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和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检验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2020-11-14 02:19
关键词:诊断率全血细菌性

刘 芬

(北京市大兴区采育镇中心卫生院,北京 102606)

感染性疾病是儿科中常见的发病类型,细菌、病毒是造成感染的诱因。只有准确的判断致病原因,才能对症下药,提高治疗的效率。临床中,较多采用采血的方法进行检测。但是这种方法,受外界因素的干扰性较大,诊断率不高,不利于后续的针对性治疗[1-4]。根据相关报道,全血C反应蛋白的浓度与细菌性感染之间呈现一定的关联性。本文主要探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过程中采用血常规和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检验的效果。选取时间段(2019年5月~2019年12月)内来我院治疗的66例儿科细菌性感染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33)和研究组(n=33),前者采用常规的采血诊断方法,后者采用血常规和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检查的方法,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诊断率。研究组中根据患儿的病程程度,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三组患儿分别为13人、11人和9人,分析白细胞数量和全血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时间段(2019年5月~2019年12月)内来我院治疗的66例儿科细菌性感染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33)和研究组(n=33)。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等其他一般资料,无差异,两者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方式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采血诊断方法,研究组采用血常规和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检查的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统计分析软件使用SPSS 23.0,差异性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诊断率比较

研究组患儿的诊断率为84.85%,对照组患儿的诊断率为75.76%,两组患儿诊断率差异性比较,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具体结果见表1。

2.2 研究组中白细胞数量与全血C反应蛋白浓度的比较

研究组中,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患儿的白细胞数量、全血C反应蛋白的浓度之间具有相关性,组间比较,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具体结果见表2。

3 讨 论

感染性疾病是儿科中常见的发病类型。细菌、病毒是造成感染的诱因。只有准确的判断致病原因,才能对症下药,提高治疗的效率。临床中,较多采用采血的方法进行检测。但是这种方法,受外界因素的干扰性较大,诊断率不高,不利于后续的针对性治疗。根据相关报道,全血C反应蛋白的浓度与细菌性感染之间呈现一定的关联性。本文主要探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过程中采用血常规和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检验的效果。选取时间段(2019年5月~2019年12月)内来我院治疗的66例儿科细菌性感染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33)和研究组(n=33),前者采用常规的采血诊断方法,后者采用血常规和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检查的方法,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诊断率。研究组中根据患儿的病程程度,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三组患儿分别为13人、11人和9人,分析白细胞数量和全血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

表2 研究组中白细胞数量与全血C反应蛋白浓度的比较(±s)

表2 研究组中白细胞数量与全血C反应蛋白浓度的比较(±s)

项目 轻度组 中度组 中度组白细胞数量(×108) 11.26±3.01 16.65±4.21 23.58±6.39全血C反应蛋白浓度(mg/L) 23.29±4.12 35.89±8.42 54.36±14.79

本次统计分析发现,研究组患儿的诊断率为83.33%,对照组患儿的诊断率为64.26%,两组患儿诊断率差异性比较,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研究组中,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患儿的白细胞数量、全血C反应蛋白的浓度之间具有相关性,组间比较,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

综上所述,全血C反应蛋白检验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灵敏等优点,血流动力不对对其造成影响,对于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提供有益的帮助。临床中,采用全血C反应蛋白的检测方法,有效提高诊断效率,为下一步的及时治疗赢得了时间,临床检测中可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诊断率全血细菌性
历史上那些骇人的细菌性传染病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全血超量采集原因分析及返工制备可行性分析
不足量全血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研究*
棚菜出现各种“烂” 重防细菌性病害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调查研究
2010~2014年中山市情感障碍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构成变化
肺炎支原体抗体联合白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微量全血彗星试验检测电子制造业不同工种人群DNA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