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与创新:高校音乐非遗项目静态保护模式初探

2020-11-17 13:55
鸭绿江 2020年18期
关键词:保护模式民族音乐静态

齐 莹

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对这些音乐“非遗”项目实施静态保护,实质上是按照一定形式对其进行存档,针对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一系列教学、宣扬、保护和致敬活动。常见的形式有增设音乐非遗讲授课程、在校资源库中收集录入音乐档案、为音乐“非遗项目”开设网络数据库、举办以致敬和弘扬为目的的表演活动等等。稳中求进之余,还要有意识地给整个模式注入活力,落实贯彻非遗传承与创新原则,打造一条内含生命力的静态保护链。

一、高校音乐非遗项目静态保护现状

高校在对音乐非遗项目进行保护的过程中,所遭遇的阻力基本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受西方音乐文化的影响,学生对中国传统民俗音乐关注度愈发降低,忽略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性。于2017 年上映的影片《闪光少女》就反映了这一客观现实,在西洋乐的打击下,像唢呐、二胡、古筝、大唐鼓、琵琶等民乐演奏越来越为大学生不齿。

其次,受流行音乐的影响,传统民间音乐很少能融入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中。如今各种歌唱选秀节目和综艺节目占据了人们的娱乐生活,学生们很少能够从中捕捉到传统音乐的踪影,对我国非遗音乐项目的重视度也愈发减少。

此外,部分高校开设的相关课程资源匮乏,一些普通高校甚至都没有开辟音乐非遗课程。同时授课教师专业水平有限,有的教师并没有高深且完善的能力来驾驭非遗音乐课,导致教学效果低下,对音乐非遗项目保护难以实现。

二、高校音乐非遗项目静态保护策略

1.整合收集资料,建立高校音乐非遗项目档案

从传承和发扬这一视角来看,高校对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启档案式保护,是静态保护模式中的首选办法。高校应该利用当今发达的现代化技术,妥善使用本校数据库这一平台,收集编辑各民族优秀音乐类型,整合非物质文化精髓,借助信息化手段,对音乐非遗项目进行档案归纳。此举与图书馆或博物馆工作模式类似,在收集资料和信息的过程中,优秀音乐文化的特色被完整的发掘和展现。校方通过数据库终端,将这些宝贵的音乐资源录入校园网络信息门户中,让全体师生能够便捷地通过校园网络实现查阅和学习。这样一来,民族音乐成为一个个完善的体系,直观方便地供师生体会。这种既定模式将“非遗”音乐的魅力在一个固定且正统的框架中,完完整整的呈现在人们面前,既保留住了各类音乐的深厚底蕴,又不失官方权威性。

2.开发非遗课程,强化师资力量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涉猎范围广,文化历史深厚。耳熟能详的民间歌谣、地方表演艺术、地域性音乐演奏形式、特色声乐技艺绝活等都从属于音乐“非遗”项目。因此高校应自觉将这些无价瑰宝融进教学之中,根据学校自身性质和办学特色,因地制宜地设计开展音乐非遗课程。可以选择性地增设古琴、唢呐、竖笛、腰鼓、琴书、琵琶等民乐选修课,以固定的课程形式彰显其地位,保证音乐非遗教育与正统课程并列,成为日程固定和静态课程体系中的一部分,在众多学生中发掘有潜质的“继承人”,保证该“遗产”后继有人,有利于民间音乐艺术的发扬和传递。与此同时,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高校应多多吸纳专业性强、熟谙各式民乐乐理和唱腔唱法的教师,作为坚实的硬件条件,给音乐非遗课程的保护提供静态保障。

3.积极组织音乐表演,为音乐非遗项目提供展示平台

在探索音乐静态保护模式的道路上,高校也不可一味呆板地扮演音乐艺术的“承载者”角色,而是要能够给该模式注入活力,能动地采取一系列保护策略,努力打造一个“静中有动”的保护模式。做到既有保留又有弘扬,切实体现出音乐非遗项目的价值。譬如,高校可以定期开展校园“文化节”活动,聘请音乐非遗传承人给大家演奏、演唱或表演,给各种音乐形式提供展示平台,真正让“非遗”走上舞台,走进师生的视线。让原本静置于史料档案中的音乐活灵活现的“动起来”,成为人们能够真正用来欣赏的表演艺术。此外,也可以鼓励学生学习和表演特定音乐艺术,尤其是音乐系学生,多给予他们一些尝试的机会去实践日常所学的演唱演奏技巧。定期组织民族音乐演唱会,邀请全校学生观看,使民族音乐演唱成为常态,并向更大范围的群众辐射。

结语

高校拥有较为精深和完备的教学资源,无疑是保护和继承音乐“非遗”项目的最佳场所之一。因此,校方应善用自身成熟的教研体系,探究理想化的保护模式,不仅做好民族音乐的静态保护,同时保证音乐文化的动态传承。

猜你喜欢
保护模式民族音乐静态
最新进展!中老铁路开始静态验收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猫科动物的保护色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猜猜他是谁
论网络游戏著作权的保护模式及其侵权判定标准
CBD体系下传统知识保护模式研究
宁夏盐池县小麦野生近缘植物蒙古冰草保护模式探究
具7μA静态电流的2A、70V SEPIC/升压型DC/DC转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