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文华,齐梁煜,黄盛才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PET/CT 部,广西南宁 530021; *通讯作者 黄盛才 shcaihuang@126.com
女,25岁,主诉: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部疼痛1个月,无畏寒、发热,体重下降4 kg。体格检查:腹部无压痛及反跳痛,右上腹肋下5 cm 及剑突下3 cm 可扪及肿块,肝区有叩击痛。实验室检查:C 反应蛋白39.69 mg/L(0~5.00 mg/L);血常规、甲胎蛋白、肝功能、乙肝、寄生虫检查均未见异常。影像学检查: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示肝内实质性回声团,内回声欠均匀。上腹部CT 平扫+增强扫描(图1A)考虑为肝S4 肿瘤性病变(纤维肉瘤?)侵犯右侧腹部、腹内斜肌。18F-FDG PET/CT(图1B~E)考虑为肝脏S4恶性肿瘤(肉瘤?)并肝门区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和心包淋巴结可疑转移。行肝脏肿物切除术,术中见肿块位于肝S4、S5,大小60 mm×50 mm×50 mm,呈不规则形,质硬,色白,无包膜,边界不清,与腹壁及肌肉部分融合,腹主动脉旁、肝动脉旁、胰头后方可见肿大淋巴结。术后病理(图1F)诊断:①肝放线菌性慢性化脓性炎;②淋巴结慢性炎。术后给予抗感染、穿刺引流等综合治疗,10 d后痊愈出院。
图1 女,25岁,放线菌性肝脓肿。CT 增强扫描示肝S4 类圆形病灶,呈不均匀强化,与壁层腹膜分界不清(箭,A);18F-FDG PET/CT示肝脏S4 见大小44 mm×42 mm 的低密度肿块影,密度尚均匀,肿块与前腹膜及腹内斜肌紧密相连,葡萄糖代谢增高,SUVmax 为15.4(箭,B);肝门区及腹主动脉旁见多个葡萄糖代谢增高的淋巴结,最大约17 mm,SUVmax 为5.5(箭,C);心包膜前部见一约10 mm×4 mm 的葡萄糖代谢增高的软组织结节影,SUVmax 为2.4(箭,D);最大密度投影示肝实质内(箭)及肝门区(箭头)见葡萄糖代谢增高灶(E);术后病理镜下见分叶状放线菌菌落(箭),嗜碱性,中央部分均一,边缘见放射状排列的菌丝(HE,×40,F)
放线菌为革兰阳性厌氧菌,可存在于口腔、鼻咽部、胃肠道、泌尿生殖道内,是条件致病菌,当人体抵抗力降低或伴细菌感染时,可引起内源性感染[1]。放线菌病以多发脓肿和窦道为特征,是一种慢性、化脓性、肉芽肿性炎症[2]。腹部放线菌病常表现为腹部肿块,质硬、活动度差,常浸润周围组织,部分患者有腹痛、腹泻、消瘦、发热等症状[3]。
结合文献报道[4]及本例患者,放线菌性肝脓肿有以下影像学特征:CT 平扫+增强扫描表现为囊实性病灶,边界不清,边缘不规则,常见中央坏死区,病灶周围呈不均匀轻中度强化,中央坏死区无明显强化;B 超表现为肝内囊实性或实质性病灶;18F-FDG PET/CT检查病灶表现为高FDG 摄取,同时常见肝门区、腹主动脉旁及胰头后方淋巴结FDG 摄取。
放线菌病诊断困难,易与恶性肿瘤、化脓性感染、结核性感染相混淆[5]。本例误诊原因:①患者无发热、寒战等症状,白细胞正常;②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异性,B 超与CT 均考虑为肿瘤性病变;③18F-FDG PET/CT显像表现为肝内病灶高FDG 摄取,累及部分前腹膜及腹内斜肌,肝门区、腹主动脉旁及心包旁淋巴结葡萄糖代谢增高,与肝恶性肿瘤及其转移表现相似。
总之,当发现青年患者、起病急、病程短、C 反应蛋白升高,18F-FDG PET/CT表现为多病灶18FFDG 摄取增高时,尽管无明显感染症状,也要警惕放线菌感染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