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英川 张福平
(宾县史志档案馆 黑龙江 宾县 150400)
宾县地域历史悠久,夏周时期为肃慎故地,此后历朝均有归属。1880 年,清廷设治宾州厅(厅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的行政设置),厅城设在宾州,宾县地域属于宾州厅之组成部分。1892 年升为宾州直隶厅,1909 年改称宾州府,1913 年撤销府制,府属部分地域始称宾县。
自宾州厅设治后,升为宾州府,再后降为宾县以来至今,历经清代、民国、东北沦陷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四个历史阶段。这四个历史阶段均撰修府、县志,全面的记载了本县(府)的政治、经济、人文、地理、军事等事项,比较系统地传播了一百余年的历史与文化。宾县设治前就有修志的历史存在,所以说,考证宾县的修志历史时,“前探”还是很有必要的。
下面,笔者就宾县设治前后的修志史的考证情况略加陈述,以飨读者。
1892 年,李澍恩到宾州直隶厅视事后,在《推行宾州要政条陈》中提出:“调查宜实行”“年鉴宜编纂”。并派人筹办。调署吉林府后,整理与编纂《宾州府政书》1 卷,分写真、绘图、公牍辑要、风土调查、统计年报四个部分,60 余万字。《宾州府政书》编竣呈送农工商部和东三省总督,备受嘉许。内阁大学士那桐、东三省总督徐世昌、江苏巡抚程德全、吉林巡抚陈昭常、吉林民政司邓邦述、吉林提法司吴焘、长沙曹广祯等为《宾州府政书》题书。1910 年末,李澍恩自费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印刷,全国发行。1982 年,宾县史志办公室成立后,针对《宾州府政书》已发行数十年,在县内几乎绝迹的实际,从外地按原版影印,并以此为蓝本,于1984 年重新校勘翻印。将原版竖排、无标点,改为横排、断句、加标点,通用简化字,这样,改版后的《宾州府政书》既保持了原貌,又突出了新的风格。印刷1000册,全国发行。
1923 年,宋云桐任宾县知事时,经常出巡剿匪,为了掌握与了解全境地势、山水、经济、人文等详情,召集士绅倡议纂修县志,经呈请吉林省行政公署,同意成立宾县县志局,任奉祀官刘春蕙为局长,负责编修县志。聘请岁贤生朱衣点为总纂,郑蕙馨、王克泰为编辑,黄仁秋为文牍,朱履谦等28 人为采访。1925 年,宋云桐离任,张书翰继任,催办县志编纂工作。1927 年10 月, 赵汝蝶继任县知事,组织县志稿讨论、审查。1929 年,县长德寿对《宾县县志》终审定稿,交付印刷。《宾县县志》分元、亨、利、贞4 卷,合25 万字,正式发行后,流行县内外。针对此志书县内几乎失传的实际,2008 年,县地方志办公室对室存的皆从外地收入的两本《宾县县志》(一本为影印本,一本为刻印本)进行了重新编排与校对,印刷后发行县内外。
1936 年,伪宾县公署总务科编著《宾县概况》1册,计25 章,79 节,7.5 万字,由哈尔滨市运泽洋行印刷部印刷,宾县公署发行。1942 年, 伪宾县公署审议室编著《宾县县政概况》1 册,日文版,5 万余字,由哈尔滨兴亚洋行印刷部印刷,内部发行。
1945 年底,宾县国民党党部拟就《宾县概况》手抄稿,约2000 余字,送交国民党松江省党部,在组织地下建军时得到应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两次组织修志。一次是1959 年,中共宾县委、县人委决定编修县志,由县委办公室组织各部门编写。经1 个月时间,各部门提供资科22 万字,分概况、福利、政法、农林、工交、财贸、文卫七部分,形成稿件,装订成册。之后,县人委办公室编著《宾县概况介绍》,约4 万字,手刻油印100 册,供机关内部使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全面而系统地提供史料,县档案馆馆长张德润执笔编纂《宾县概况》,1.4 万字,打印100 册,供机关、事企业单位内部使用。
1981 年,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中共宾县委决定编修新县志,以县委副书记为首成立宾县编修史志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并制定《宾县志》编纂方案。1982 年,抽调人员,开始收集资料。在全国及省、市、县形成以党委领导,政府修志的新格局之后,宾县五任县长先后担任宾县志编纂委员会主任,常务副县长白振清、何甫声、李松林等先后担任宾县志编纂委员会副主任。县委办公室主任孟德祥,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关凤石、张俊祥先后兼任县志办公室主任,张德润为副主任,主持工作。1983 年,明确徐剑影、张德润为县志主编,刘棣华、孙祥临、吴亚光、黄永庆、杨文成、郝文忠、孟宪字为县志编辑。1988 年,县委决定县政府巡视员高翥具体负责县志工作和对县志稿的审查。县志办公室针对宾县“九三”前无资料,解放战争时期资科较少,新中国建国初期资料不全的三个阶段的不同特点,多次组织外出,共收集1500 余万字资料。同时,组织县直各部门编写部门专业资料。1986 年开始试写县志初稿,1988 年开始对《宾县志》稿进行总纂,1989 年县志合成,约计130 万字。经最后终审、修改、定稿,形成送审稿,于1990 年初,送黑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和松花江地区地方志办公室审批。
1989 年11 月10 日,宾县编制委员会决定,将宾县编修史志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改为宾县地方志办公室,为常设机构,事业单位,是县政府的职能机构,张德润为专职副主任,编制3 人。1990 年,与县统计局合作编写了《宾县光辉四十年》一书。1990 年4 月, 经省、地审稿后,调整了县志稿的少部分结构,改写了党务、人物等篇,充实了县委工作纪略、政府施政、县人大监督、县政协协商等内容,使《宾县志》政治质量有所提高,内容趋于丰富和完善。同时,增加了信访、侨务、外事、选举、姓氏和部分名人传略的内容。《宾县志》 篇幅增到150 余万字。1990 年,完成《松花江地区志》撰写之宾县内容的供稿任务。1991 年,经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终审。交付印刷。1992 年,完成29 万字的《宾县年鉴》(1991—1992 年)的编写任务。1993 年,完成了13 万字的《宾县剿匪斗争》编写工作。1994年为《中华地方志大全》《中国纪念场所大词典》《黑龙江人物》等提供10 万字的编写材料。
1995 年10 月,县志办副主任张德润退出一线岗位,肖凤山为县志办专职副主任,县档案局局长武祥富兼任第一副主任。1996 年8 月,县里机构改革,宾县地方志办公室并入县档案局。1998 年,完成了《宾县“五山”资源简介》的编写。
1999 年,按照国家和省里的部署,宾县启动了《宾县志》(1986—2005 年)的编修工作。1999 年以后,为了开展好宾县的续志工作,县里曾几次调整了宾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员,几任县委书记先后任委员会的名誉主任,几任县长先后任委员会主任,几任县委常务副书记、县政府常务副县长均先后任副主任,县志办主任由县政府办几位主任先后兼任。
1999 年4 月19 日,宾县召开续修《宾县志》启动大会,时值县档案局局长马连祥兼任县志办第一副主任、肖凤山任专职副主任,全县续修志工作正式启动,搭建了《宾县志》编辑部,明确张德润为执行副主编。各个系统及乡镇的修志工作积极响应县里的号召,成立了行业志、部门志的领导组织和编写班子。2000 年1 月,马连祥调离县档案局后,杜宝祥任档案局局长兼任县志办第一副主任。2003年,陆雅芬任县档案局局长兼任县志办第一副主任,乔光明任县志办专职副主任,肖凤山退出一线工作岗位。
2006 年,宾县编制委员会发文,县志办从县档案局整建制划出,事业机构,隶属于县政府办,为县政府常务副县长直接领导的单位。2019 年3 月,根据全省机构改革的统一部署,宾县档案馆、宾县地方志办公室、中共宾县党史研究室机构整合组建,成立宾县史志档案馆。馆长范晓萍,副馆长李继伟组织编写人员进行《宾县志》(1986—2005 年)的补充、修改等工作,为出版做好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