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望无牙”是人们用来形容当今戏曲观众老化的现象。如今,对艺术欣赏需求最为旺盛的青少年观众大量流失。原本和观众联系最紧密最充分的戏曲,如今却躲在了时代的角落,一般观众根本看不懂戏。戏曲浓缩经典,散发着耀眼的光芒,而与之对应的现实却是戏曲观众的老化、断层和流失速度加剧,直接关联到剧种的生死存亡。面对濒危现状,如何欣赏戏剧,打破赏析的壁垒,培育新观众,让孩子走近戏曲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治病”要紧,2016年,湖北全面启动“戏曲进校园”全覆盖活动,同步在湖北广播电视台教育频道开设“戏曲进校园”对应窗口栏目——《校园戏曲风》,每周一期20分钟,为戏曲扎根校园助力,稳固推动传统戏曲继承发展,丰富学校校园精神文化生活。栏目在湖北省教育资源公共平台首页上同步热推,实现了全省学生包括边远山区学生的收视全覆盖。
“走进各大校园、解读戏曲名段、展示荆楚魅力”,四年来,电视栏目《校园戏曲风》以直观、权威、真实、有趣的特性,走进学生群体,搭建戏曲桥梁,收获稳定收视,引领了社会向上向善的风气。节目相继走进全省近百所大、中、小学校,张扬古老戏剧的青春活力;将湖北数百位戏曲名家请进演播室录制“名家名段”,深入浅出普及戏曲知识,培养赏析基础。两年一度的湖北戏曲进校园成果展演,更是汇聚戏曲进校园成果,名家新秀荟萃一展梨园芳华,别开生面地展示湖北戏曲进校园的新现象、新思考,生动展现传统戏曲的魅力和薪火相传的时代景象。长期的培植与熏陶初见成效,《校园戏曲风》把传统戏曲浸润到孩子们的心中,同时也通过孩子们的口耳相传影响到他们的父母长辈,让更多的人来关注热爱传统文化。
经典传统剧目是戏曲传承的根本。爱戏首先要懂戏,一出好戏,传统的忠孝礼义廉智信都含在内里。方寸舞台,囊括家国,千年不朽,瑰宝的未来就在孩子们的双手。给孩子们推介好的剧目,是戏曲进校园电视节目承载的主要意义。
“戏台小天地,天地大戏台”,戏曲包罗了社会百态,融合了爱情与伦理、战争与和平、正义与邪恶等,处于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期的学生,可以通过鉴赏传统戏曲音乐品味剧中人物的嬉笑怒骂,对准确定位自身社会价值具有积极的作用。而如何将这些即将消失在舞台上的故事引入学生的课堂和视野,无疑是一项工程浩大、意义深远的工程。
选取有代表性的优秀传统剧目,讲好戏曲故事,有效推介给青少年,是做好电视栏目的关键。
电视要挑出适合孩子们观看学习的经典剧目,关键是要给出“好东西”,权威性、可看性、知识性、互动性必不可少。
在《梨园春雨润新苗》戏曲进校园晚会策划中,节目组选取同一段汉剧和京剧版的《贵妃醉酒》,在同一舞台上展示。宜昌夷陵区实验小学和武汉关小学的学生娃娃们相继登台,凤冠霞帔,珠绫闪耀,演绎出京剧、汉剧不同的韵味和美。《贵妃醉酒》原汁原味的演唱者、汉剧陈伯华大师第五代传人王荔现场教学,为孩子们普及戏曲知识,原来京剧梅大师的《贵妃醉酒》就是取自汉剧,正是汉剧孕育了国粹京剧。将剧种知识贯穿在美轮美奂的视觉享受中,电视媒体以高质量的幕后策划,在审美中加以引导,发挥了传统媒体在戏曲传播中节目文化背景深厚、制作精良的特色。
在常规节目制作中,栏目以“名段赏析”为主体,延伸戏曲舞台,跨越时空传递戏曲知识,搭建赏析基础,覆盖展示京剧、汉剧、楚剧、黄梅戏、花鼓戏等100多个名家名段,建立起丰富的专家电视资源库,通过权威的知识点讲解、互动教学,多剧种丰富激发推介,多听多看,将孩子们引入戏曲艺术之门。
栏目整体视角和讲述口吻以中小学生能看懂听懂为标准,从孩子们的身心发育特点出发,设置戏曲脸谱介绍、服饰互动体验等环节,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培养建立对传统戏曲兴趣的初步基础。节目组还尝试将一些脍炙人口的故事转化为生动的动画穿插讲述。在“耳濡目染”的剧目推介中,播放能激发学生演唱的传统戏曲经典唱段,培养孩子们的“乐感”和“耳感”,并增加名师名角关于戏曲鉴赏的内容,使传统戏曲的审美欣赏群体得到复苏。
几乎一夜之间,名为“第一套戏曲广播体操”的教学视频突然火遍大江南北,湖北的各个学校都在课间操中加以推广和引入。剑指、云手、涮腰、踏步,操中有戏、戏中有操,十节动作,最大程度地简化了戏曲难度,让每一个人都能学会,看上去既美又专业还能接上地气。其成功传播的背后,本质上是对戏曲中的程式化精华进行了思考和提炼,从而便于推广。
在《新苗初长梨园春》的戏曲进校园晚会中,节目策划将各种戏曲元素掰碎与小观众们互动,怎样的眼神是灵动传神?怎样的身板是要叫好?怎样的唱腔是细腻到位?整台晚会除了欣赏孩子们自己演绎经典作品,还贯穿了程式化解读的知识,其可看性和思考性带给电视屏幕少有的活力。
文化传承就是融入到百姓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深入进去走出来”。《校园戏曲风》常年深入一线,抓拍为了学戏听坏了几十个收音机的苏祺凌,为他和奶奶同台演绎提供舞台;来自孟加拉国的杨外婧爱唱花鼓戏,节目纪录她沉醉其中并化身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使者。镜头前,老师的专注与汗水、孩子们的欢笑和泪水,成长的点点滴滴充满生机,戏曲文化在代际之间传递,戏曲之美也由学校融入到家庭、社会文化的深厚底蕴中。
唯有传承学习、认真学习再学习,用贴近、互动、有趣的方法,让孩子们玩起来,去真正了解戏曲,才能在传承中看到传统戏曲的振兴。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传统媒体在激活传统文化中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