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世界经济面临二战以来最嚴重的衰退。同时,逆全球化思潮抬头,保护主义盛行,使本已艰难的世界经济雪上加霜,对各国发展构成严峻挑战。客观认识并准确把握经济全球化发展大势是当务之急。
早在2017年1月,习近平主席就在瑞士达沃斯发表被誉为“冬日暖阳”的重要演讲,指出“要适应和引导好经济全球化,消解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让它更好惠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今年出席联合国成立75周年系列高级别会议期间,习近平主席再次强调:“我们不能回避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必须直面贫富差距、发展鸿沟等重大问题。”中国主张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公平和效率、增长和分配、技术和就业的关系,使发展既平衡又充分,发展成果公平惠及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中国主张秉持开放包容理念,坚定不移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基石的多边贸易体制,旗帜鲜明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中国方案着眼世界现实,面向人类未来,既强调有效规避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又致力于以开放合作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发展。
世界又一次站在重要的十字路口。开放合作支撑起来的经济全球化现实,为团结全球力量共同抗击疫情创造了条件,也必然是疫后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石。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正如习近平主席所强调:“近来,经济全球化遭遇倒流逆风,越是这样我们越是要高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坚定不移维护和引领经济全球化。”中国迅速有效控制住疫情,加快复工复产,依靠自身完整的产业体系和强大生产能力,努力确保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中国积极扩大进口,以广阔的国内市场为世界经济复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中国不断缩减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让各国企业看到渡过难关的难得机遇;中国稳步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让新型经济全球化成果惠及更多国家及其人民……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在重大历史关头的正确抉择,昭示着后疫情时代经济复苏发展的希望。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经济全球化是历史潮流,尽管会出现一些回头浪,但奔腾向前的势头谁也阻挡不。
(摘自《人民日报》和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