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钓鱼岛数字博物馆正式上线
10月3日,中国钓鱼岛数字博物馆在钓鱼岛专题网站(www.diaoyudao.org.cn)正式开通上线,生动地展示钓鱼岛主权属于中国的法律和历史依据。该馆由福建师范大学钓鱼岛研究团队设计创建,将开设多语种版本。
5项史前考古新成果揭示早期中国文明基因
9月24日,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工作会发布河北康保兴隆遗址、浙江余姚井头山遗址、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陕西石峁及寨山石城遗址5项填补了史前考古中国多项空白的新成果。
中国第八大淡水湖乌梁素海打破消失预测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政府近日宣布,作为黄河生态安全的“自然之肾”,乌梁素海实施生态补水近5年来,水域面积保持在293平方公里,平均蓄水量4.2亿立方米,持续向好,打破专家“乌梁素海10至20年将消失”的预测。
印度机器人成新冠患者连接外界“使者”
当地时间9月28日印度诺伊达,印度北方邦Uttar Pradesh的Yathartha医院采用机器人帮助患者与外界联系。据悉,Yathartha医院治疗了259名新冠肺炎患者,是印度私立医院中治疗人数最多的。
国际空间站“开始散架” 或在2024年停用
近日,俄罗斯齐奥尔科夫斯基宇航科学院通讯院士安德烈·约宁表示,国际空间站表层已出现“小孔”,并“开始散架”,或将在2024年停止使用。俄航天集团表示这并不影响空间站在载人状态下的安全飞行。
全球最大“骆驼医院”正式对外营业
2020年9月,世界最大骆驼医院在沙特布赖代正式对外营业。该院占地7万平方米,有能容纳144头骆驼进行检测的大厅、容纳4000头骆驼的治疗场及设备齐全的多个手术室,耗资1亿多里亚尔(约合1.81亿元人民币)。
澳大利亚科学家造仿生视觉系統
近日,澳大利亚墨尔本莫纳什大学研究人员制造出一种仿生设备,它结合了智能手机式电子设备和植入大脑的微电极,据称可以使盲人恢复视力。目前该团队正在为世界上第一个仿生眼的人体临床试验作准备。
研究称全球海底沉积逾1400万吨微型塑料碎片
据法新社报道,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一项研究显示,全球海洋底部大约沉积着逾1400万吨微型塑料碎片,从大量进入海洋的垃圾中分解而来。这种污染影响生态系统、野生动物和人类的健康。
世界气象组织确认北半球有记录以来最低气温
近日,世界气象组织宣布,1991年12月22日在丹麦靠近格陵兰岛冰盖最高点海拔3105米处的克林克自动监测气象站测得的-69.6℃是北半球有记录以来的最低气温。这一纪录此前一直由俄罗斯保持。
德国统一30周年融合之路仍漫漫
2020年10月3日是德国统一30周年纪念日。75年前,波茨坦会议决定了二战后的世界格局,也成为冷战和两德分裂的先声。2020年政府《统一现状年度报告》指出,新旧联邦州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显著差距”。
“世界第一艘”3D打印玻璃纤维船亮相热那亚船展
10月6日,“世界第一艘”3D打印玻璃纤维船在意大利举行的2020年热那亚船展上亮相。它是由连续纤维制造生产的,连续纤维制造是一项获得专利的3D打印技术,涉及以生成算法为指导的机器人的使用。
“希腊锦鲤”一张彩票中奖两次赢得470万欧元
据希腊《中希时报》报道,当地时间9月27日,希腊塞萨洛尼基拉加达地区一名男子购买的彩票中同时包含头等奖和二等奖的中奖数字。他因此成为赢得470万欧元(约合3720万元人民币)的幸运儿。
全球最大霸王龙化石之一拍出1.87亿“天价”
佳士得拍卖行在美国纽约当地时间10月6日晚举行的一次拍卖中,成功地为全球现存最大霸王龙化石之一“斯坦”找到了买主,成交价为2750万美元(约合1.87亿元人民币),是拍卖前预估价格800万美元的近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