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天凝伫,弱德之美
——纪录片《掬水月在手》学术研讨会综述

2020-11-17 07:59马春靓
文学与文化 2020年4期
关键词:掬水叶先生叶嘉莹

马春靓

2020 年9 月11 日,“‘远天凝伫,弱德之美’——叶嘉莹文学纪录片《掬水月在手》学术研讨会”在南开大学迦陵学舍举行。此次学术研讨会由南开大学文学院、天津美学学会和天津文学学会共同主办,开幕式由南开大学文学院周志强教授主持,南开大学讲席教授、天津文联主席陈洪,天津电影家协会主席、天津北方电影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方卫,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张静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京津的十余位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纪录片《掬水月在手》进行了讨论。

会上,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兼理论评论委员会会长、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尹鸿教授,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戴锦华教授,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期刊编辑部副主任谭政研究员,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原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陈旭光教授,南开大学文学院院长沈立岩教授,天津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南开大学文学院周志强教授,南开大学哲学院薛富兴教授,南开大学文学院刘忠波副教授以及青年教师陈琰娇、马春靓分别发言。电影出品人毛继鸿先生与廖美立女士也参与了学术互动。与会嘉宾围绕该纪录片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最后,周志强教授为此次会议做总结。

近年来,中国院线纪录片逐渐崛起。虽其票房总额与商业电影相去甚远,但根据相关数据,近五年来,院线纪录片的票房呈现出明显上升的趋势,而文学纪录片《掬水月在手》影票甫一发售便在5秒钟内售罄的事实即为一个有力的证明。无论是主题人物的选择还是拍摄手法的运用,该片无疑实现了一次艺术创作的整合与创新。就影片的拍摄手段而言,该片虽然没有商业电影中豪华的明星阵容和极具刺激性的视觉冲击,但其如清流般的艺术视觉体验给观众带来直抵内心的触动,由此也吸引了一大批纪录片爱好者的关注。就拍摄内容选择而言,该片着重讲述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中国古典诗词大师叶嘉莹的生平,并将内容聚焦在这位96 岁高龄的学者如何淡然面对生活的种种风雨,并始终如一地坚持创作、研究与传承中国古典诗词的故事。影片所运用的诗性拍摄手法和叶嘉莹先生厚重的学者身份相得益彰,使这部纪录片具有了更加丰富的意义与使命。所以,这部纪录片的美学价值与审美范式,亦即如何将纪录片的拍摄视角与所欲表达的内容更好地结合在一起,进而凸显其文化性与艺术性,是本次研讨会的主题。

一 “弱德之美”的精神

“弱德之美”的精神,是《掬水月在手》的主旨。而“弱德之美”一词也正是叶嘉莹的原创,她以此来形容自己的人生态度:“弱德不是弱者,弱者只趴在那里挨打。弱德就是你承受,你坚持,你还要有你自己的一种操守,你要完成你自己,这种品格才是弱德。”纪录片用极具诗性的拍摄手法将叶嘉莹在人生遭遇不幸之际,以生命经验成就诗、再以诗之创作滋养人生的精神进行了写意性表达,与会的专家学者就这一主题展开热烈讨论。

陈洪认为“弱德之美”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上善若水的包容性与天行健的刚强心都暗含其中,而这些精神都来源于叶先生对诗学与词学理论的深刻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与人生的感悟凝结于四字之间。叶先生多年来非常看重“教师”这一身份,她对古典诗词的执著与奉献,用诗一样的语言,润物细无声般地坚持在对古典诗词的教学与传播中。这种柔韧的、具有穿透力的信念,让人为之感动。

尹鸿提出,该纪录片非常准确地记录了叶嘉莹的一生,作品讲述了叶先生与故乡的关系,将人类血缘变成了文化血脉,这样的主题与拍摄手段让观众重新梳理和了解爱国主义与文化传统的意义。纪录片具有东方电影美学的特征,电影的拍摄镜头、电影的剪辑方式与电影作品的题材很好地融合,使作品具有诗的特征和风格,体现了一个完整的美学体系。叶先生以诗一般的态度面对生存、面对苦难的方式,是让我们保持一种内心高洁的方式,这就是叶先生所提出的“弱德之美”。尹鸿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够看到这部作品,从而体会到诗歌的魅力。

作为叶嘉莹的学生,张静则代表叶先生欢迎与会嘉宾的到来,并感谢各位专家学者和电影制作方对这部纪录片的大力支持,她用诗词表达了对该片的感受。首先,张静提出“朱弦一拂遗音在,谁识当年寂寞心”,她认为无论是叶先生作为一个诗人的孤独寂寞,还是纪录片导演在创作作品时的孤独,他们都用心地创作了各自的作品,而埋藏在二位心中的孤独与寂寞,在这部电影中都得以呈现并形成了一种心境上的对话。其次,张静引用叶先生的词“莫道无人能解听,恍闻天籁声相应”来讲述她所理解的叶先生“弱德之美”的精神。

沈立岩提出,纪录片所讲述的一个核心主题就是“弱德之美”,这不仅仅是对叶嘉莹个人情感与性格的一种写照,同时也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包容,如喜怒不形于色。她在诗中用荷花的意象来记录与反思人生,而叶先生与荷花有着深厚的渊源——叶先生的小名就叫“小荷子”。她用诗歌来表达对荷花的感情,同时表达了对自我的认知和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希望与感情。影片用非常唯美的诗画般的语言,对叶先生对于荷花的感情、对中国古典诗歌美学进行了很好的阐释。沈立岩希望更多人能够看到这部电影,用更开放的心态来欣赏这部作品。

在对文化的守护与传承中,如何理解文化精神,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受。陈旭光认为,教师作为文化的守护者、护林人,作为中国文化精神的传承人,很难用现代化的方式进行阐释与表达,因为现代文化中的“轰轰烈烈”并不适合。世纪之交,如何传承中国文化,是知识分子都面临的问题。而这部纪录片中所呈现出的叶先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守护,则为传承文化精神做了很好的表率。这部电影呈现为一种跨媒介的影像,重新纪录文学与诗性文化。叶先生身上凝结着一部中国诗歌的近现代史,其中的叙述线索非常丰富。与此同时,纪录片呈现了一种文化的慢美学,即对叶先生的再叙述和知识再生产。电影的生存需市场,但高雅的纪录片需要慢美学,打破电影工业的固化逻辑,通过反复观看,我们可以不断收获新的体验。

纪录片《掬水月在手》具有中国传统气质的影像美学特征,传达了叶嘉莹所提出的“弱德之美”的理念,以独特的影像质感展现出“弱德之美”的内涵。刘忠波认为,“弱德之美”不仅是对古典词体美感特质的描述,更表达了中国人,特别是中国文人在面对强大外势压力时,所采取的隐曲之姿态的处事方式,这是中国传统文化赋予中国人的独具魅力的精神世界。与此同时,《掬水月在手》追求影像化诗词的极致境界,善于化用自然之意态,以影像语言表达出了悠远之诗意,观众感受到了触手可及的诗词神韵。影片有着细致而深入的内容纹理,影像化地描绘了中国古典诗词的形态,影像语汇追求精致与纯粹,极富审美魅力,这也是导演陈传兴在创作过程中积极选择表达方向的结果。电影中,吟诵的音律之美与意境构筑形成互文,曼声长吟并没有贯穿全片,恰与留白相得益彰,留白处雅乐对照壁画、碑文、器物等,又凝练而有韵律地展示出了《秋兴》意象。电影同时也是一个人的心灵史诗,以影像完成了以叶嘉莹为象征的一代中国文人最真切、最直观的形象重建。

二 纪录片美学的多重面向

随着纪录片作品的增多,其美学意义与文化价值成为研究者们不断探讨的话题。纪录片既要保持拍摄对象的原汁原味,又要呈现导演制作纪录片时想要呈现的艺术视角,即镜头画面的艺术感与感染力,这是纪录片拍摄一直不断探索与尝试的主题。当纪录片面对观众不同的观影需求时,又应如何将精英美学与大众文化相结合,以艺术的角度来审视意义的生产,并传递文化或拯救文化?学者们就这一话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方卫认为,叶先生仿佛就是一首诗,而纪录片用诗化的方式进行表达、进行电影语言的编码是极为令人感动的。叶先生将一生的精力全部献给中国古典诗词的精神是非常令人敬佩的,她人生的爱恨情仇、酸甜苦辣全部化为诗词,变成一个审美对象,传递给读者和学生,让我们看到一位诗人和学者的高尚品德。方卫希望影片可以被更多的学生观看,让更多的年轻人体验到纪录片中的这一精神。

谭政总结出纪录片中所分别呈现的人生之美、内容之美与叙事之美。人生之美体现在叶先生用人生复写理性的篇章,将人生与诗合为一体;内容之美体现在纪录片不仅呈现了人生经历和诗学成就,也呈现了对历史进程的回顾,对民族发展的写照;而叙事之美则是通过纪录片叙事形式、影像系统上的用心精湛和诗学视角,使局部的特写充满穿透力,这与诗学的吟唱相映生辉。纪录片用影像本身来形成叙事系统,使人感受到影片的叙事之美。与此同时,谭政认为,该片在用平静的镜头传递出一种呐喊的同时,弘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使这部纪录片的意义得到了升华,即能够打开国际化视野,以低成本的制作表达出宏大的意义,这种叙事格局具有开拓性意义。

饶曙光认为导演制作了一部有高水准定位与审美追求的纪录片。这部纪录片是一部寻找知音的电影,而不是大众化的电影。导演将对叶先生精神的理解与叶先生对古典诗词的追求融为一体,相互辉映。叶先生与诗词融为一体的这种境界通过影片的拍摄得以完美呈现。导演使拍摄对象本身所具有的内涵与影片想要呈现的美学定位达成了一致,形成了一种合二为一的境界。在观众对中国电影比较“冷漠”的现状下,这部纪录片首映票5 秒钟售罄的现象,让大家对中国院线纪录片充满了希望。同时,这部纪录片首映票快速售罄的事实,说明“新青年”(如“90 后”)对文化电影、纪录片产生了兴趣,成为纪录片、艺术电影的主流观众。饶曙光希望主创团队加大电影宣传力度,让更多的观众看到这样的高水平纪录片。

薛富兴提出,这是一部非常成功的纪录片,该片对一个很经典的传奇人物进行了阐释,同时对诗词之美也进行了展示。电影中所运用的绘画、壁画及雕塑制造了一种画面的崇高感,音乐上的美亦烘托了电影的美感。叶先生对于诗词的爱好,是一种高级的审美趣味。她化趣味为信仰,以一种传道士的精神将古典诗词进行传承。纪录片将叶先生如诗一般的人生进行如诗一般的倾诉,让现代年轻人有了一种危机感——青年教师是否有能力像叶先生那样承担起文化传承的责任。因此,这部影片击中了一个时代的焦虑,即这样一位文学大家的事迹时刻警醒着年轻人,作为后学该如何面对传承这份沉甸甸的精彩的责任。

周志强则从纪录片审美范式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这是一部沉浸式的、体现了“新感”美学的纪录片。这部纪录片以沉浸式的呈现方式,打破了现在流行的小屏幕纪录片的模式。沉浸式呈现方式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声音和画面之间形成一种以声音导引离开具象的冲动,将观众带入一个抽象的想象中,塑造了一种想象性的张力。其次,运用了大特写的方式,使纪录片中的事物仿佛伫立在观众的面前,形成一种崇高感,从而让观众产生一种凝伫感;最后,通过镜头的切换营造了一种情感的划入,即情感的空境感,纪录片发展的节奏仿佛和人的呼吸节奏产生了同步,让观众对纪录片的关注和凝注力更高,因此在观影时更加投入。与此同时,周志强还提出《掬水月在手》创造了一个新时代纪录片的范式。这部影片打破了传统纪录片的定义,也打破了观众欣赏纪录片的习惯。导演把一个纪录片的故事性和感情性抹掉了,创造了一种新的感情。在技术上,导演化空间为时间,又化时间为空间。空间标志时间的魅力,呈现了真空妙有的意境,诗词中体现了空间时间的空无,从而使空镜头和充实的主人公形成了一个叙事的张力。一个是空无一物的美,一个是坚强而脆弱的美……由此形成了一个新时代纪录片的范式。

陈琰娇从陈传兴导演的三部与诗词相关的纪录片谈起,并提出《掬水月在手》无疑是其中影像语言最丰富、制作最精良的一部。该片保持了导演一直以来所追求的文学纪录片的独特叙事结构与声音表达,不是将诗歌转译为影像,而是以影像作诗。她分别以以诗注诗、复调声景两个主题剖析了这部电影。首先在叙事层面,她提出纪录片把叶先生的生命历程拆分成了六个章节,就叙事时间而言是对叶先生的回顾,也是对“诗”与“存在”的追寻。《杜甫秋兴八首集说》是叶先生最重要的研究成果之一,纪录片中导演则用先生所注的《秋兴八首》反过来再注先生,构成了一种新的复调关系。叙事之外,《掬水月在手》值得关注的另一个亮点则是复调声景。影片中二声部叠诵形成了一种唱和之间的对话,这种对话的演绎方式甚至带来了一种“剧场感”,仿佛要尝试让叙事时间和历史时间在此处形成交汇和碰撞。同时,由不同角色从不同角度来讲述的声音,不仅自身构成了一种复调,还和字幕、影像、音乐共同构成了一个更为复杂的多义文本,为如何展现诗歌的多重韵味提供了一种新的尝试。最后,除了叙事与声音,题目《掬水月在手》中的“月”究竟是镜花水月的感伤、月影朦胧的浪漫还是月在心中的坚毅,都是需要我们自己去思考的。

三 独特的女性视角

电影研究中从来不乏对女性题材与女性主题的探讨,而作为一个纪录知识女性的纪录片,其叙事视角与艺术语言的独特性是探讨女性电影主题必然要关注的话题。就该片中主人公事迹原有的魅力与纪录片的镜头之美之间的关系和作为大众观众该如何理解这部纪录片等问题,学者们也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戴锦华表示,面对叶先生、叶先生的诗和叶先生的纪录片,似乎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形容发自内心的感受。戴锦华回忆了学生时代在北大聆听叶先生上课的情景,表示自己深深地被叶先生对古典诗词的研究和阐释所吸引。看了这部纪录片后,她感受到内心的震撼,这种感受是非常内在的,成为两个女人之间的对话与触碰。通过纪录片,她看到了叶先生用一生来展现20 世纪时间上的斑驳和一个现代女性身上丰满的内涵,叶先生的生命传递出一种最美丽的和实践性的所在。与此同时,纪录片的制作者在艰难地寻找一种语言和叙事的结构形态,不同的章节构成了时间与空间上的不同表达。而片中叶先生毫无抱怨的、没有创伤痕迹的优雅状态让她看到一种彻悟,即对生命的体认和接受,这将成为读诗与理解诗的视角与方法。

近期主流媒体或影视剧作品比较集中地关注了30 岁以上的女性,其中湖南卫视的一档综艺类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成为舆论热点,节目中的女性拥有了强大的力量。而纪录片《掬水月在手》的播出,记录了一位年近百岁的老人在生活上处处隐忍,却在事业上坚强前行的故事,这进一步拓宽了大众想象女性的视野。通过对纪录片人物设定、拍摄手法的分析,通过梳理女性艺术作品中多重类型的可能性,有助于延展对于女性美的认知范畴。马春靓认为,《掬水月在手》打破了传统纪录片往往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纪录事件发生的方式,而是采用了写意的拍摄手法,用浪漫的镜头记录了导演对知识女性的敬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崇敬。影片大多描写主人公内心的凄凉与孤独,通过镜头观众可以感受到电影画面宛如一张中国山水画——形式与内容相互衬托,时间与空间相互交错,留白的镜头给观众无限的想象,从而将一种悲凉的美展现给观众。影片中出现了大量的主人公自己创作的诗句,其中不仅凝聚了她的个人情感,也凝结了由历史变革所塑造的集体记忆与个体情动。因情动而原发的创造力体现在片中主人公创作的诗歌和对诗歌的研究中,成为德勒兹所谓的“情动”的种子。将内心真实的情感转化为一首首美妙的诗篇,不仅纪录了历史与时代,也激发了读者的思考,特别是为人们对于女性价值的认知带来了无限想象。

出品人毛继鸿先生、廖美立女士分别向诸位嘉宾介绍了纪录片的制作过程与推广情况,从诗词、空间、音乐、器物等方面与各位学者展开交流。他们表示非常荣幸有机会为一位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老前辈拍摄纪录片,这部纪录片不仅表达了对主人公叶嘉莹的敬仰,也充满了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期望。这是一部时间跨度很长的纪录片,其中充满了空间与时间的交错,如电影中的留白呈现了主人公用语言表达的人生。这些充满诗意的镜头语言与诗歌创作中的写意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纪录片中从记忆开始,经历空间、时间线索的呈现,最后又回到空境,以回转的方式来凸显记忆不仅被纪录,还以一种鲜活的方式被呈现。最后,片中的背景音乐也与诗歌的内容相得益彰,其所采用的日本雅乐是一种接近中国唐代雅乐的音乐,与影片中的唐代地图、碑帖、房屋等器物相互映衬,音乐、诗歌和器物三者的结合创造了一种特殊的情感氛围,烘托了贯穿纪录片的主体精神。

纵观本次研讨会的发言,各位专家学者针对院线纪录片《掬水月在手》,分别从人物精神与文化传承、纪录片美学与女性视角三个方面发表了各自的见解。周志强教授在总结性发言中总结了大家共同的愿望:这是一部具有双重意义的纪录片,希望有机会在不同的平台上播放,让更多的年轻人能够看到;这样具有多重美学意义的纪录片作品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掬水叶先生叶嘉莹
重金“买专利”暗藏陷阱
陶罐
文学纪录片《掬水月在手》10·16全国公映
叶秀山的哲学追求
叶嘉莹:如朗月照人
“他年若遂还乡愿,骥老犹存万里心”
Miranda Kerr
繁花又向天涯发 明月还从海上来——中华诗词研究院顾问叶嘉莹先生访谈录
孤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