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那年五月,当收到家在上海的大舅病逝的消息时,母亲当即“呜呜”地哭了起来。我们给大舅家发去了唁电,并寄去一千元的慰问金。
母亲捧出大舅的相片,一个劲念叨:“怎么说走就走了呢!大哥,我真想你。”那一阵,母亲的情绪特别消沉。由于隔代,我们难以理解母亲那一刻的心情。
我们对大舅印象不深。只晓得母亲曾在五十岁时去上海动过手术,此后肾病再也没复发。去年的一天,母亲外出买菜,父亲把我叫到房间里,吞吞吐吐地说:“兵娃,你妈兄妹有六人,她排行老五,分散在全国各地,平常也就靠电话或书信保持联系。这些年,你二舅下肢瘫痪,坐上了轮椅,说话吐字不清。三姨家境不好,快七十岁了还在家里糊纸盒补贴家用。你妈最近冒出个愿望,趁我们还能动,想去几家走动走动,亲眼看到健在的兄妹心里才踏实。”
我有些犹豫,这实际上是一次长途出游:一是担心二老的身体是否吃得消,二是的确我工作太忙,无法抽身陪同。我说:“现在网络很发达,既能在上面说话,还能看到影像。”可父亲说:“网上毕竟没有亲眼看见来得‘真实’。老人在网上唠嗑肯定反应慢,得要年轻人帮忙。还有,像三姨家就没有电脑。我们身体尚好,这趟能撑得住,问个路坐个车应该没问题。我们不要你陪,只需你接和送,用手机或上网把我们的行程通知相关的家庭就成。”
看来他们的决心已下,不帮其完成会留下终身遗憾。我和妻子积极为他们的出行做准备。我分别打通了姨妈和舅舅家的电话,告诉了父母的旅行计划,具体坐哪趟车、住几天、再去哪里等临时通知。总之,保持热线联系。妻子则负责订票,准备常备的药物、路上吃的用的东西。
得知父母远足,这些亲戚十分高兴,做好了迎接远方客人的准备。
父母的这次探亲之旅走走停停,进行了两个月。每到一地,父母受到了空前热情的接待,跟兄弟姐妹们有说不完的话。小辈们陪着他们逛公园、游名胜,做最好的饭菜来招待,还派车接送。他们也对老人们聊起的往事听得津津有味,加深理解他们那一代深厚的姐妹情、兄弟谊。我则作为信息的中转站,把父母在各处抵达情况衔接好。
二老平安回来后,心情十分激动,母亲的神情更是满足。一路上,有浓浓的亲情环绕,他们并不觉得累。父亲开玩笑说,这次不出去,以后想爬都爬不动啰!作为儿女,我们能帮老人圆满地还愿,心里也感到十分释然和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