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导演角度理解景别的叙事功能

2020-11-17 11:10王清
记者观察 2020年18期
关键词:近景远景特写

文 王清

一、气氛景别——远景

一部电影没有远景就没有大片的感觉。一场戏里需要造势、叙事和写人这些镜头。造势所需要的景别就是远景,尤其是在很多经典电影中,一开篇就是用远景来打造影片的宏大气势。这是电视剧所不能比拟的。例如,影片《这个杀手不太冷》第一个镜头就是大航拍的远景镜头交代环境背景、城市全貌。第二个远景镜头拍摄城市氛围、环境,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和主人公们的生存环境——一个鳞次栉比、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大都市。两个远景镜头就营造了整部电影的气氛,这是在欲望都市下所发生的故事。大多数导演在影片开端都爱用远景交代时空背景,营造氛围,奠定情感基调,所以我们也可以称景别为“气氛景别”。

二、空间舞台景别——全景

全景景别是电影从最开始叙事以来就存在的景别。在最早电影拍摄时期,摄影机固定在一个位置记录舞台上的人和事。在视听语言逐步规范下景别开始有叙事功能后,导演通常在为了展示场景和环境的全貌,或者是人物与空间的环境时会采用全景景别。全景从叙事上来说也可以作为一场戏的总角度,当全景一旦确定,其他景别的光线、道具摆放、人物调度将都由这个角度展开。

全景中还要特别注意地平线的使用,地平线也可以作为导演参与叙事,加入导演主观情感的一个重要元素。当地平线在画面三分之一时,画面空间扩大,也是常见的构图方法。当地平线在画面的中间时,一般是导演为了体现个人风格或表达独特含义。当地平线上在画面的上三分之一,表达土地有纵深感和压抑。如影片《黄土地》中,地平线常出现在画面的上三分之一处,地是大于天的,则让人感到压抑。

三、叙事景别——中景

中景是非常常见的景别,往往导演会在过渡、勾连、交代或者说明事情时使用。同时它不像其他景别,它是冷静客观、理性写实的,不掺杂任何导演的情感色彩在里面。比如在影片《简爱》中,展示简爱和罗彻斯特俩人第一次相遇的场景,导演用了双人不同框的中景完成了叙事。显示二人此时思想、情感都不在一个世界里,同时又让观众感觉到导演仅仅是在客观地叙事,阐述二人从森林中归来第一次正式聊天的事件。所以,从导演的角度上说,中景又是叙事景别。

四、对话景别——近景

近景在导演的眼中又可以称之为是对话景别。它可以在对话中让观众仔细看到演员的表情和反应。

同时,关于近景的使用还有一个小秘密——给谁近景就是让观众与谁亲近,认同谁。在观众的视角上,看谁的景别越大,自然心里上也就越认同这个角色。这也是导演抓住观众心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影片《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中,两者都是以巩俐的近景作为影片的开篇,都是从导演的角度上希望观众能够认同主角身份。

五、心理景别——特写

特写又可以作为悬念设计作用于观众心理。特写是展现局部的、细节的。在拍特写的时候,叙事线条当中的斜线条是最有抒情、最有视觉张力的,如果在叙事当中人物是属于一种节奏感很强的,那我们要注意人物一般都是斜线条。有时候在抒情的时候,画面当中也会有一根斜线条,不管是背景还是前景,还是在人物构图当中,我们就把主体构成一种斜线条。大家一定要注意,在构图当中把人物拍成斜线条,这时它的视觉张力就很大。我们要知道斜线条是视觉感和设计感以及视觉张力最大的,这个是我们拍戏当中大家要去明白的一个道理。

六、结语

首先,景别的使用一定要考虑到导演的意图,景别的选用以叙述和表现内容为选择景别的出发点,以景别的作用为选择标准。其次,景别的连接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相连的景别既要有大小的变化,又要寻求景别变化的规律性。比如影片《英雄》开篇就是特写加远景的三组镜头来展现时空背景,既突出了导演的景别叙事功底,又能让观众有种震撼的视听感受。最后,从导演的角度讲,景别是一种限定。它限定着观众能看什么,能看多少,怎么去看。所以导演在做一场戏的设计时要考虑到有目的、有秩序、有效果、有节奏、有数量地安排景别。

猜你喜欢
近景远景特写
近景摄影测量在大型边坡变形监测的应用研究
海边遐思
大红斑的特写
宏观分析卢卡契对现代主义批判的原因
阿克苏地区招商引资分析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构建
近景摄影测量在边坡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三月,最多只能看到近景
印度军人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