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闻评论工作者如何践行“四力”——以《江西日报》“评论人走基层”栏目为例

2020-11-17 14:23
记者观察 2020年17期
关键词:言论江西观点

一、打破“坐在办公室里想观点”的写作弊端

“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甚者观蛟龙。”新闻报道内容之真实与深度,皆有赖于扎实的一线采访与调查研究,新闻评论亦如是。但在实践中,新闻评论工作者“走基层”的比较少。自2013年10月开始,《江西日报》在“评与论”版设立“评论人走基层”栏目,鼓励评论人到基层、到群众中发掘评论素材,撰写观点新、素材活、贴近基层实际、群众喜闻乐见的言论作品。

从栏目创办六年多以来的实践来看,深入基层一线勤跑、勤思,是提炼有思想深度观点的不二法门。为撰写栏目言论,本报评论员的采访足迹遍及全省几十个县区,田间地头、工厂矿山、街道社区皆有他们的身影;从时间上看,短则花半天时间完成采访,长则一个月多地多次采访,靠得就是把新闻评论的根系深深扎根于群众中的精神。可以说,从基层一线发掘、摘取言论素材的做法,有效打破了“端着报纸找选题、坐在办公室里想观点”的言论写作弊端,使言论的选题、观点和论据接“地气”、沾“泥土”,增强了党报言论作品的思想性和可读性,让党的科学理论和政策方针获得了更广泛的价值认同。目前,该栏目已刊发“走基层”言论作品170余篇,得到了读者的广泛肯定和好评。

二、紧贴干部群众关心的实践话题

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环境中,新闻评论工作的任务皆有不同。这就要求新闻评论工作者不断提升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预见能力,通过精心策划选题,将党的重大理论、政策、举措,同基层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实践话题结合起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服务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以及江西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评论人走基层”栏目提前谋划,推出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言论作品。比如,2017年春节前夕,派遣评论员利用回乡过年的机会实地走访调研,围绕“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江西”这一主题,从乡村变迁、苏区振兴、实干创业、文化创新四个方面来解读这片红土地上的新变化。2月9日,整版推出《行走在希望的田野上——“评论人走基层”新春特别观察》系列言论,贴近基层群众工作生活的素材以及夹叙夹议的创新写法,让人耳目一新,获得了基层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三、让思想“活”起来

能吸引人、打动人、引导人的优秀作品,从来都是形式活泼、内容丰富、语言生动,往往起到“船过水无痕”“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新闻评论更应如此。揆诸现实,一些新闻评论作品之所以得不到干部群众的认同,一个重要原因是概念抽象、内容枯燥、形式单一。有的文章“八股腔”一开,多是正确的废话、好听的虚话,能够引发思考、指导实践的东西少得可怜。

自创办以来,“评论人走基层”栏目力避概念化、套路化,要求篇幅精简、逻辑严密、语言鲜活、内容扎实,坚持用“小环境”解说“大形势”,用“身边事”解读“大政策”,用“小故事”阐明“大道理”,使党报言论不再是“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而是接“地气”、沾“泥土”的生动解读。如《克服“闯关”思想》(刊于2018年11月22日《江西日报》B3版)一文,开篇没有说什么大道理,而是讲述了作者在某部门开会时真实听到的一句朴实的讲话,通过号召党员干部自觉摒弃“闯关”思想,反映基层党员干部做好工作对转变作风、改善群众生活的积极作用,事例鲜活,贴近群众,观点入情入理,对引导群众更新观念、改善基层治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还有《群众支持是关键》(刊于2019年6月27日《江西日报》10版)一文,从某乡镇干部的意见小事说起,阐明在工作中脱离群众的危害,事例鲜活,文风活泼,夹叙夹议,可读性和说理性都非常强。

让言论“活”起来,另一个原因是“评论人走基层”的栏目用稿从撰写到编辑都增加了对基层鲜活事例、新闻现场素描等素材的运用比例,从过去简单地把新闻事实作言论引子,到立论、论证的整个过程中都有选择性地采用大量基层素材,以此增强论据的可靠性、观点的公信力以及文章的可读性。目前,一些“评论人走基层”的栏目作品,其选用基层素材的比例已经占文章总体内容的30%-40%,读者普遍反映良好。

猜你喜欢
言论江西观点
江西银行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他们的言论
青花瓷里觅南山——江西
言论
江西是个好地方
观点参考
自由总是相对的,言论不是随意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