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韵
摘 要:软木画作为福州三宝之一,凭借着重要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根据笔者的调查情况来看,软木画的发展前景和现状都令人十分担忧,面临着后继无人、传承中断的窘迫境地。笔者所倡导的重要主题之一就是活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所以探究软木画如何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以新颖的形式表现出软木画的文化价值,对软木画的创造性及发展方向进行研究,对促进软木画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此,论文阐述了软木画的艺术价值,讨论了如何更好地创造性转化和发展软木画这一传统的艺术形式,围绕软木画如何与市场运行机制相结合展开论述,创造性转化出适应人们物质及精神需求的文化产品,以及软木画文创化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软木画;民族艺术;发展
中图分类号:J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22-00-02
一、软木画的艺术价值
软木画作为福州三宝之一,社会影响力巨大,具体原因是因为它本身独具的艺术魅力。只可惜软木画相关研究和论述不够丰厚。到现在为止,没有发现针对软木画工艺进行论述的专著,即使是在一些福建和福州当地的书籍当中可以看到部分描述,不过都是过于简单的归纳。笔者对其艺术方面独具的风格和特色进行了几个方面的归纳:其一,用刀代替画笔,在木材上成就作品。软木画吸取和结合了福州各类传统雕刻技艺当中的雕刻手法,并且融入中国国画、剪纸刻纸、漆器、玻璃器皿制作等多种技法,以及融合了西方绘画技巧,产生的作品立体感很强,内容很广。其二,将精华进行浓缩,展现出作品的神奇。软木画善于把自然界的美景、各类建筑物、动物,人物刻画在方寸之间,技艺和手法令人叹为观止。其三,格局简单合理,古典而优雅。软木画是神奇的,它将国画以及西方美术精髓进行了完美的融合,作品当中可以看到中国画的意境,又可以找寻到西方美术的精妙,刀工笔韵让人惊叹不已。[1]
作为福州三宝之一的软木画,表现手法独具特色、造型人物入木三分,画面立体感极强,和只是在平面材质上绘制的国画、水彩画等各类作品风格迥异,它的精妙之处在于自然,在于立体,在于雕刻当中的百转千回,看到了作品就仿佛看到了实物,仿佛身临其境,其清奇雅致,得到了国人一致好评。所以,对国家级非遗——软木画的创造性转化是必然的趋势。
二、软木画传统技艺与创意产业结合,形成创造性转化
关于传统技艺在商业化角度、文创化角度中的关系,得到社会各界与相关专家的高度重视。鲁春晓曾经针对这一问题明确指出,非遗文化在走向产业化的过程当中,需要首先重视公益性原则,相关企业需要在非遗产业化进程中维护好大众的基本文化权利,并且要满足大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如图1、图2)
作为国家非物质遗产——软木画的商业化发展、文创化发展,需要结合市场需求、特点以及其本身的内涵,结合非遗文化传承中“活态文化”的要求,结合笔者的案例分析等,总结软木画与创意产业结合,进行创造性转换方向。
(一)软木画文创化作品的内涵应符合时代精神
软木画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宝贵资源和财富,也是先人传承、流传下来的传统技艺,所以其本身就有反映历史发展特点的功能。但是,在当下文创化转型过程当中,应当保留其中的精华部分,将糟粕内容去除,确保作品基调、内容可以完全契合当下时代精神。这样才能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挥自身的价值引导作用,实现软木画与社会价值之间的共鸣和情感交融。
(二)软木画文创化作品应保持传统技艺的本真性
对于软木画而言,其精髓就在于带有“匠心”的雕刻,这是有着超越记忆载体的重要价值。所以,在软木画的文创化道路中,保留其自身雕刻技艺的真实感是主要的核心内容。对于软木画的文创化开发,需要保留其自身特色,避免雕刻技艺出现异化情况,并且不要出现排斥科学技术的传统、僵化思路。
(三)软木画文创产品应突出独特与创意化构思
在软木画的文创化道路发展中,需要重视文创产品的设计、构思与审美、市场受众等,确保其文创化道路遵循三位一体的原则,进而创作符合大众审美的产品。从现代美术设计角度分析,应当考虑产品自身的定位、艺术表现力等,并且保证文创产品的创意性特点,需要将符合时代发展特点的理念作为文创产品的内涵,而有特色的工艺则可以让作品吸引大众眼球,与其他文创产品相区别。对于文创产品的开发,除了需要重视产品等的造型,也要保证其“活态”特点,并且将其与现代社会相融合,对作品的形式进行有效创新,实现艺术价值与市场价值的和谐统一。[2]
三、软木画创造性转化与发展的意义
(一)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发展的历史规律
非遗文创化主要针对面向市场的非遗项目,非遗文创在不同社会发展时期,体现不同的形式、特点,其发展情况主要与当时社会的审美意识、市场环境的相关。这是因为文创产品本身就是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主要依靠市场进行贸易、流通,实现经济收益。从开拓市场的角度来对技艺进行创新,并且在经济效益的背景下进行技艺的传承。
软木画的文创化,本质上是在新时代市场经济环境下,对软木画实现合理的转化,在竞争当中对传统技艺实施有效创新,这样可以在收到经济效益的同时,对软木画进行长远传承,另外在吸引更多新鲜血液(文创青年)进行传承起着重要作用。
(二)有助于提升软木画的现实效益
在2018年,联合教科文组织就明确指出,某些性质的非遗文化资源可能产生商业价值以及与非遗文化相关的文化贸易等,这样可以不断提高人们对非遗文化资源的合理认识,并且为非遗文化的从业人员带来经济收益。这样可以带动地方经济的有效发展,并且让社会凝聚力得到增加。
在软木画的文创化道路当中,可以直接或者间接产生经济收益,从笔者角度分析,所产生的经济收益可以通过教育或者文化等方面,多角度入手对软木画的传承进行保障。笔者认为,在软木画文创产品正式投放市场之后,最为直观的收益就是经济效益,这可以提高软木画传承人的个人收入,帮助其过上更好的生活,进而改善软木画技艺的传承状态。此外,可以帮助消费者認识到软木画的技艺、手工等,实现软木画的传播,并且在文创化过程中可以推动文化创业产业以及软木画的发展,促进其传承和创新。
四、结束语
在当前新的发展背景之下,通过市场化、文创化发展以及走入基层课堂,可以帮助软木画焕发新的生机,并且不断提高其自身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等,让软木画从传统依靠政府、公益组织进行传承逐渐转向依靠个人、依靠市场传承。在软木画的文创化过程当中,需要避免出现商业元素滥用的情况,要保证软木画作品内在特点符合时代精神,确保创作工艺的本真性,还要有独特的创作观念,相关人员可以主动寻求不同对象的合作,实现各方利益平衡,这样可以走出一条与传统非遗保护不相同的新型传承、发展道路与方向。
参考文献:
[1]杨继勇.我也来做软木画--利用软木画资源优势开发校本课程的实践探索[J].新教师,2016(08):68-69.
[2]刘岩松,舒鹏.巧夺天工尽显自然之美——记软木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吴传福[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5(09):125-130,封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