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有“生命”的语文课堂

2020-11-17 13:55
鸭绿江 2020年18期
关键词:理念生命文本

王 洋

传统的语文课堂,课本是毋庸置疑的“权威”,教师沦为知识的“搬运工”,学生只是知识的灌输对象,知识的获取、积累更多源于对结论的简单记忆。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然而大部分教师却将课堂当作高考的练兵场,缺乏对学生生命的关照,学生的“生命”和文本的“生命”不在场,教育一度沦为成“器”成“材”而非成“人”的教育。

2001 年,熊芳芳老师首次提出了“生命语文”这一理念,她认为,生命作为“生命语文”的出发点,是这一理念应遵循的本质属性。语文课堂应融入生命教育,应该由单纯的知识灌输、技能训练转向对学生生命的完整构建,语文教学应能进入并唤醒个体的生命,应是一种能丰富学生文化底蕴、内心世界、人格内涵和生命体验的实践活动,使生命更有力量和意义。作为一名一线教师,熊芳芳老师只是为我们展示了自己对语文教学的探究与思索,即教师要打开自身的生命去教学,并没有形成一套可供直接使用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但她的这一理念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审美鉴赏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注重对文化的理解和传承,这些都契合了语文“核心素养”的应有之义。因此,“生命语文”给予我们更多的是“核心素养”理念下教师在专业发展方面的启示。

一、树立生命教育意识,激发课堂活力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具有积极的生命教育意识,自觉以课堂为载体渗透生命教育。教师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生命观,使学生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认识到生命的意义。课堂上,不仅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还要重视学生生命的历程。作为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整体,学生在个体背景经验、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情感体验等方面是各不相同的,这就决定了教育教学行为要具体指向每一个人,将学生独特的感受、理解和体验当作教学的宝贵资源,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真正意义上的对话,从而促进学生情感的满足、思想的启迪、个性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语文课堂的生命在于将知识内化为意识、情感、信念和心灵的悟性。

二、多思考、勤体悟,焕发文本活力

语文教材选入的都是那些文质兼美的作品,典范性决定了其是学生探索知识、能力训练的好材料。因而在语文教学中,对文本创新且深入地解读显得尤为重要。“生命语文”理念认为对文本的解读应该经历原味、深味和新味三个阶段。教师可以通过“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方法走进文本,读出文本的原汁原味。但浅尝辄止的解读,无法让学生真正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获。教师还需要用心去思考和体悟,才能品出文本背后深藏的文化蕴涵和艺术。这对教师的知识储备、专业水平和语文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部分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还停留在前两个阶段,熊芳芳老师认为,教师在理解文本之后还应该及时跳出文本,只有这样,才能用理性的目光发现源于文本而又高于文本的新味,才能对文本中传递的生命意识有更深刻地理解。每一个文本都是作者独特生命体验和感受的投射。同样的雪,在高适笔下是“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的悲壮;在岑参笔下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的真挚;在李商隐笔下是“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的凄戚;在毛泽东笔下则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大气磅礴……可以说,每一个文本都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浩瀚的精神世界,若不细读、不深读、不思考、不体悟,又怎能焕发文本的生命活力?

三、广泛阅读、持续写作,延续生命活力

基础性、工具性是语文这一母语学科的显著特征,传统的课堂教学过于注重这两个方面的特征,而忽视了母语教育的人文性、民族性。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关注到语文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教师要想读“活”文本、唤醒文本背后的生命,巧妙捕捉、处理课堂中生成的资源,要想使教学更具启发性和创造力,就必须广泛地阅读,积淀自身丰厚的文化底蕴。熊芳芳老师于2001 年首次提出“生命语文”这个名词,又于2003 年首次在全国公开提出“生命语文”这一理念。在此后的十几年间,熊芳芳老师对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并躬身实践。在理论层面,她对“生命语文”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做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CN 期刊发表的400 多篇文章和出版的三本专著是其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在实践层面,她做了大量细致的教学设计工作以使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不仅如此,她的学生高考成绩优异,很多学生凭借在其指导下发表的作品而获得名牌大学自主招生的报名资格。在熊芳芳老师的课堂上,你会发现一个才华横溢、文采斐然的语文教师,各种名著片段、诗词歌赋她都能信手拈来,依靠但不依赖教辅资料,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和理解,循循善诱,点燃学生探索的热情,引导学生品读文本中最具生命本质的内涵,让学生的生命走进文本,又让文本融入学生的生命。同样,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只有广泛阅读,持续写作,才能延续生命的活力。

语文和生命是紧密联系的整体,语文教学对生命的关注,关注的是教师的生命教育意识、文本背后丰富的生命体验,更是每一个鲜活生命的完整性、独特性和潜在性,关注的是人精神的成长、人格的健全。每一个语文教师都有责任通过自己的努力提升语文教学的高度。

猜你喜欢
理念生命文本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