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无论是英国脱欧、法国“黄马甲”运动爆发、欧洲民粹主义政党崛起和美国特朗普上台,还是在国内愈演愈烈的社会舆论事件中,民粹主义像幽灵一样开始在互联网上四处游荡,参与主体由社会大众转变为网民,活动空间由现实扩展到网络,互联网已成为民粹主义的重灾区,并呈现出一些新变化和新特点。
在现代化进程中,民粹主义作为一种19世纪四五十年代兴起的社会思潮,被视为一种支持人民大众与精英特权进行斗争的政治哲学。近30年来,随着全球化的深入,由于全球贫富差距扩大、经济停滞、难民危机等一系列问题的产生,民粹主义主张反全球化、单边主义、种族排外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等政策和思想,并在全世界迅速崛起和泛滥,对二战之后的国际秩序构成重大威胁。
社会危机和经济转型期是民粹主义产生的重要节点,贫富差距、社会矛盾以及官员腐败问题等为民粹主义发酵提供了现实土壤。从类型来看,有政治民粹主义、文化民粹主义、民族民粹主义等;从政治立场看,有左翼和右翼之分。作为社会运动,民粹主义标榜要依靠平民大众对社会进行激进变革。作为一种社会思潮,民粹主义极端强调平民群众的价值和理想,把平民化和大众化作为所有政治运动和政治制度合法性的最终来源。因此,民粹主义称不上是一种“主义”或系统化理论,其含义是多变的,在不同国家、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并在思想上呈现空心化,缺乏明确的核心价值,其内涵极其复杂,可以依附于任何一种意识形态。
由于民粹主义的多变性和歧义性,学术界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不过一般说来民粹主义反对精英和权威,表达了民众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仇富、仇官、反智是民粹主义的典型样态,而现代民粹主义则在时尚的包装中呈现出“家族相似”的基本特征:反精英、反建制和反理性。
民粹主义将社会分裂为两个内在同质但彼此对立的群体:人民和精英。人民是正义和美德的化身,被视为政治权力的唯一合法性来源;而精英则是政治上无能、经济上腐败、道德上败坏。民粹主义反对政治精英、经济精英、文化精英等一切权威,蓄意煽动人民对精英的不满和愤怒,现实中表现为对富豪、官员和专家的反感和敌视。
民粹主义注重全民参与和直接民主,反对传统的政党统治和政治体制,认为传统政党热衷于政治斗争和党派斗争,以“政治正确”自居,代表的仅是少数人利益,其制定的政策会损害普通民众的利益;认为传统的代议制民主烦琐复杂,政治本身应该是直接和简单的,因而追求简单、有效的政治运行体制和机制,有时甚至以民意为砝码左右政府的决策和行动。因此,历史上几乎所有的民粹主义都把颠覆既有的国家体制作为其核心目标,在这点上与无政府主义有相似之处。
民粹主义道德上坚持理想主义、平等主义、情感至上,同情弱者、声讨强者,甚至认为道德高于法律。在“集体潜意识”机制作用下,民粹主义者批判和否定一切,没有任何建设性的内容,是一群极具破坏性的“乌合之众”。民粹主义极易被别有用心的政治势力利用,转化为危害社会稳定、安全的暴民政治甚至恐怖主义。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民粹主义的发展也进入新的高潮。互联网具有去中心化、自媒体、覆盖面广和即时互动的信息传播优势,而民粹主义者不信任传统媒体,更愿意利用网络直接影响民众,两者一拍即合,衍生出了网络民粹主义。网络民粹主义与民粹主义之间是一种线上和线下、网络和现实的关系,参与主体由平民大众和网民相互转换,活动空间则形成现实和互联网双向渗透。由于网络民粹主义的传播影响方式、话语模式、组织活动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其对社会的冲击危害更大。网络民粹主义是网络时代民粹主义泛化、极端化、碎片化、危害更烈的新变态。
传统社会中主流舆论被上流阶层所把控,中下层民众缺少表达政治诉求的途径,民粹思想和言论主要通过一些知识精英来传播,影响范围小。而网络空间具有高速、廉价、虚拟、开放、交互等特性,为民粹主义的传播提供了新的平台,使得网络民粹主义相较于传统民粹主义而言传播速度更快、影响范围更广,并摆脱具体时空限制,成为一种全国性乃至世界性的现象。
互联网上人们对舆论事件的判断并非基于调查和真相,由于仇富仇官反智的言论充斥着社交媒体和网络论坛,反精英、反建制、反理性的民粹主义特性表现得更加极端化。
一是虚拟性、匿名性使网民缺少制约,更易发表极端意见。互联网的虚拟性为网民提供了虚拟身份、匿名上网、任意扮演角色的可能和条件,再加上网络道德、法制建设的滞后,以虚拟身份上网的网民觉得摆脱了现实生活中种种道德、法律的社会制约、惩治,更容易放任自己的言行和宣泄情绪,发表各种出格、极端的意见,为网络民粹主义言行的极端化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二是同类网民之间相互激励,不断强化着“网络群体极化”现象。随着web2.0时代到来,网络社区化特征越来越明显,原本互不认识的网民因为拥有相同的认知和诉求聚集在某一特定的社交平台,交流意见、倾诉情感、相互肯定、抱团取暖,使得其诉求言行不断升级和极端化。网民最初都会有某种倾向,但在民粹主义病毒式传播下,人们的观点迅速向偏激方向转移,常常会产生“非友即敌”的情绪化思维和网络群体极化现象。
三是民粹主义者通过标新立异和极端言论争夺网络话语权、领导权。民粹主义者为了攻击对手、维护话语霸权,往往对不同意见进行打压、谩骂、人格侮辱,是一种典型的话语专制。另外,由于普通民众很难通过传统媒介表达自己的意见,因而一旦遇到现实社会问题,都希望制造极端的网络舆论以引起社会关注。网络媒体为了点击率也常常成为民众发泄极端言论的空间。
相对于传统民粹主义执着于对政治制度和执政党的反对,网络民粹主义缺乏宏观、稳定的价值诉求和行动纲领,往往更加关注自己身边的民生问题。由于网络民粹主义的主体是多元的,而那些从事体力劳动、学历和收入较低的弱势群体常常成为其生力军,因此,他们的社会政治诉求更加分散,主要聚焦于当下、具体的利益诉求。
传统民粹主义作为一种社会运动,具有起伏涨落的特征。而网络民粹主义的爆发速度和频率则大大加快。在互联网上,民粹主义平时处于蛰伏状态,一旦网络上出现对弱势群体的不公正事件以及牵扯到富二代、官二代时,社会舆论便迅速发酵和扩散,民粹主义信众迅速聚集,热点议题和诉求很快形成,网络民粹主义运动随即爆发。
网络民粹主义不仅在网络空间中游荡,条件成熟时还会走向现实。不同于传统民粹主义运动,网络民粹主义具有非核心性、非固化、开放式的传播组织方式,同时,网络具有交互性、低成本等特点,即时信息取代了以往的书面信息和面对面交流,能够在第一时间动员组织更多的民众。当互联网出现热点事件时,由于网民的呼应和支持,短时间内便可以集合成一股巨大的社会力量,迅疾爆发一场社会群体事件,从而使网络民粹主义呈现出招之即来、挥之即去,聚则汹涌、散则无形的社会运动新形态。
网上的匿名性和网下的流民性,以及“法不责众”的社会心理,使网民参与网络空间和现实社会中民粹主义聚集和抗议活动时,面临较低的政治风险和组织成本。所以,当网上声势浩大的舆论兴起时,个人就会放弃自己应有的责任,扮演起盲从、偏激、推波助澜的角色。少数“意见领袖”出于个人私利或是受国外敌对势力的煽动、扶植,有意地渲染和极化网络情绪,大肆宣扬和散播反政府言论,制造谣言误导民众,煽动民众走上街头,蓄意引发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促使民粹主义从虚拟走向现实、从网上走向网下。
网络民粹主义的危害性极大。一是破坏网络生态,形成网络暴力。在互联网的民粹狂潮中,部分网民用感性判断取代理性思考,频发造谣传谣、“人肉搜索”、人身攻击等网络暴力行为,对不同意见者动辄扣帽子,进行责备甚至谩骂,最终逾越法律界限,严重侵犯个人合法权益。二是瓦解社会共识,加剧社会矛盾。网络民粹主义者煽动各种社会群体事件和街头运动,破坏社会稳定和安宁,损害国家和社会利益。三是解构主流文化,蛊惑年轻一代。其在文化上表现为反主流、反权威、反经典,鄙视和解构一切形式的主流、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则进一步趋向低俗化、碎片化和娱乐化。这种文化民粹主义的一系列后现代特征,严重污染了社会的精神氛围,迷惑、动摇和毒化了人们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道德准则和评价标准,对涉世不深的年轻一代危害尤甚。
如果说国外的网络民粹主义主要表现为网络上下的社会政治运动或者政治闹剧,由于社会制度不同,网络民粹主义在国内则主要表现为一系列网络舆论事件或者社会群体事件。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执政为民”的宗旨和社会政治纲领深得民心,社会主义制度是统筹协调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的根本保证,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反腐倡廉、扶弱济困的有效行动使14亿中国人民普遍受惠。这些实绩不仅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占据了人类道义的制高点,而且极大挤压了民粹主义在我国的泛滥空间,削弱了其负面影响和危害性,为全球治理民粹主义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
当然,民粹主义思潮并没有在中国完全消失,而是围绕网络热点转化成一系列的网络民粹主义事件。自2003年“孙志刚事件”之后,网民作为独立主体参与公共事件讨论,提出利益诉求,网络民粹主义在我国开始兴起和流行,并呈现出一些新的类型和特点,主要表现为:
社会舆论事件通常沿着明确的轨迹发展。最初是网络空间内个体的、单独的零星抱怨,多数围绕着工作、生活、社交等主题,然后网民通过网络论坛、博客或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对事件进行讨论、解读和放大,在网络空间大量转发、迅速传播,从而引起更多媒体的报道和公众的热烈讨论,最终导致舆论事件达到高潮,引起社会和政府关注,并推动相关问题的解决或改善。然而,其中一些社会舆论事件的产生则是某些人的网络恶意炒作。每当社会出现一些与弱势群体、富二代、官二代有关的突发事件和热点事件时,都会引发大量网民的关注与热议,而民粹主义者会利用这些热点事件刻意制造和宣扬精英与平民之间的对立,诱导仇富仇官反智情绪慢慢酝酿并爆发。
网络社交媒体的虚拟性、匿名性和非责任性等特点导致了愈演愈烈的网络暴力事件。网络民粹主义使得人们的行为方式非理性和极端化,任何小的公共事件经过网络舆论的发酵后,都有可能侵犯个人合法权益,激化社会矛盾,扰乱社会秩序。
网络空间虽然为民众提供了表达政治和利益诉求的新型渠道,但也有人时常提出一些非理性和偏激的诉求。他们信奉“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处理方式,个人维权时不相信政府和法律,反而相信网络造势、群体施压和街头闹事能够解决一切问题。有些民众和群体“任性维权”“非法维权”,以人民群众之名绑架和要挟政府。这不仅无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而且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和政府公务。因此,对于网络民意和维权必须谨慎和理性对待。
对于国内网络民粹主义的应对和治理,我们要高度重视、认真研判、精准施策和妥善处理。
要理性认识和看待网络民粹主义,善于区分合理诉求和不合理诉求。针对网上的不同声音,对群众的合理诉求和合法权益要认真对待,积极回应;对不合理诉求要进行引导,把负面影响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政府要加大政策制定的透明度,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及时回应民众利益诉求。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提高低收入群体的社会保障水平,切实解决民生问题,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而消除民粹主义滋生的土壤。
要加强对互联网的管理。面对网络民粹主义的侵扰,我们不应一味消极回避,政府应第一时间主动出击、及时回应、澄清事实、化解矛盾,抢占舆论高地。通过建立快捷的政府信息发布机制,加强网络空间信息公开,消解网民极端情绪,阻隔网络民粹主义的非理性蔓延。主流媒体要做好舆情监测,对网上的偏激言论要密切关注并及时干预,发挥正确引导舆论的功能。
互联网企业要对网络信息管理负主体责任。有的网络媒体为了追求点击率,刻意报道一些社会阴暗面和负能量消息,这无疑容易引发网民不满情绪。有的自媒体用一些负面案例来丑化党和政府的形象,历史虚无主义大行其道,消解主流意识形态。对此,我们决不能让互联网成为谣言扩散器,要逐步限制和消除民粹主义传播的空间。
立法机关应积极推进网络立法工作,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网络法律法规体系。网络空间虽是虚拟的,但并不是法外之地。民众的不同社会诉求都必须在法律框架中实现,而不是在网络舆论场中解决。首先,对于一些人的错误言行引发的民粹舆论,要启动追责和问责程序,严厉惩戒故意传播谣言、挑拨是非的不法分子。其次,要规范自媒体的发展。一些自媒体为了推广商业品牌和获取经济利益,借助民粹主义进行广告营销并从中牟利。对这些刻意突出社会矛盾、大肆渲染社会对立的无良言行必须进行有效遏制。最后,要依法惩治少数敌对势力。参与网络民粹主义活动的多数人虽然属于人民范畴,我们与他们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然而不能排除少数敌对势力渗透其中并充当幕后黑手。有事实表明,境内外敌对势力经常勾结造谣、故意抹黑党和政府形象,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企图颠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我们对此要高度警惕并予以严厉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