、效率低下的弊端, 平台上将聚合内容产业的投资者、出版人、内容创作者、专业服务者等全产业链从业者。实际上,借助中信出版已有的品牌优势、渠道优势、营销优势和产业链一体化优势,有机会通过市场化的出版平台运营机制支持行业众多独立出版人实现品牌放大和经济收益提升,推动行业生产要素重组和资源优化,形成全新的行业利益和价值共享机制,赋能行业的健康发展。这也是中信出版作为行业巨头,将自有优势社会化,将赋予共享出版平台独特的价值。

第二个值得关注的是中信出版对打造知识型MCN的构想。年报中提到,中信出版将以图书产品和作者为基础,以内容标签铺设百位个人IP 开展MCN 运作,涉及科学、经济、理财、博物、医学、旅行、历史、家装、咖啡、旅行、留学等细分领域内容,通过短视频、图文、直播等方式,与用户高频度、短接触,以入驻者的专业性和图书的系统化内容为支撑,聚拢垂直用户,打破从约稿-出稿-审稿-出书-营销的内容产生模式,拓展广告、带货、课程等运营模式。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当下火热的短视频和直播,中信出版已经在打造图书产品上证明了自己独到的能力,如果还能在MCN 的赛道上趟出机会来,不论是资本市场对它的估值还是自身的运营能力,无疑会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猜你喜欢
中信年报书店
我刊2021年影响因子年报
我刊2021年影响因子年报
我刊2021年影响因子年报
中信大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独立书店联合荐书榜
独立书店联合荐书榜(总第八期)
最美书店
上市公司2015年年报重要数据
在书店
中信特钢研究院暨中信特钢研究院上大分院正式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