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 红
(吉林市人民医院,吉林 吉林 132001)
心脏瓣膜病(valvular vitium of the heart)合并心房颤动是绝大部分急性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最为常见的一种心率失常[1]。临床通常采用外科手术与介入治疗的方式来拯救此类患者[2]。而我院为探究采用稳心颗粒对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后的切实疗效展开本次探究。为表明本次探究的真实有效性,现将其过程如实进行表述。
筛选我院于2018年4月~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80例心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作为本次探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法将其均分为每组40例患者的探究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对照组患者治疗方式为常规模式管控;探究组治疗方式则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加以使用稳心颗粒进行管控。以上两组患者均在我院固定医护团队协作下完成心瓣膜置换手术、患者及家属知情并签署治疗同意书、患者愿意遵从医嘱积极配合治疗后纳入本次探究。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21例;患者年龄29~66岁、平均年龄44.4±3.5岁。探究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年龄28~67岁、平均年龄45.1±2.9岁。根据以上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结果来看(P>0.05)无统计学意义。在征得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后,两组患者间可以进行比较。
以上两组共计80例心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分别在我院专业医护团队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采用对应的术法完成心瓣膜置换术。两组患者均在术后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常规治疗内容主要围绕患者进行抗感染、强心、利尿、补钾、抗凝的治疗管控;探究组患者则在此治疗基础上加以使用由山东步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稳心颗粒无蔗糖型(国药准字:Z10950026)进行治疗。服药剂量为:1d/3次;1次/9g共计3月后进行疗效判定。
将在我院专业工作人员的详细记录下对两组患者在术后治疗过程中与治疗后的疗效、产生不良反应的几率进行比较分析。
通过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患者间的计数结果差异将以百分数(%)进行表示,患者例数以(n)代替,并对结果进行t检验,当以P<0.05时表明本次探究具统计学意义。
对比两组患者心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术后治疗效果:采用稳心颗粒加以管控治疗的探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7.50%比同期采用常规模式进行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67.50%更高,两组患者之间的临床疗效结果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探究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为15.00%较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率27.50%更低,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心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术后治疗结果差异[n(%)]
患有心瓣膜病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乏力、心慌气短、咯血等不良症状[3],影响患者正常生活活动的进行,严重时可能还会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稳心颗粒用药途径为口服[4],易被患者所接受,在药效上具有抗菌消炎,抗凝、强心利尿等优点[5],对患者身体造成的负担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常被医生拿来治疗该病的患者。本文为探究采用稳心颗粒对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后的心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切实疗效。其结果表明为:采用稳心颗粒加以管控治疗的探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7.50%比同期采用常规模式进行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67.50%更高,两组患者之间的临床疗效结果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探究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为15.00%较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率27.50%更低,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在常规治疗模式管控的基础上加以使用稳心颗粒能够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心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探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