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的使者

2020-11-17 16:39李书华
娘子关 2020年6期
关键词:筑路建设者文友

文 李书华

当我坐在小车里四平八稳地驶向市区和乡间时,当我在大桥享受现代双向四车道高速路的潇洒时,我知道,这一切来之不易,它是G239改线建设者和设计者所给予的,他们铺就了郊区平坦的公路,打通了城乡通向世界的命脉,带动了本地区的经济发展,他们是路的使者,平凡而伟大。

换了模样的新城路

有人说: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却说:世上的路原本难走,自从有了筑路者,窄凹不平的路变成了现代化的高速路,也成就了祖国各行各业经济飞速发展,而河底到郊区十字路口的改线路就是最好的印证。

这条北接盂县,南连市区,双向四车道,建设里程13.667 公里,高标准时速80 公里的快速通道,采用PPP模式建设,于2018年11月19日动工,它的启动,标志着阳泉至五台的时间大大地减少,原来去盂县北站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也缩短在30分钟之内。

我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它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每一条路的变迁,我都亲身经历着,从上世纪70 年代的通向郊区的羊肠土路,到窄马路,再到如今的高标快速路,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一路走来,是一代又一代筑路者的心血换来的。

我家住在一个偏僻的山村,距离郊区有二十多公里的路程,在上世纪70 年代,都是农业合作化建起的土路,我们村是当地的种蔬菜大村,那时刚刚兴起牲口拉的小平车,父亲每天早晨5 点准时起来装好西红柿、黄瓜、豆角、北瓜等蔬菜就去河底一带农贸市场,晚上我们已经呼呼睡着了,他才疲惫不堪地回家。就这样,父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奔跑在河底和家的路上,每天一回家就累得躺在炕上不想动,但为了全家的生计,第二天依然不到5点就又起来装菜往菜市场送,可想而知那时候的路有多么难走。

进入二十一世纪,这条通向市区郊区的路,早已经拓宽并加固,迎接着南来北往的车辆,但依然满足不了百姓的出行。于是,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再一次升级成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建设,主线设计速度采用每小时80公里,整体式路基宽度25.5 米,当你行驶在这条崭新的大路上时,心情愉快地只想唱歌,再也不会出现堵车的糟心事了。

如今每一天在市乡来回奔跑,只需要20多分钟就能到达,大大缩短了距离和时间,给工作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提高了工作效率,而每每驰骋在这条崭新的路上时,爱人都会情不自禁地说:“这条路真好,又好走,又省油。”

骄阳之中的舞蹈者

没有过多的言语,朴实、厚道、普通、勤劳、吃苦耐劳是他们的本性,他们远离亲人,远离家乡,来到了工地,参加紧张而繁忙的改线,他们就是四川路桥公路三分公司的建设者。

寒凉的月份,他们就离开家乡,来到千里之外的工地劳动,七月的天,高温30多度,当我们在办公室吹着空调工作时,他们却在数十米高的脚手架上埋头苦干,在蓝天白云下身影定格成雕像,只有黄色的安全帽在天空下闪耀。这时我忽然想起了抗日电视剧里的川军和我前几年去平定县七亘大捷纪念碑采访时,听到的许多年轻四川英烈的故事,那时候,他们为了全国百姓能过上和平好日子,浴血奋战,不惜牺牲自己年轻的生命,他们也是父母的孩子,他们也是妻儿的支柱,有的人才十几岁就牺牲了宝贵生命。在祖国和小家中,他们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祖国。他们是我们永远的榜样,每每想到川军将士们义无反顾地战斗在抗击日寇第一线时,我会热泪盈眶,为他们的精神所折服。

如今,他们的后代,在建设新中国时,再一次继承了先辈们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我先上”这是四川路桥公路三分公司青年党员们喊出的口号,遇到困难他们就冲锋向前。

2020年是个多雨的季节,7月初,因持续暴雨,荫固铁道线多处路基塌陷,一支以党员为主的青年抢险志愿队第一时间冒雨赶往现场荫固铁路线K13 公里处抢险,这是一支由19 人组织的抢险队伍,在暴雨中装沙袋、填坑、隔离流入的积水,整整四个小时的紧急抢险,才加固了此段铁路路基,保障行驶的安全。

三都特大桥桥尾荫固铁路路基处,也同样出现山体滑坡,淤泥流入铁路,党员们再次连夜投入抢险中,与时间赛跑,清理淤泥,疏通雨水,一干又是四五个小时。大家打趣地说:“不是在抢险,就是在去抢险的路上。”

是啊!像这种抢险事,他们不知道经历过多少次,但依然斗志昂扬,他们是一支战无不胜的筑路者队伍。

延长在远处的歌声

跨过千山万水,从遥远的家乡走来,双手沾满泥土沙泺,工装留着云端滴落的汗渍,从无路到窄路又到高标配公路,是改线者抒写的音符和唱出的高歌。

当我从采风车上下来,站在还在建设中的三都十字路口时,向东看,东边是一条刚刚完工的崭新公路,这条崭新的公路已经在年前运营,是514、501、8 路等公交车的必经之路。向上看,是正在建设中一眼望不到头的三都村特大桥。工程处的小张用手指给我们看:“三都村桥安全风险最大,用的预制板多,类型也多,30M 箱梁、35M 箱梁、30MT梁、40MT 梁,梁场建设底胎多,工作的难度和危险也最大,但工友们克服重重困难,进展良好。”我们顺着他的手指向上望去,近处是扎实的粗大桥墩柱和桥身,再向上看只隐隐约约看到数十米高的铁架上,戴着黄色安全帽操作的建设者渺小的身影在空中挥舞。

当我们一群文友乘车在临时走出的泥泞土路上行驶到正在建设中的三都村特大桥面前时,我还是被眼前的情景惊叹,宽阔的桥身正在向远方延伸……放眼望去,只看到远方的工程车和铁架上的渺小人影,脚下刚刚建成的大桥的连接处,还裸露着一条一条钢筋,从钢筋空隙中向下望去,是崭新的高标配路,路的两旁绿树成林,再下去是一块一块地里即将成熟的玉米、谷子等各种农作物,西边是美丽古老三都村,文友跳在桥梁上,用摄像机抓拍了三都村的全景,说要留个念想,他说:“如果不是G239 大桥建设在这里,我们很难拍到三都村这么美的照片。”

顺着刚建成的桥面,我们一群文友又向正在施工的桥头走去,经过钢筋裸露的地方时,好几个女文友吓得不敢迈步,男文友见状就用木板或者是铁板给搭好,她们才敢小小心翼翼地迈过去。大家打趣说:“这还不敢走,那G239 改线建设者不乏十几岁的年轻人,中年人,甚至于有近60 岁的建设者长年都在半空的钢架上工作想想就辛苦。”

施工现场,为了安全起见,竖起了一道铁丝网,站在铁丝网前,看到的桥面全是条条钢筋连接成的小方块路面,好多四川建设者都在那里埋头苦干,有的还在数十米高的铁架上操作着,看看脚下是好几十米高的路,再看看他们在烈日下的身影,炙热阳光无情地舔着他们那黝黑的肌肤,汗水顺着脚滴落在地上。偶尔,吹来的风带给他们一丝凉意,他们会露出满意的笑容,看到在钢筋格子上的他们,我又想到自己,每一天坐在办公室吹空调、电风扇工作,遇到点困难就想着怀疑人生。而筑路者也是普通人,他们住简单的活动板房,吃着简单饭菜却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工作,他们才是真正的精神贵族。

工程处的小张自豪地说:“三都特大桥的贯通加速了我部路面工程的施工进度。”看着他微笑自豪又帅气的脸,抬头再看看钢丝网前面汗流浃背工作的工友们,我心里忽然想到网上一句:“只有高标配路建好了,经济也就搞上去了。”他们就是路的使者。

工地上的人间烟火

始终追随阳光的足迹,简单的轨迹,汇成足下的路,而脚底的路,是筑路者毕生的征程和追逐。

采风车在高低不平的道上行驶到苇泊特大桥的建设基地时,首先映入眼里的是一排一排的水泥盖梁和左右两边正修着的护墙,护墙的特点像极了乡村窑洞门,一个紧挨一个用石料建成。中间是正建设中的苇泊大桥。

大桥上停着建桥的工程车和一辆特大架梁车,一群工人正在忙碌着,文友不失时机地抓拍着这美丽的风景。桥头简单的钢板工棚外面,还有两只黑狗,一大一小在沙里卧着,小狗狗看到我们时,没有叫喊,反而起身向我们走来,也许它们太寂寞了,在这深山野外中常年不见生人,抑或是把我们当成朋友欢迎啦。

这时,我开了手机摄像,请同行的文友,给我摄几张苇泊特大桥建设中的照片,留住此时此刻此景,定格住G239 改线建设者们的风采。

G239 筑路者,他们只是一群普通人,也许没有太高的学历,但每个人都怀端着梦想和希望,从千里之外走来,他们走过高山、深渊、陡坡,经历过风霜、雨雪、寒凉,但崭新高标配的路依然在他们脚下向远处延伸,一直延伸着……

猜你喜欢
筑路建设者文友
《金忆元街的建设者》
福照到家!
沿线老乡的“筑路梦”
有些将就,可能就是一辈子
赞云南大山筑路人斯那定珠
城市建设者
澳大利亚:用烟头筑路
“低头一族”制造车祸,婚姻交易引发无辜杀戮
名人
王国建设者:牧歌 Kingdom Builder: Nomads BGG排名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