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小亮
幸福是世人的共同追求,我们都想要得到它,却时常受困于繁杂琐事。或许幸福本身无关名利,它只是一种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在商业市场上,有这样一种做法:赚女性的钱,就要制造不美丽和不年轻的焦虑;赚儿童的钱,就要制造不聪明的焦虑;赚老人的钱,就要制造不健康的焦虑。年龄焦虑,一向是女性的痛点。而之前热播的电视剧《三十而已》就成功地切中了一些女性对于年龄的焦虑:30岁,好像是一个分水岭,这之前如花似玉、阳光灿烂,之后似乎就愁云惨淡、暗无天日。
尽管《三十而已》的结尾,成功熬出了一剂励志的鸡汤,3个女主角各自以不同的方式重新踏上了人生坦途。但是,我周围的许多女性朋友,看完好像变得更焦虑了。而我认识的几位读者仿佛不只是在30岁,而是在各个年龄段都焦虑:
20岁的时候还没有走出大学,担心自己会不会显得稚嫩无知?
出了校园20岁出头,就担心社会上的好男人是不是都被抢光了?
过了25岁,担忧自己在婚恋市场上是否还有竞争优势?
等30岁还没有嫁的话,就焦虑自己会不会彻底嫁不出去了?
结了婚快到40岁时,又开始担心自己在职场上会被新人取代,提防婚后的感情倦怠,老公会对别的年轻漂亮女孩心猿意马……
你看看,仿佛在每一个年龄段,女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焦虑。这些年,我曾采访过各行各业的知名女性。在访谈时,我或多或少感觉到她们也有过和别人一样的年龄焦虑。但是在采访完毕后,我看到更多的是她们努力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亦步亦趋,不断让自己走出年龄焦虑,和时间做朋友。
我记得在采访张泉灵时,她提到自己的主持事业遇到瓶颈后,果断离开了央视,成为投资人,让自己的职业生涯焕发第二春。她,不因為年龄焦虑而害怕重新出发。
我记得在采访张德芬时,她提到自己也曾从一个对年龄感到焦虑的全职主妇,胼手胝足地努力成长为知名作家。她,甚至不害怕离婚后的孤独,重新开始一个人的生活。
我记得在采访美食大V文怡时,刚巧她生了第二个宝宝。她说自己忙得眼冒金星,拖家带口,看上去像个操劳的老妈,但她说,那也正是生活的另一种享受……
不同年龄有不同的美。在青春灿烂时,肆意地绽放;三十如花时,拥有风韵和温雅;四十中年时,拥抱生活的平淡与安宁;六七十岁时,又可以以淡然喜悦的心态,迎接人生的夕阳之美。
我们以30岁为例。
当你在30岁时,或许职场上可以独当一面,抑或要面临新的职业选择。这时,你就要平衡好家庭与事业的关系。学会时间管理,选择好一生要坚持的职业方向。
当你在30岁时,或许刚生儿育女,从女孩过渡为妈妈。这时候,生活的挑战正好能激发你更大的潜能。当你一方面照顾好家庭,另一方面又在职场上稳步前进时,你会发现:原来自己有这么大的能量。
当你在30岁时,或许会发现自己也不需要那么多社交了,你会开始精简朋友圈,知道哪些人是滋养,哪些人是消耗。你甚至会明白,不是每一个人都需要去讨好,你只需要做更好的自己。你会知道:当年龄焦虑到来时,不要自怨自艾,而是接受生活的每一种安排。
每天进步一点点,哪怕像蜗牛一般迟缓,也都是不可忽略的进步。最关键的是,即使30岁来了,无论是已婚还是独居,都要学会好好爱自己。因为30岁来临的时候,你不该再是任性向别人渴求安全感的小女生,你要开始逐渐懂得:你就是自己眼中的世界,世界就在你心中。
挽起袖子,与时间手牵手。当内心平静淡定时,你会发现,时间不是焦虑的制造者,而是引导你享受当下的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