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祥辉
(新平县人民医院,云南 玉溪 653400)
甲状腺癌是临床高发病,致病因素为饮食结构调整、精神、遗传与环境因素等。其癌症分型多样,以乳头状癌最为常见,其恶性度较高,治疗预后不佳,多发于女性群体[1]。临床多通过手术治疗清除病灶,但术式较多,整体疗效存有差异。本研究选取73例甲状腺癌病例对象,展开对TT治疗价值的分析。
主要实验对象是在2017年12月~2019年12月到我院进行治疗者,总计73例甲状腺癌患者。根据术式分组后,A组37例,男11例,女26例;年龄范围是20~71岁,平均(46.58±0.47)岁。B组36例,男12例,女24例;年龄范围是22~73岁,平均(46.75±0.33)岁。经假设检验并无差异(P>0.05)。
A组行TT手术:行气管插管全麻,嘱患者保持仰卧位,消毒颈部皮肤,在胸骨切迹上方做一横弧形切口,探查淋巴结情况,确定是否需要清扫侧颈区淋巴结。暴露甲状腺组织,超声刀离断峡部,分离患侧环甲间隙,暴露腺体上极。术中应尽量保留上甲状旁腺的供血后支,经超声刀凝闭甲状腺下动脉部位的3级分支,若有不可逆性瘀血或是缺血病变,则单独分离甲状旁腺,而后剪碎。将残端埋植于患侧胸锁乳突肌内,切除对侧甲状腺叶,分离甲状腺体与周边组织,提起肿瘤后缝合,切断甲状腺悬韧带,游离腺体后切除肿瘤。术中应保护喉返神经,用0号丝线缝合颈部肌肉与筋膜,术后使用碳酸钙维生素D3治疗。
B组行常规术式,即患侧甲状腺叶切除术,仅切除患侧的甲状腺峡部与腺叶,其他操作方法同A组。
观察手术耗时、切口大小、术中失血量与住院天数等指标;记录声音嘶哑、喉返神经损伤、甲状旁腺损伤与继发性出血等并发症;采对组间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评价使用SF-36量表进行评价,包括的评价内容有:活力、情感职能、社会功能、心理健康、生理职能、生理功能和总体健康几个维度。
使用统计学工具SPSS 21.0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用[±s]的形式作为计量数据表达,检验方法为t;用[%]作为计数数据的表达形式,检验方法为x2,所得最终检验值P<0.05,即为组间数值差异有意义。
A组的手术耗时为(77.56±1.22)min,B组为(120.36±1.38)min;A组的切口大小为(4.54±0.68)cm,B组为(8.68±0.79)cm;A组的术中失血量为(19.57±0.76)ml,B组为(36.48±0.76)ml;A组的住院天数为(4.24±0.42)d,B组为(6.24±0.57),以上数据对比均有差异(P<0.05)。
A组出现1例声音嘶哑,1例甲状旁腺损伤,并发症率为5.41%(2/37);B组出现2例声音嘶哑,3例喉返神经损伤,2例甲状旁腺损伤,1例继发性出血,并发症率为22.22%(8/36),对比有差异(P<0.05)。
A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与B组比较有差异(P<0.05)(表1)。
表1 对比生活质量(±s,分)
表1 对比生活质量(±s,分)
分组 活力 情感职能 社会功能 生理职能 生理功能 心理健康 总体健康A组 82.58±4.31 85.46±4.27 81.27±4.16 72.33±3.16 78.51±3.47 81.48±3.54 76.36±3.15 B组 71.06±3.48 72.63±3.51 69.34±3.25 62.54±2.72 65.42±2.38 66.87±2.79 63.54±2.76 t 9.300 10.380 10.107 10.501 13.912 14.496 13.689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甲状腺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病情早期症状隐匿,进展缓慢,检出率低[2]。初时发病时、患者可能不会感到明显的疼痛感觉,再加上该病有多样化的临床表现,虽然患者会自觉存在坚硬肿块,而且也有异样的吞咽、饮食感,但是重视度不足;甲状腺癌的病程可由数月延长至数年,疾病进展速度与患者体质、原发病灶直径等相关。当病症伴随进程到中、晚期的阶段,甲状腺会进一步造成对颈部神经、气管食管和声带的影响,多伴有淋巴结转移和颈部疼痛等表现。目前临床上对甲状腺癌的治疗手段有放射性治疗、手术治疗和调节内分泌。外科手术是甲状腺癌的常规疗法,以往临床采取的甲状腺近全切除术,目的在于预防甲状腺和喉返神经损伤,但是长时间临床手术治疗经验总结来看,该术式对于病灶组织的切除有一定残留几率,同时遗留的病灶组织体积比较小、不易于发觉,继而埋下后期病灶增生的隐患,需要患者再一次接受手术治疗,而再次手术意味着手术并发症发生几率的提高,不仅不利于保证治疗效果,反而会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TT手术因能彻底切除病灶,减小甚至消除微小病灶残留,降低残余组织增生几率等优点,有效规避了二次手术治疗,受到临床的推广与使用。其手术操作简单,术中失血量少,切口小,不对身体机能造成严重影响,且根治性好[3]。有研究显示,TT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减少死亡等严重后果。该术式只需进行一次便可实现对多个病灶的治疗,能将具有隐匿性质的病灶有效检出和切除,尤其在双侧癌灶中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可最大化保护喉返神经与甲状腺组织,减少手足麻木与继发性出血等情况;能有效控制术后病灶的转移与复杂;减小再次手术的几率,从而减小由于二次手术引发的并发症状;实现对患者危险度分层与术后分期的准确评估;术后即使复发、通过颈淋巴结清除治疗即可,无需再一次进行残余甲状腺的切除治疗[4]。术中,操作者应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利用其丰富的临床经验观察患者的甲状腺被膜解剖学特征,并根据甲状旁腺的大小与形态确定手术范围与方法,禁止直接钳夹甲状旁腺,预防腺体损伤与血管痉挛,可提高手术的顺利性。
结果中,A组的手术指标均优于B组;并发症率(5.41%)低于B组(22.22%)(P<0.05)。说明TT手术治疗甲状腺癌的疗效佳,可缩短治疗周期,且安全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