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培娟
摘 要:实验室是高职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主要场所,实验室利用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学院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的实验室能否被充分利用。因此,分析实验室利用率尤为重要。对实验室利用率的分析和评价是发现问题、改善和提高专业实验室建设、管理的一项重要性工作。由于影响实验室利用率的因素较多、较复杂,因此,寻找一种能够反映实验室利用率的分析方法是管理者面临的一大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将采用系统minitab方法对实验室利用率因素进行分析。
关键词:实验室;利用率;因素;分析
1 研究意义
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是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实验室的整体水平也反映了高职教学水平,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和质量决定了高职院校办学的成败关键[2],但是,在其使用过程中,它的利用率究竟如何?教学计划、课程安排等因素对实验室的利用率有哪些影响?使用过程中是否能够做到资源的共享,达到预期的效果? 如何有效地建立符合自身特色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快速发展实践教学体系,更好地配合高职院校教学的需求就成为摆在高职院校面前实验室建设的一个严峻课题[3]。
2 实验室利用率因素分析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汽车实训中心(发动机拆装、汽车底盘拆装、汽车故障诊断、汽车综合性能检测、汽车电器电控、汽车营销实训室)等6个实验室。研究资料的主要来源为:①以往汽车专业(实验室)的汇报材料,学院相关的文件与规章制度;②国内外期刊、杂志上的有关文献;③试验室调查表,对汽车专业多个实验室进行调查的资料;④对汽车专业实验室及部分科室实验室现场实际调查的资料,以及与各实验室主任、研究员及实验员等进行座谈获得的第一手资料等等。
经过深入的分析实验室利用率的实际情况他们提出了许多实验室利用率较低的所有可能原因,共17种因素:(1)即实验室设备陈旧、落后;(2)实验室建设、定位、作用及发展认识不统一;(3)实验室建设发展缺乏必要的专家咨询机制,征求意见不广泛;(4)未充分考虑实验室发展潜力及发展速度;(5)实验室人才引进缺乏绿色通道;(6)缺乏高层次实验人员;(7)教师专业技能不高;(8)奖罚机制未能建立;(9)科室均建小而全的实验室,但缺乏专人进行实验指导;(10)实验室之间横向联系少;(11)投入经费较少;(12)专门负责仪器操作的技术人员较少;(13)专业定位不准确;(14)专业培养目标不清晰;(15)课程设置不合理;(16)教材内容陈旧;(17)实验内容脱离实践工作岗位需求。
在此基础上,可以应用因果图来归类整理这些可能的原因,根据实验室规划不合理、师资结构、管理体制落后、教学计划设置对实验室利用率低的影响作出因果图分析。图2.1实验室利用率的因果图。
(1)按图2.1对实验室利用率较低的因果图分析,共有17个因素有影响,现简要分析如下:1)实验室规划不合理:经费投入较少,实验室设备陈旧、落后,更新较慢满足不了行业的需要;实验室建设、定位、作用及发展认识不统一;实验室建设发展缺乏必要的專家咨询机制,征求意见不广泛;未充分考虑实验室发展潜力及发展速度不能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2)师资结构:实验室人才引进缺乏绿色通道;实验室员素质、待遇有待提高,缺乏高层次实验人员;教师从学校到学校,教师专业技能不高、缺少岗位的实践工作技能。3)管理体制落后:管理部门缺乏对科室的约束力,惩罚机制未能建立;科室均建小而全的实验室,但缺乏专人进行实验指导;实验室之间横向联系少;负责仪器操作的技术人员较少。4)教学计划设置:专业定位不准确;专业培养目标不清晰;课程设置不合理;教材内容陈旧,缺乏新颖;实验内容脱离实践工作岗位需求。
(2)实验室利用率低原因分析、排列图。采用MINTAB中Stat-Quality Tools—Pareto Chart 得到排列图2.2。
从排列图可知,造成实验室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是教师专业技能不高和实验室规划不合理,要提高实验室利用率应从控制教师技能和实验室规划入手。
3 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影响实验室利用率的主要因素是教师技能和实验室规划,因此提高实验室利用率,一是引进有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二是鼓励专业教师和实验室教辅人员利用周末和寒暑假参加所授学科的专业技能培训。制定实验室建设规划要和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紧密结合,同时应考虑仪器设备品种、设备台套数、承接社会服务和职业岗位对接等各种因素和条件,避免造成仪器设备利用率低和闲置。
参考文献:
[1]王建勋,黄立志,李俊芬.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与基地建设的比较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1,22(34):54-56.
[2]田克情,胡亚伟,何晓云.关于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的研究[J].才智,2010(20):262
[3]谢盛嘉.FS高职学院实验室管理模式研究[D].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