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在传播方式上与传统媒体有着很大差异。总的来说,短视频的优势在于多元化,如微博、微信、各类门户网站等媒体平台都是短视频发展的重要条件。并且,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工作压力大,大部分都是利用碎片化时间来浏览信息。而短视频平均时长为3-5分钟,能够满足受众的碎片化阅读需求。此外,篇幅短的同时也带来了内容的浅层化,让读者在短时间内就能获得信息,也符合如今短视频扁平化的发展理念。
短视频的出现使得用户能达到分享、互动、评论的目的。随着当前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能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动态。短视频在这一方面很好地满足了用户的分享需求。如微博、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只需要一键就能快速地将视频分享给自己的微信好友,与传统媒体相比,用户之间多了沟通和交流的权力。此外,短视频平台还具有评论功能,满足了视频发布者的表达需求,也能推动视频制作者提高视频质量。这种快速的裂变式传播,正是短视频能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短视频作为一种社交媒体,能最大程度上达到信息的有效传递。与微信的朋友圈、微博相比,短视频在趣味性和娱乐性上更胜一筹,很好地满足了用户的娱乐心理和资讯需求。
电视媒体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其在传统新闻工作流程已经驾轻就熟,因此新闻视频的制作剪辑已经产生了固定的模板。这一僵化的模式使得电视媒体在向短视频方向转型时没有考虑到用户的观看体验,就发布的内容而言,只是电视新闻的简化或者剪辑版,没能符合短视频的特色,也无法体现出短视频和电视新闻的差异,同质化严重。因此,如果不对新闻视频的生产模式加以改进,重视用户体验,电视媒体很难在新闻短视频上吸引到受众。
虽然短视频的风格是简洁、轻松、幽默,但是电视媒体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是权威性和真实性的象征,因此新闻短视频还是要保持自身的专业性和一定的新闻严肃性。当前,电视媒体为了发展考虑,在短视频题材选择上也发生了变化,所选取的题材由硬变软,虽然契合了用户快速化、浅层化的阅读体验,也符合短视频趣味性的风格,但是彰显不出作为权威的电视媒体新闻传播的重要性。
对于短视频而言,制作占一方面,但是传播的效果也很重要。优秀的短视频,除了要有创新的制作,多样的传播渠道打开受众面也是必不可少的。现在最常见的短视频传播渠道如微博、微信等,还有各类门户网站和直播平台。但是对电视媒体而言,这些传播渠道尚且处于探索的阶段,未能做到有效统一的整合,因此很难支持电视媒体新闻短视频的发布需求。当然,电视媒体自身也可以开发新闻短视频APP,如扬州电视台的“扬帆”APP,不仅能吸引本地的受众,也能通过里面的新闻直播达到传播的有效化。但是,这类APP开发时间长,用户积累也需要一定时间。
电视媒体在新闻短视频的制作上要紧扣当今社会热点,无论哪种形式,紧随热点都是极为有效的传播方式。在制作新闻短视频时,要坚持以内容为主,将优质的、真实的新闻内容传播给大众,提高视频剪辑手段,提高新闻的质量,促进新闻短视频的持续发展。电视媒体可以利用自身的专业性,使用吸引眼球的标题来扩大受众。但是,不可夸张或随意捏造,随时谨记新闻的真实性,在严肃性和趣味性之间找到平衡点。
电视媒体发布的新闻短视频多是从自身的电视新闻二次剪辑而来,没有对于发布的平台进行调整。电视媒体可以根据发布平台的不同,有针对性地进行剪辑与调整,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与平台用户拉近距离,完成良性互动。因此,电视媒体的从业人员要积极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巧妙地进行剪辑与报道,同时深入各个平台,做好用户调查,探索不同平台用户喜好的视频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