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覃江宜
非常时期的体育报道,在“断炊”的情况下到底还要不要做?对于绝大多数媒体来说,答案不言而喻。几乎所有的传统媒体如报纸、电视、网站都开辟有专门的体育版块(栏目),在职业赛事和全民健身兴旺发展的当下,体育新闻报道有很强的受众黏性和社会关注,这块“战场”不能轻易放弃,而受众对于优质内容的需求也一直都在。可以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体育媒体上了一堂深刻的“求生”课。只要找准角度,各家媒体仍然有腾挪空间,置之死地而后生。
传统体育媒体在疫情期间感受到的是前所未有的困境。以4月16日为例,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全天共播出了近20场实况录像(集锦),内容涵盖欧冠、男篮世界杯、蹦床世界杯、职业拳王争霸赛和举重世锦赛等,却没有一场赛事直播,观众不再从中收获信息和资讯。这样的情况普遍出现在各家媒体当中,开着“天窗”的体育栏目“嗷嗷待哺”,新闻工作者无奈地“等米下锅”。
在此情况下,拥有大量赛事版权的《腾讯体育》积极求变、转换思路,推出“经典战疫”栏目,以过去几十年间国内外体坛的经典战役为“主食”,辅以现代资深评论员的解说重新“翻炒”,从而制作出了色香味俱全的“大餐”,《国足的2002世界杯之旅》《铿锵玫瑰的1999世界杯亚军》《NBA经典战役》多个专题获得了数以百万计的观众在线观看。
在这样的二次创作中,虽然报道的是已经发生过的旧闻,但是结合了现代观点进行重新演绎,提供了当时人们所不具备的视角,去重新审视一个耳熟能详的经典题材,依然能够给人新的感受、新的启发。
今年5月,记录篮球运动员迈克尔·乔丹最后一年职业生涯的人物特写《最后之舞》在各大体育视频网站中刷屏,这部在疫情期间首播的纪录片所报道的已经是22年前的陈年旧事,但依然风靡全球,引发了中国球迷的热烈讨论。
《最后之舞》之所以得到一致好评,首先得益于摄制组在1997—1998赛季对新闻人物的全程跟拍,许多珍贵影像资料得以留存,并通过《最后之舞》首次展现给全世界球迷。但也在于,它没有停留在那个年代的语境中,通过重新编辑,乔丹的形象进一步得到补充和完整:在当年耀眼的光环以外,人们更能看到一个体坛超级英雄背后的困惑、愤怒和挣扎,记录者把乔丹从“赛场的神”被还原为“斗争的人”,这正暗合了与时俱进的审美变化——在资讯发达、更多元化的新媒体时代,有缺陷的英雄反倒更有亲近感和说服力。
这也说明了,一个好的体育人物故事,首先应该走出“高、大、全”的传统观念,用现代化的“打开方式”解读传统,那些来自细微生活的琐碎故事,往往也能够引发深层次的情感共鸣。
虽然疫情期间的职业赛事大多按下暂停键,但是以普通百姓为对象,以丰富业余生活、增强民众体质、满足个人爱好为主的群众体育活动一直在进行着,而且其亮点不一定发生在赛场上,也来自民间日常,具有强烈的时代特色和生活气息,这些都给体育记者们提供了鲜活题材。
如,近年来已成为全民运动的马拉松,据国家体育总局的数据,2019年全国马拉松赛事超过1000场。但自1月23日中国田协要求各项马拉松赛事暂停,到5月30日前,共有200场以上中国田协认证的赛事延期(或取消)。
赛事活动全部暂停,马拉松爱好者长期的运动习惯还在继续,这样的奔跑是疫情时期的亮点。《南国早报》在4月23日刊发《马拉松:极度深寒,等待解冻》,聚焦赛事组织者、跑步爱好者、运动专家的生态,传递追求健康运动的民众声音,反映了特殊时期全民健身的尝试,也澄清了人们对于跑步运动的一些误读;在防疫工作向好后,《南国早报》5月9日刊发了系列报道第二篇《万“马”齐喑的日子里,线上马拉松是解药吗》,讲述全国各地的跑友通过“云端”相聚、在不同的赛道“同场竞技”的故事,透视一个个“云赛事”涌现的背后,线上马拉松如何能更好地发展。
4月2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局连续第三年主办的“壮族三月三·民族体育炫”系列活动圆满落幕,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体育活动均在线上进行,在长达一个月的时间里,包含围棋、象棋等5个项目的智力运动会共计1.2万人参赛,“客厅马拉松”参赛人数超75万人……民族传统体育和时尚体育项目在“云端”碰撞与融合。
这样的与众不同,给了新闻工作者发挥的空间——《南宁日报》在专题报道中注意到,这场民族节庆全面采用了“体育+”的运营模式,线上赛事平台、微信小程序、体育彩票乃至旅游门票、餐饮娱乐都被广泛结合起来,共同为一场“民族体育炫”锦上添花;广西新闻网在视频报道中特意点出,这不只是一场广西人自己的运动盛会,很多项目冠军来自不同省市,非常时期“上线”的地区性赛事,也能通过网络得到全国人民的追捧。
新闻的发展是动态的,疫情期间体育赛事的主旋律就是“上线”。《南国早报》5月12日刊发的《居家运动的潮流里,体育人悄悄“变脸”》再次对此进行总结,探讨普通市民、健身教练乃至更多体育从业者如何顺应被疫情影响的生活节奏,相关报道得到广大读者的共鸣和好评。
可见,不管在任何时期,记者既要善于跟上热点,也要抓住关键,“吃深摸透”才能“有米下锅”。写好群众关心的话题,才能打开题材的“宝藏”。
今年上半年,在中超、CBA等国内职业赛事尚未重启的真空期,同样完成职业化的LPL、KPL等电子竞技赛事则早早“复工”,更借此机会站上了风口——3月18日,2020年王者荣耀春季赛(KPL)开赛首日,网络观赛峰值超过6200万,创下KPL非决赛日的历史纪录。同一时间,2020英雄联盟职业联赛(LPL)春季赛单日的观赛人次超过了一亿。
自2003年便被国家体育总局纳为第99个体育项目后,电子竞技被正式圈入了体育产业。随着移动互联网和5G技术的兴盛,电子竞技运动由新生儿悦变中生代,传统媒体不得不再次审视电竞行业的发展与积淀。2020年春节以来,当传统体育媒体因疫情陷入捉襟见肘的困境时,以企鹅电竞、虎牙、B站为代表的一批视频网站则“如鱼得水”,因为电竞运动本来就依托互联网而生,符合年轻人对于体育的定义以及社交的需求。
类似这样的新兴体育项目,本身就需要有别于以往的语言表达。电竞不是传统体育的替代品,它是新的方向和延伸,这也决定了它需要一种更活泼、更生动的报道模式。面对未来可能的“增量”,记者应该与时俱进主动学习,采用更开放的态度,去贴近新闻事件,并以专业性和趣味性赢得受众,这是一门面向未来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