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津石
编者按: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了全球学校教育系统。为有效应对此次危机,OECD发布系列报告《热点聚焦:形塑教育的趋势》(Spotlights - Trends Shaping Education)。其中,文章《新冠肺炎疫情特别关注:重返校园》(Coronavirus Special Edition: Back to School)从两个维度提出了应对规划:重返校园的短期规划和此后18~24个月恢复教育系统与适应未来挑战的规划。具体包括将学生置于中心位置,重视教师职业化,建立强大且反应灵敏的学校共同体,建立弹性制度与弹性学校。本刊特此编译该文章,以飨读者。
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全球教育失衡。第一波疫情过去后,两个时间维度的规划呼之欲出:一是重返校园的短期规划;二是此后18~24个月中,为整个教育系统恢复重建与适应未来挑战而应采取的行动规划。
一、全球疫情
由于我们所处世界的关联日趋紧密,当前的风险也需要各国共同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已向全世界提出了挑战,城乡发展陷于停顿、边境封锁、机场关闭,所有努力都是为了阻止病毒蔓延。选用严格的防御措施并非易事,比如韩国的强制性检测要求、新西兰的早期封城。虽然很快控制住了病毒传播,但许多未知仍然存在。例如,人体的免疫系统如何工作,这种疾病对身体有着怎样的长期影响,依然不甚明朗。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经济、社会、心理方面所付出的代价非常大。
二、战略措施
新冠肺炎疫情从根本上冲击了全球学校教育系统。为了有效应对这场危机,在建立系统性制度的同时,需要采取兼具战略性和智慧性的措施,回应变化多端的挑战。第一波疫情过去后,教育管理部门正在准备制定两个规划:重返校园的短期规划和此后18~24个月的中期规划。
(一)不确定情况下的决策
要做出卓有成效的规划,面临的首要挑战,是对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科学认知在不断更新。在紧急情况下,有关部门也必须进行决策。这个过程通常是一边面对争论,一边面对未知。当我们对病毒的了解更加深入时,意味着可能需要修正此前的应急决策。我们从未像现在这样,深刻认识到支持研究与发展体系的重要性,对教育和公共卫生领域的支持也同样如此。
目前,很多关于学校停学的规定都在调整,为重新开学做准备。大多学校都在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学生的社交距离,同时减少聚集。比如,停用操场、拉大教室中学生座位间距、缩短教学周、错峰上下学等。一项系统的调查发现,这类措施对于控制病毒传播成效明显。为了防止病毒扩散,以属地化管理为主的停学或学校活动调整,可能是最行之有效的措施,且对经济和社會造成的影响最小。
我们深知,要清醒地面对现实,即使科学认知在不断增进,未知领域依旧不少。我们所知晓的是,很可能会出现反复发生接触传染的情况。
由此带来的结果是,许多国家可能需要在接下来的数月乃至数年,采取一轮轮的停学、复学措施来应对疫情。学校重新开放之后,意味着教育管理部门也必须认识到,如有必要,有可能再次关闭学校,从而做出更为周密的预案。
(二)短期规划:让学校与学校教育回归正轨
许多国家正在采取一系列重要举措重新开放学校。
确保安全
必须保证学校基础设施不被污染,对教室进行充分消毒,并将其持续当作日常管理措施之一。
学业评价
教育部门正在调整考试与评价方式(见表1)。一旦重返校园,将对所有学生开展诊断性测评,帮助其重新规划和安排学习进程。
减轻学习损失影响
与停学前相比,有些学生已经落后或失学。对于学生来说,离校过早意味着风险增加,学校要尽量避免弱势人群出现大规模的留级、重修等。
保障健康(1)
许多学生将从新冠肺炎疫情中经历情感失落、焦虑,甚至出现应激创伤综合征。一些学生可能会因缺乏学校餐食而产生营养不良。学生的身心健康需要在回归“正常生活”后得到精准支持和帮助。
保障健康(2)
教师和家庭也会因压力积累而受到侵扰(纠结于多种作用与责任,对财务、健康状况的担忧等)。他们也需要得到帮助。
(三)后续18~24个月规划:反思、再造或改进的机遇?
从中期规划角度看,教育行业必须正视自身制度短板,保护其中最为脆弱的部分。需重新考虑和完善的重要问题包括以下方面。
加快创新
许多教师和学生都使用了形式多样的数字化工具,并借此在教与学过程中获得了充分帮助。多数学生已成功适应了数字化教室中的集体学习,而且可以向同伴寻求帮助。我们必须及时梳理行之有效和收效甚微的做法。我们能够运用由此得来的证据,来反思以往的课程组织与实施吗?需要再次强化跨学科、综合性的教学模式吗?
重塑责任
调整甚至取消考试是不可想象的,但它的确广泛地拉开了创新评价和排名方式的序幕。我们如何才能将评价方法、工具完善与教学模式相融合?是时候再次审视评价的基础制度设计了吗?这对于我们有关质量保障与认证的理解有何种意味?
牢记现实世界的力量
在快速推动数字化学习和远程学习时,我们还应该充分理解现实世界的重要作用。少年儿童需要活动、玩耍和主动学习。人类具有社会性,通过面对面的交流而成长。一个拥抱的表情符号与真正的拥抱截然不同。我们怎样才能达成这种“旧知识”与新的数字化机制间的平衡?我们怎样进行教育,才能让孩子们在学业、身体和心理上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支持最脆弱的群体
即便是停学,我们也不能忘记在困境中挣扎的、极为脆弱的儿童群体。平等的受教育权在此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关键。我们应做出何种改变,才能联系到最困难的学生群体,并给予他们必要的援助?
增强能力
我们必须深思熟虑并且重新调整原有的教育体系。教育管理者、学校领导、教师群体的作用各不相同,如何才能实现各自的专业发展?学校怎样才能更好地融合家庭的作用,即便是最难以关联的家庭?他们如何与其他力量构建联盟,以增强战略思考能力和社会应对能力?
建立制度弹性
我们怎样才能强化目前教育制度体系的适应性和回应性?这是个比较棘手的问题。规划要求,要对基本服务提供备选方案,而尤其是在预算吃紧的情况下,效率极为关键。那么,如何达到两者间的平衡?对于教育管理机构、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和家长而言,应具备怎样的知识储备,并如何采取行动?
资源准备
经济危机逐渐蔓延,政治领导、多方合作与社会深度参与都非常重要。此时,必须做出艰难的决择。对于未来停学状态来说,需提供哪些必要的资源支撑?实施重新构建后的教学模式需要什么能力?上述工作怎样得到财政支持?应该由谁在众多竞争者中做出选择?
三、居于中心位置的学生群体
疫情期间,许多国家采取停课措施后,学生的学习活动实际上已经超出了可控范围。在多数国家,学生可运用数字化工具进行远程学习。对于未接入互联网的学生来说,课程可通过电视转播,或者通过分发打印材料的方式,来支持其学习活动。
(一)呈现所有学习者的学习需求
怎样补偿已经失去的学习辅导时间,以及由此带来的对学习的潜在影响,成为了关注的焦点。有关学校停课的研究表明,弱势学生承担着学习损失的最大风险。在正规教育中,学生间的差距也在于此。粗略地估算,对于弱势学生来说,至少要用六周的调整时间,经过学业和身体方面的辅导,来适应秋季学期的学校课程。
另外,需要关注的是,由于获取渠道与支持力量的不平等,数字化学习方式将增大学习差距加剧的风险。就平均水平来看,在OECD国家,90%的学生均可在家中使用数字化设备和互联网。优质学校学生运用计算机完成家庭作业的人数,比普通学校学生要高出15%。但在多数家庭中,学生与父母、兄弟姐妹共用数字化设备,这对停学期间学生及时跟进课程进度产生了影响。
(二)数字技术,机遇与风险同在
从应对第一波疫情开始,大量的数字技术创新层出不穷。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思考问题,以保持此发展态势。
怎样继续通过数字化技术支持所有人的学习?
在OECD国家,15岁左右的学生基本都可以通过智能手机连接互联网,平均每两台电脑或一台电子设备搭配3台手机。不同的设备类型代表了不同的学习方式。为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学习中断情况,教育管理机构正在致力于以下工作:保障所有少年儿童都有获得设备的途径;支持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更好地理解不同类型设备的交互使用,以及特定的教学方法挑战;与其他部门、行业协同,打造经济实用、传播广泛的教育品牌,不让任何孩子掉队。
怎樣持续地确保学校和学生避免数字化风险?
疫情期间,大多数学生将大量时间花费在数字化环境当中,而绝大部分学生缺少必要的监管,他们被暴露在虚拟空间的风险面前。事实上,一些机构发出警示,鉴于网络空间投诉大量增加的现实,有关风险底线和其他监管、求助服务应该迅速跟上。
在防范数字风险方面,家长和孩子的技能水平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即使如此,一些风险防范工作也需要政府或行业介入,并采取措施。同时,防范内容还应该包括数字素养水平分级,这是多数成年人所不具备的。处于不利境遇的学生,可能已经与兄弟姐妹共用一台设备,但这些学生受到成年人细心看护的可能性极小。
在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而快速进入数字化的进程当中,并非所有学校和相应的管理制度,都就个人隐私保护、数字化产品与平台安全使用等达成共识。由此,学校正在海量选用数字化产品。其中,学生使用安全及隐私保护等方面得到的关注还不够。
考虑到不良信息给儿童带来的影响,亟需针对成人内容与数据库制定年龄限制和安全级别。此外,及时采取与现行政策接轨的监管措施也十分急迫。
(三)确保学生健康
保证儿童身心健康是后疫情时代的首要关切。由于打破了日常习惯和常规,儿童与青少年群体中都出现了压力增大的状况。其中的原因包括,社会接触减少、活动空间相对固化、友好表达骤减而引发的焦虑情绪等。
像疫情大暴发这样的极端事件,会给儿童的心理健康带来持续的影响。活动限制和居家隔离,加剧了儿童的创伤压力反应,一些人甚至不得不去医院进行治疗。
长时间独处,对于儿童的行为、情绪活动均会产生影响,增加了其受伤害的可能性。儿童与家人长时间相处,也有可能加剧家庭成员间的压力。有关家庭暴力的报道也在增加。对于一些孩子来说,学校是一个远离暴力家庭氛围的安全场所。同时,对无家可归的孩子来说,停学叠加了他们的基本生活压力。
从身体方面看,长时间居家,会导致体力活动减少、久坐时间变长,进而引发睡眠问题。学校作为一个时间安排结构化的场所,可以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而停课带来的常规作息打乱,将对学生的健康状况产生负面影响。
不仅如此,孩子缺乏足够的关心照顾,获取食物的途径也非常有限。这与他们此前在学校时得到的乐趣和丰富的活动相比差别巨大。
(四)学校应采取什么措施促进学生在后疫情时代的心理健康?
复学后,学校应为学生身心健康和社交能力培养提供支持。这对于高风险学生尤其重要。身心健康与卓越学业表现之间的关系不言而喻。许多国家出现了经济萧条,但依然需要把所有学生的健康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促进社会力量在学校餐食、心理咨询等方面提供支持。
四、教师职业化的重要性
疫情期间教师不得不适应新的工作条件和节奏。他们对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责任重大,要学习使用新的数字化教学工具,要为未来做准备。必须重新考虑教师的职业化标准:知识、合作精神、自律、教师荣誉感。由此,从长远来看,需要保障教师群体处于良好状态。
(一)与新作用、新责任相匹配的新知识
复学后,教师的作用与责任将被重新建构。在以督促学生学习为首要任务的基础上,教师还要花费超出以往的精力,用于向学生、家长和家庭提供心理支持,参与战略规划制定等。为了发挥以上作用,教师需要持续地更新自身知识和能力,其中包括以下方面。
指导:为学生在停学时的收获与损失提供个性化指导,运用数字化工具促进个人学习活动和集体学习活动的有效开展。
评价:评估学业进步情况,分析学习需求,给予学生具有指导意义的反馈,帮助他们提高自我评估能力。
学习:具备必要知识,识别学生遇到的心理困扰,并进行适当干预和支持。
引领改变:具备足够知识,能够有效地与同事、重要伙伴(如家长)共同引领学习活动。
教师发挥多重作用和落实应尽责任都需要时间。然而,在多数OECD国家,教师的工作时间主要是根据教学时间计算的。对于教师花费在课堂以外的工作时间,在有关服务条款和工作规范中予以官方认定,将有助于教师履行其最基本的职责,而无需额外长时间加班。
(二)建立知识共同体
教师的多重作用应该在师范教育中得到充分反映。然而,教师这一职业,在其生源、选拔、认证和聘用过程中,个人情感与激发他人兴趣的能力经常被忽略。诸如学生的心理健康这样的内容在许多国家并未被纳入正规师范教育必修课程。同时,只有1/3的教师认为与家长的合作是其职业发展的一部分。
虽然教师协会不是最普遍的组织形式,但是发展和建立教师素养更新机制,使其参与到专业性的网络当中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建立教师素养更新机制,相应的网络需要具备充足的资源和支持力强的领导能力,以及下述条件。
在团队中能够发现具备专业知识的人,并根据需要汇聚相关专业人士。
确保从研究人员、师范教育教师和其他专业人士(如脑健康专家)那里获取知识。
把求证与创新作为应对和发展机制(如集体质疑或基于设计的研究)的重要内容,用来为特定需求寻求新的解决方案。
(三)主动调节和推动改变
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教师不仅要面对变化做出反应,还要主动地专注于重新设计教学活动。教师教学国际调查(TALIS)显示,教师已经准备迎接这个挑战。他们对于改变持开放态度,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新途径。
然而,我们怎样才能为教师群体提供支持,帮助他们发挥在内容设计、辅导、合作等方面的作用?例如,在探索新方法用于實践时,一些因素,如质疑、研究与创新几乎都未被列入教学标准之中。这表明,几乎没有几个国家为教师应对未知情境做了充分准备。
我们运用一系列标准进行质量保障(见表2),这些标准的价值在于反映教师群体的知识要求和职业能力水平,以及建立起相应的对话机制。可以考虑,从国家层面组织利益攸关方开发或修订标准,强化教师对未来危机的适应能力。这个过程应该与重新审视师范教育专业同步进行,共同促进能力培养。
五、强大且反应灵敏的学校共同体
学校、家庭和社区需要关注三个正在发展的重要领域:一是再次强调安全与信任;二是注重学生健康与持续的学习保障;三是通过加强合作、分权领导、联合行动增强适应能力。
(一)卫生防疫、社交距离与沟通联络
学校重新开放后,确保安全是首要任务。学校反复强调卫生防疫要求,如基础设施的清洁、消毒,学生洗手、打喷嚏时的卫生要求,教育宣讲,保持社交距离的措施等。
学校之间开诚布公、及时沟通也非常重要。家长需要了解学校再次开放的日期、第一周时间表、新的安全与卫生要求、可为学生和家长提供的支持等信息。家长还可以通过视频会议、博客、聊天室等分享经验、相互支持。
学校与家庭顺畅的交流沟通,对于建立信任与合作关系至关重要。学校在与家长交流时,必须精心设计谈话内容,以减少潜在的、由错误信息而导致的家长的困惑或者悲伤情绪。学校应该知晓哪些来源(如WHO、国家级疾病控制与预防机构)的信息可信,以及可以获得哪些服务(如社区组织的检测、治疗与教育方面的支持)。此外,学校需要建立信任,包括家长和社区成员的信任,可以在协调相关服务、进行解释说明时,节约教师时间,提高沟通效率。
虽然改变日常行为对于公众健康十分重要,但随着疫情持续时间加长,一些人可能会变得不再小心谨慎,不再乐于合作。学校能够通过定期提醒学生、家长保持社交距离,持续推进学校、家庭消毒,如果有可能,还会提醒接种疫苗。学生也可以作为信使,在他们的亲人之间宣传安全和谨慎的措施。教师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不仅是信息提供者,而且也为孩子传递的信息提供了更强的合法性。
(二)学校为学生与家庭提供的支持
当学生重返学校时,为了清晰地了解他们现存的学习差距,许多学校会持续地恢复或设计一些个性化学习表格,以帮助学生。图1是OECD于2018年进行的一项数据调查。调查显示,虽然3/4的学生在学校有学习场所,但在可获得的学习支持服务、学校教职工及伙伴间的督促等方面,仍有所欠缺。
学校同样也是一个社会化场所,这在学生素质养成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要求彼此间必须保持一定的物理距离时,同学之间的社会性与心理方面的联结,可能变得更加重要。对于大部分儿童和青少年来说,复学意味着与朋友重逢,与伙伴们直接接触,可以在操场上共同开展体育活动,这些都与身心健康密不可分。为达到此目的,需要与遵循社交距离规定之间保持一种微妙的平衡。
因此,最好的选择就是重返课堂。如果返回学校越晚,家庭就要付出越多;家长还需要帮助孩子克服独处带来的焦虑。同时,较长的在校时间或者课后活动,有助于家长重返工作岗位,特别是单亲家庭。重返学校,能够给努力奋斗的学生提供特殊的帮助,用来追赶同学。然而,由于诸多原因,这可能难以实现,包括资源和相关人员的安排,尤其是在一些学校集中、同时缺少广泛非正式学习机会的国家。
(三)缓解压力:强化合作与分权
伴随疫情持续时间较长这个现实,学校内部、学校之间在更大范围的社区当中进行责任划分,将有助于教育在更多领域发挥作用。这其中包括,健康检查、人员和预算方面的额外需求、课程调整、评价方法调整等。在为未来潜在停课风险做准备的同时,还要清晰地认识到当前的紧急状态,这就要求学校有精准的领导力与适应能力、协调能力与高度信任感。如图2所示,许多学校在疫情发生之前,就已经实行分权决策了。
但图2也提醒我们还有改进的空间。学习者能够表达他们的关切和需求,还可以承担某些学校的任务。在课堂层面,许多学校的学生已经担负起一些职责,如小组学习或在某些学科作业中与同伴协调等。不仅如此,一些学生完全可以实行超越年级的同学合作。类似做法,如果能在正常教学期间得到巩固的话,那么在远程教育过程中也可以采用,以便为教学组织提供更加完整、有效的支持。这场危机能够帮助我们反思学校的教学组织吗?这值得深入思考。
在OECD国家中,有77%的受访教师表示,他们所在的学校为家长提供了积极参与学校决策的机会,而且这个比率从2013年以来,在13个国家和经济体中大幅上升。与此同时,要克服目前的一些障碍,还要付出更多努力。例如,时间安排还不够人性化,与家长的工作时间存在矛盾。这对于许多家长来说,是最主要的阻力。让家长参与到制定与修改学校应急计划过程当中,可以丰富应急准备内容,同时,对于加强家庭层面的应急准备也有着极大帮助。
六、面向未来:建立弹性制度与弹性学校
全世界的学校即将复课,但这并不意味着能够恢复到正常状态。严密的卫生防疫措施、保持社交距离是当前的新常态。在学校被要求保证满足所有儿童学习需要的同时,面临着学生间学习差距进一步拉大的现实。教师也日益被要求应同时关注儿童、青少年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同时,家长更是被期待帮助孩子完成学习任务,但并非所有家长都能够发挥到此作用。我们必须迅速行动,避免优势学生与劣势学生进一步拉大差距。
对于学校重新开放这一现实来说,教育机构必须为新一波的疫情和停学做出预案。我们必须吸取已有教训,也要利用这个窗口机遇期,反思和重构教育制度。重新组织和重新评价教学活动,使其尽可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包括那些弱势人群。要强化教师间协作,持续地增强他们的知识与能力,让他们以改革者的面目再现。继续强化家校联系、社区与学校的联系,以分享信息、高效协同。目前所采用的一些政策措施与经费投入,最终能够对教育体系和社会长远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编辑 朱婷婷 校对 王亭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