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天怡
华罗庚曾言:“人做了书的奴隶,便把活人带死了。”书,是前人智慧的结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如果人类没有了书籍,就不会有今天的灿烂文明。我们人类是不是该对书籍里的知识全听全信,奉为圭臬呢?其实不必。我们应当带着质疑的态度对待书籍。否则,我们终将作茧自缚,甚至沉溺而亡。
思及此,孟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谆谆教诲便更具现实意义。真正懂得阅读的人在品读他人的智慧时,决不会拘泥于书本,而是敢于批判质疑,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体验。
这种批判质疑精神是自我意识的体现。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我们每个人都是相对独立的个体,思想自然具有百花齐放之势。“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正是这种和谐的差异造就了美好。一本水稻專业权威书籍上写着“在自花传粉的情况下,水稻不可能杂交”,可袁隆平不迷信权威,不全信专业经典,而是通过实验科学论证他的怀疑,最终造就了自己的辉煌。倘若袁隆平只是一味地相信前人的言论,也就不会有今天的杂交水稻。由此可见,“尽信”是停滞的信号,是束缚的力量。
同时,“不尽信”的合理性也在于真理的具体性和条件性。书中的智慧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时代的产物,正所谓“时势造英雄”,离开了特定的时代背景,智慧便有可能失去光彩,真理也就变成了谬误。陆游曾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味地痴信教条,最终不可避免地会被扣上“书呆子”的名号,赵括“纸上谈兵”便是最好的例子。只有将知与行相结合,用实践检验理论,从而得出自己的见解,才能真正领悟书中的真谛,真正做到与圣贤对话。
然而,想要真正做到“不尽信”,却是一门学问。在践行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很容易陷入偏激的沼泽,落入圈套中。生活中有一类人,由于自身的知识储备不足,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无法分辨是非真假,便以此为借口抨击读书的合理性,更有甚者对读书人冷嘲热讽:“读书有什么用?早晚成为书呆子!”还有一类人,其个人见解,因层次较浅而无法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便不自觉地用“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来反驳自己不认可的真理。渐渐地,他们与光明的道路背道而驰,甚至陷入混沌而不自知。
这些现象的产生,归根结底还是由于阅读的积累不厚实。“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落脚点并不是不读书,反而是通过大量阅读来培养质疑的能力。帕斯卡尔曾说过:“思想造就人的伟大。”作为读者,多读、善读,在此基础上有自己的思考,才会有争鸣碰撞的火花,才可能和作者产生灵魂的共鸣。
此外,“信”的基础是考证。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广泛的社会调查进行考证;另一方面,通读该方面的有关书籍也不失为一个经济有效的手段。况且考证的结论是随时而变的,这就进一步要求我们以发展的目光不断检验书中的结论。
“书犹药也,善读者可以医愚”,而“不尽信书”便是善读的关键。拒绝做他人思想的傀儡。如果蚕只食桑而不消化,蜂只采花而不加以酝酿,我们何来丝和蜜?唯有凭借敢于质疑的精神,用独立的见解进行深度思考的阅读,才能真正读懂一本好书。
【作者系江苏省苏州市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实验学校高二3班学生,指导老师:马攀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