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二病区 (河南 信阳 464000)杨 靖
急性心肌梗死(AMI)临床症状明显且病情发展迅速,发病时患者疼痛难忍且伴恐惧和频死感。患者在入院治疗期间,常出现明显焦虑情绪而使血压、心率升高,对其病情转归不利[1]。为改善AMI患者负性情绪,我院开始实施移情护理干预AMI患者心理状况。本研究为探究移情护理对AMI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选取我院206例初次AMI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206例初次AMI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移情护理组(实验组,n=103)和传统护理组(对照组,n=103)。实验组103例中,男61例(59.22%),女42例(40.78%);年龄(53.69±4.94)岁;心功能分级Ⅱ级48例(46.60%),心功能分级Ⅲ级32例(31.07%),心功能分级Ⅳ级23例(22.33%)。对照组103例中,男62例(60.19%),女41例(39.81%);年龄(52.37±5.18)岁;心功能分级Ⅱ级49例(47.57%),心功能分级Ⅲ级33例(32.04%),心功能分级Ⅳ级21例(20.39%)。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纳入标准:符合国际AMI诊断标准[2]者;初次发病AMI者。排除标准:其他器官功能不全者;沟通障碍者;高龄患者。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干预:常规进行AMI相关知识宣教,指导患者合理饮食与休息,安抚其不安情绪,给予传统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移情护理干预:成立移情护理小组,由护士长任组长,5名高年资护师为小组成员。在小组组长的监督与管理下,组员对实验组患者行移情护理干预措施:1)换位思考:组内成员应在患者的角度上对其病情与心理进行评估,充分理解其不安焦虑状况,与其多沟通,引导患者说出其消积想法,并对其做出相应安慰与指导。2)转移负性情绪:组内成员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了解患者住院前的事情,记录令其产生积极情绪的事件。与家属一起整理相关资料,在病房放置一些能让患者感到幸福的照片或书籍,再与患者沟通时,在合适的时机提出相关积极事件,引导患者回忆该事件发生时的细节,使其再次获得愉悦感。3)放松指导:保证病区环境安静整洁,播放患者喜欢的音乐,指导患者平复心境、心无杂念,轻声朗读一些描述优美风景的语句以引导其放松,进入冥想状态,每次冥想20min,1次/d。两组均护理干预7d。
1.3 观察指标观察并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3]]、希望水平[Herth希望量表(HHI)[3]]、生活质量[WHO生活质量量表(WHOQOL-BREF)[4]]评分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试验数据以(±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数据分析用SPSS19.0软件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干预7d后,两组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干预前后HHI评分比较干预7d后,两组HHI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P<0.05),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干预前后WHOQOL-BREF评分差异干预7d后,两组WHOQOL-BREF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1 两组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s),分]
注:与组内干预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同表2、表3)
组别 n 时间 SAS SDS实验组 103 干预前 55.81±4.32 59.74±4.96干预后 45.23±3.34a*47.51±3.71a*对照组 103 干预前 55.92±4.37 59.81±4.97 54.63±4.39a 干预后 51.16±4.05a
表2 两组干预前后HHI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干预前后HHI评分比较[(±s),分]
注:T表示:对目前和未来的态度;P表示:采取积极行动;I表示: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
组别 n 时间 T P I实验组 103 干预前 9.54±1.96 10.46±1.21 9.73±1.32 12.31±2.21a*干预后 11.81±2.24a*12.14±2.16a*对照组 103 干预前 9.52±1.95 10.45±1.20 9.71±1.31干预后 10.36±2.07a 11.15±2.02a 11.02±2.16a
AMI具有病情凶险、病死率高的特点,患者常因剧烈疼痛或发生休克而入院。入院治疗期间,初治AMI患者对疾病的恐惧心理和焦虑情绪较严重,而使血管紧张、血压骤升,易增加AMI预后不良风险。随着我国AMI发病率的上升,AMI患者的心理健康也得到重视。研究表明,疾病对AMI患者心理健康影响较大,易对其造成心理创伤[5]。所以,在AMI患者住院期间对其心理健康进行评估并改善其负性情绪尤为重要。此外,AMI患者心理弹性较差,但给予患者的社会支持越多,患者心理弹性水平越好[6]。即AMI患者的心理健康可通过外界的支持与干预而得到改善。故应为AMI患者建立一个较完善的心理干预模式以缓解其负性情绪,促进患者病情转归,改善其预后情况。
表3 两组干预前后WHOQOL-BREF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干预前后WHOQOL-BREF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时间 生理 心理 社会 环境实验组 103 干预前 45.41±5.27 46.12±5.29 44.67±5.21 47.32±5.32干预后 64.17±5.92a*66.28±5.96a*65.31±5.94a*68.57±5.96a*对照组 103 干预前 45.39±5.26 46.11±5.27 44.68±5.23 47.31±5.32干预后 56.23±5.64a 55.27±5.59a 56.43±5.61a 57.37±5.64a
移情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即护士以患者的角度评估病情,感受患者处境。移情护理可使护士充分理解患者的住院不安心理与焦虑情绪,以同理心安抚患者情绪,并促进护士主动为患者评估病情,促进护患间沟通交流,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改善护患关系[7]。本研究结果显示,给予移情护理干预后的实验组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低于给予传统护理干预的对照组,表明移情护理能有效缓解住院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使患者心理状态改善,该结果也与国内护理学者研究结果一致[8]。这也提示移情护理模式能通过换位思考、积极沟通等方式促进护患间的有效交流,使患者负性情绪缓解,同时也利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除上述结论外,本研究还发现实验组HHI评分较干预前和对照组高,即实验组患者希望水平升高。说明移情护理可通过促进患者负性情绪转移、指导其放松等干预措施,缓解患者对疾病的恐惧、焦虑等情绪,对患者提高病情预后希望有利。此外,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估结果显示,干预后实验组WHOQOL-BREF评分较干预前和对照组高,分析其原因可能与移情护理通过增进护患间有效沟通、对患者进行各种心理干预使其不安情绪缓解、提升其对病情预后希望水平而增加其正性情绪有关。而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也对其病情预后恢复有利。
综上所述,移情护理可改善AMI患者焦虑抑郁负性情绪、提高患者预后希望水平和生活质量水平,对患者病情转归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