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梁
2015年4月,笔者因公访问了位于洛杉矶索尼哥伦比亚片场的ColorWorks后期制作公司,该公司负责接待的技术主管告诉我们:他们正在以4K/3D/120P的规格为李安的新片提供技术服务。由于笔者一直从事立体3D电影及高帧频等电影技术的研究和创作,了解当时采用高帧频技术摄制以提升立体3D电影的观影感受正是技术发展的热点,采用高分辨率和高帧频带来的制作和发行难度笔者也深有体会,当时对主管表示:难以置信,不理解为什么要选择这么高的技术规格,后期制作和发行放映怎么办呢?主管很无奈地表示:“不知道。”随后他告诉笔者这是一部“实验电影”,是为了李安随后更具野心的高预算动作剧情长片量身订制的,目的就是用实际电影的制作来测试技术的可能性,发现并解决问题。当时笔者感到既钦佩又疑惑,同时又非常期待尽早能在大银幕上看到它们。当然,现在大家都知道它们就是《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和《双子杀手》。
李安在本次《双子杀手》的制作上,延续了《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的立体3D高帧率高动态范围拍摄制作技术,更将大量的制作成本投入到了CG真人角色的研发中,从而将立体、高分辨率、高帧频、高动态范围、广色域、沉浸声等尖端电影格式集成一体,力图用这些工具带领观众身临其境地沉浸到影片创造的空间情境之中,给制作和发行带来了空前的挑战,也给观众带来了独特的视听体验。但其中国内地2.35亿元票房的成绩相较于1.38亿美元的制作预算和轰轰烈烈的前期宣传而言并不理想。在很多电影评论家批评其剧情了无新意缺乏突破的同时,由其制作发行中采用的高技术格式是否能够真正提升观影感受和美学价值,更带来了褒贬不一的激烈讨论。本文意图聚焦《双子杀手》中高帧频技术的产生与发展过程,讨论它在本片中的应用和影像特点,展望它对于包括未来电影发展在内的活动影像行业将会起到的作用。
电影的英文是Motion Picture,这个名称非常精确地表明了电影的技术性质:活动的影像。这两个词就分别对应着人眼的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电影因其强烈的商业属性,其技术发展的历程就是不断地在质量和成本之间折中演进的过程。
所谓“空间分辨率”,即指电影画面在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上,能够分辨细节的能力,体现在数字影像上,就是横纵两个方向的像素数,更通俗地说就是所谓的“K数”。通常说的2K电影就是2048*1080分辨率,4K电影图像分辨率就是4096*2160。显然,如果抛开位深、压缩等概念不谈,图像的“K数”越大,必然细节越丰富,质量越高,但实际上,人眼对空间分辨率是有承受极限的,过高了也分辨不出来。空间分辨率与视网膜中央凹的感光细胞数量是相对应的,研究表明其极限就是1/360弧度,即1角分(也有研究结果为0.6角分)。就是说,在普通影院看4K电影,只有靠前排的位置才有可能看到更多的细节,而后排观众眼中的银幕所占视野范围较小,就很难看出4K和2K的区别了。除非再扩大银幕或采用其他观影形式,否则盲目提高影像空间分辨率除了浪费资源以外,没有实际意义。因此常规的商业影院在分辨率这个指标上,4K就成为“天花板”。当然在巨幕、球幕及其他沉浸式媒体中,根据体验设计的需要,影像的空间分辨率几乎没有限制。
活动影像的时间分辨率是指图像采集或再现设备在单位时间中对运动主体的图像采集和再现的频率。因此,分辨率的单位不是“线对”或者“像素”,而是对应于时间的“频率”,单位是赫兹,在电影技术中,就是帧速率,或帧频。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帧频主要指的是“放映帧频”而非“摄影帧频”,只有当放映和摄影的帧频一致的时候,银幕上呈现的时间才和现实拍摄中的时间一致,否则就称为“升格”或者“降格”。很多普通观众,甚至包括一些电影从业者,常常搞不清这个区别,以为高帧频技术就等同于高速摄影,那就大错特错。根据美国罗切斯特理工大学的研究表明,人类肉眼的时间分辨率上限大约在120fps左右,而根据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的研究,这个上限可以到达500fps。
众所周知,目前电影的24fps标准帧频是从胶片时代沿用下来的,这是结合了人的视觉特性、经济因素的限制、机械结构限制和声音质量需求等多方因素才固定下来的。其中很关键的一点是:人眼对于交替变化的连续影像的闪烁感,与放映画面的亮度与帧频有关,即如果要获得不闪烁的观感,画面越亮则需要越高的帧频。在通常20-100lx的照度下放映,帧频至少要达到42.5-51fps才不会闪。所以爱迪生当时为他的活动电影放映机规定的片速为46fps,其胶片摄影机的拍摄速度也是46fps。因此,电影从诞生之初就是“高帧频”的。而以卢米埃尔为代表的其他电影发明家们,选择了16fps的帧频,因为他们在放映机上普遍使用了“三开角”遮光器,让一帧画面在银幕上出现三次,从而实现了48fps的放映帧频,这样既能够满足人们对动态影像的需要,又能够大大降低拍摄、制作和拷贝成本,提高商业利润。
有声电影出现时,由于放映系统还音的质量与胶片在放映机内的运行速度成正比,经过计算和实验对比,帧频必须要达到24fps才能够满足较高质量还音的需要。此外,从胶片后期剪辑的角度来看,24能够被2、3、4整除,这就意味着在剪辑时,如果想要剪掉1/2秒时长,那就取12帧,剪掉1/3秒,就取8帧,剪1/4秒就取6帧,在操作上非常清晰简便,会更有利于剪辑师的工作和交接。出于上述多种因素的考量,电影的帧频于1932年就被固定在了24fps上。此时的胶片放映机采用了双开角的遮光器,使一帧画面在银幕上出现两次,还是保持了48fps的放映帧频。也就是说,银幕上的48幅画面其实质信息量只有24幅,甚至不如爱迪生的46幅。显然,24fps这个标准在确定之初是质量和利润妥协的结果,而并没有从任何“美学特点”来考虑,即使是对90年前的人们来说,其实都并不是一个理想的解决方案。
在大银幕观影中,虽然24fps解决了闪烁感问题,但由于其时间分辨率不高,因此在摇摄、横移、跟拍等运动镜头中,随速度和幅度变化会有不同程度的抖动产生,在明暗反差强的部分,这种抖动会更加显著,如果时长累积则易产生眩晕感。人们发现,通过提高影片放映帧率,增加单位时间的画面信息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弱或消除运动镜头的抖动感,得到平滑的视觉感受,同时更能显著地提升活动影像的清晰度,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高帧频技术。如前文所述,高帧频技术主要指的是影院的放映设备必须采用48fps、50fps、60fps、72fps等帧频来放映节目内容,与摄影帧频没有直接关系。在同等的空间分辨率下,更高的时间分辨率会带给观众视觉上更流畅更清晰的影像,而如果只扩大空间分辨率而忽视时间分辨率的同步提高,则一定会影响活动影像的清晰度。
在科技馆、博物馆、游乐园等一些特种电影放映的场所里,其节目内容往往是巨幕、球幕、动感、4D等类型,为提升活动影像的沉浸感,影片的帧频往往采用的就是48fps或60fps,并配以大画幅尺寸的胶片作为影像的载体。比如20世纪70年代末,由电影视效大师道格拉斯·特鲁姆布(Douglas Trumbull)研发的休斯坎(Showscan)电影,它使用了65毫米胶片,每格画面占据5个片孔,以60fps的帧频拍摄,70毫米拷贝放映,采用60fps帧频一对一画面放映在高亮度的银幕上,显著地提升了影片的视听体验。类似的系统还有iWerks的70毫米8片孔60fps格式影片等。休斯坎、iWerks电影在包括迪士尼乐园在内的很多主题乐园和博物馆巨幕影厅中,都得到了广泛而长期的应用。洛杉矶迪士尼乐园于2001年推出的飞行影院“飞跃加州”项目,采用的是IMAXHD格式65毫米胶片拍摄,70毫米拷贝,帧频为48fps。2016年升级版的“飞跃地平线”项目又采用了由5台数字摄影机组成的拼接摄影系统,以8K*6K的分辨率,120fps的放映帧频再次震撼了世界各地的游客。2010年,洛杉矶环球影城邀请彼得·杰克逊团队共同打造了著名的“King Kong 360 3D”项目,采用8K/3D/60fps的格式,纯CG渲染的方法,制作了一个惊险刺激,动态流畅的立体3D动感沉浸式体验项目。这也为杰克逊后来使用高帧频技术拍摄《霍比特人》提供了很好的试验机会。可以说,高帧频并不是空穴来风,更不是李安的独家创新,而是在特种电影领域长盛不衰且不断演进提升的“成熟”技术。
在数字时代,介质成本、机械结构、声音质量等方面的技术和经济瓶颈已被突破,高帧率技术从特种影院回归主流商业影院成为可能。早在2005年,数字电影倡导联盟DCI发布的《数字电影系统规范V1.0》中,就定义了2K48P的格式,随后的2006年和2008年,美国电影电视工程师协会SMPTE和国际标准化组织,也将48fps正式定义到了数字电影图像格式中。其后到2013年,DCI、SMPTE相继对50P、60P、96P、100P、120P等不同的高帧频数字电影拷贝数据包格式,都做出了明确的增补修订。可以说,有了行业公认的标准,也就有了明确的前进方向。
2009年随着《阿凡达》的现象级热映,立体3D再次大规模回归商业电影市场,引发又一轮制作浪潮。作为在90年代已开始探索立体3D制作,技术经验已非常丰富的卡梅隆,决心要大力推进高帧频技术的应用,以解决24fps下画面产生的抖动对立体观感的破坏。彼得·杰克逊率先以2K3D48fps格式摄制的《霍比特人》三部曲推向市场,然而反响一般,毁誉参半。在2013年美国NAB展会的数字电影技术高峰论坛中,各大业界著名科研机构、学者、创作者集中讨论了高帧频技术的发展,卡梅隆也展示了他的立体3D高帧频测试片,分别以24P、48P、60P三种帧频拍摄制作和放映同一运动场景,配以他本人对每一个镜头非常细致入微的解说,让观众观察机位运动和演员调度中,服装、置景、道具、动态粒子等元素所呈现出的清晰度差别,从而能很直观地体会到提升帧频后,画面的清晰度、流畅性、立体深度感和沉浸感也得到大幅提升。虽然当时卡梅隆对其《阿凡达》将采用60fps还是48fps一直摇摆不定,但李安则后来居上地在2016年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将帧频一举提高到了120fps。
作为技术发展更为迅猛,市场嗅觉更为敏锐的电视和互联网媒体,其高帧频节目的应用速度已超越了电影。我国于2018年10月1日开通的4K电视频道已明确提出了其信号技术规范,规定了50fps的帧频,从技术指标上大大超过了常规电影的2K/24P标准。2019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印发了《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明确提出了“4K先行、兼顾8K”的近期目标,其中高帧频被列入了基本的要求。2019年的国庆大阅兵,也实现了4K/50P的现场直播和影院实时放映。美国的互联网影视巨头奈飞(Netflix)在自己的内容制作技术指南中也明确兼容了50P和60P的高帧频格式。
越来越多的高帧频电视和网络媒体内容不断涌现,制作的技术水准也在不断提高。互联网影业的高速发展已对传统电影产生了不小的挑战,如果电影创作者们再故步自封,躲避技术进化迭代的客观现实,在新技术平台上不积极进行创新突破,那么本已萎缩的市场还将面临继续被蚕食甚至鲸吞的窘境。
2015年李安在拍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时,使用了SONY的4K旗舰摄影机F65和蔡司的Master Prime定焦镜头,加上立体支架,整个摄影系统非常庞大笨重,对于运动摄影来说是很大的挑战。这一次在《双子杀手》中,德国ARRI公司为李安量身订制了7台Alexa XT M用于多机拍摄,每台M能够记录3.2K120P的ARRI RAW文件,更有利于插值上变换到4K分辨率。同时为了维持高成像品质和低重量,选用了莱卡的Summilux和Summicron系列定焦镜头。立体支架使用新一代的Stereotec,组装完成后的摄影系统大约为2*2英尺,相当于装有1000尺片盒的35毫米摄影机那么大。
机器和支架小型化轻量化带来的好处是让摄影指导能够将灯光放置在更加靠近分光支架镜箱的位置,有利于灵活的灯光造型。该系统既能够手持,又能够架到斯坦尼康上,还能安装在摩托车上进行高速拍摄。在拍摄现场,除了有一套让导演迅速回看素材的视频侧录系统外,还搭建了一套由Filmlight Baselight X系统和两台Christie Mirage 4KLHs工程投影机组成的4K/3D/120P回放系统,以供导演能够近场回看摄影结果。美国Real-D公司还研发了一套专门应对立体3D高帧频摄制全流程需要的True Motion技术,能够在保证最优化影像质量的前提下,实时地将120fps素材向60fps和24fps进行下变换,从而实现现场素材回放和剪辑,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和《双子杀手》的拍摄现场和后期制作阶段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画面的视觉感受上,就笔者观看的代表国内最高质量的Cinity版本来说,大多数运动镜头还是受益于高帧频的。全片绝大多数横摇、横移和高光比高反差的运动镜头,如果采用24P一定会有剧烈抖动,而在120P下就显得流畅顺滑,甚至较为极端的高速运动,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看清运动细节。但是,在大多对白文戏当中,不仅体现不出时间分辨率提高的优势,反倒像一种拖累,总感觉动作表情不够自然,难以入戏。
在老少两位杀手旅馆枪战和街头摩托追逐的段落中,可以说120fps发挥了它的最大作用,每一个摇摄镜头的背景都很平滑,几乎没有抖动,跟拍镜头的画面左右两侧的墙面和街道、行人仍能保持细节,特别是手雷爆炸镜头中,火光和碎片的飞溅也看得真真切切,非常成功地营造了沉浸感。追车镜头也是惊心动魄,引人入胜。在拍摄中,由于使用了120fps,实拍测试后发现,如果按照在标准帧频下常用的40公里/小时的车速拍摄就会显得太慢了,因此将车速提高到了60公里/小时。机械组将立体支架安装在了拍摄拖车上,甚至放到了摩托车上飞奔,用全程实拍完成了这个段落。由于车拍抖动产生了一些立体影像错位问题,Stereo D公司对大约12个镜头进行了立体修复,但绝大部分镜头都是现场实拍的,保证了很高的质量而无需后期处理。
亨利和丹妮在酒品店躲避M134机枪扫射那场戏,视觉感受非常惊艳,第一次在大银幕上呈现了120fps的放映速度下的超慢动作效果,枪火拉出的弹道、爆炸、酒瓶、液体和杂物飞溅的状态纤毫毕现又如丝绸般润滑地呈现在眼中,结合立体3D的深度效果,无法不使人感觉身历其境。这组镜头使用了Phantom高速摄影机拍摄,由实体烟火特效和视效团队共同打造,CG视效重建了一半的3D场景,补充了弹道、爆炸等元素,大大增强了视觉冲击力。
然而,在一些暗场景的处理上,由于3D眼镜的阻光作用,如果较大面积的暗部影像细节不能呈现,则会大大影响立体深度的再现,导致视觉体验糟糕。比如丹妮在码头办公室与反派搏斗的那一场,画面黑乎乎一团,看不到细节,无法体现120fps的任何优势。此外,在场景设计方面,也许是因为题材所限,《双子杀手》并没有继承《少年派》中瑰丽明亮的夜景,而这是自《阿凡达》以来,保证夜晚场景的立体深度的非常有效的手段。
《双子杀手》上映后反响不佳,媒体都期待一直推动高帧频技术的卡梅隆的回应,而他显然是感受到了对《阿凡达》项目的压力,表示高帧频技术是解决普通帧频下立体3D观影不适的问题的手段之一,而不是唯一,他并不会采用李安这样的全片120fps来制作发行《阿凡达》。国内的媒体大多解读为卡梅隆要放弃高帧频,而在本人看来,他的意思更像是告诉大家:他的新片很可能会采用“混合帧频”的形式来制作发行,其中某些段落会用到120fps,但肯定不是全部,其他大部分可能是60fps,对此大家可以拭目以待。
在媒体报道和很多技术分析类文章在谈论高帧频时,往往对比高低帧频下拍摄的单帧图片,显示高帧频的运动主体具有更清晰的边缘,由此说明提高帧频就对应着提高流畅度。然而这样的解释是非常片面的,没有点到高帧频的实质。
假如创作者想得到更清晰的影像边缘,即需要更小的运动模糊的话,就可以很简单地减小胶片摄影机的遮光器开角,或者缩短数字摄影机的曝光时间即可,在任何帧频下都不妨碍创作者这么做。但是,如果时间分辨率不足,虽然每一个单帧清晰得多了,但是一旦放映为活动影像,就会发现抖动更为明显,即拍摄时的曝光时间越短,抖动越剧烈,观感越不适。所以,在帧频不高的情况下,较大的运动模糊是保证舒适观感的必要条件;而当帧频提高时,银幕给眼睛和大脑的信息量大大丰富,帧与帧之间的运动信息更加连贯,就不需要过多的运动模糊来“弥补”帧间的变化了。因此,曝光时间的缩短,单帧的清晰,只是使用高帧频技术的必然结果之一,而并不是提升流畅感和清晰度的充分前提。
关于运动模糊与帧频关系,笔者所在团队曾做过一些实验研究:使用UE引擎采用不同的帧频渲染同一段带有简单情节和场景的三维动画,并尝试设置了不同的运动模糊参数,将渲染序列帧制作成数字电影拷贝,用数字放映机在大银幕上交由调查观众打分。结论是在24fps和30fps下,有运动模糊的图像主观感受会优于没有的图像,而在48fps、60fps和120fps的高帧频下,运动模糊增大时,往往不如更小的主观感受好。但是当主体运动速度到达相当高的程度时,如采用很高的帧频拍摄,同时缩短一半的曝光时间,反而就有可能引起不适:在刚刚完成的4K/120P实验片拍摄中,京剧演员手中高速挥舞的金箍棒在监视器中就变成了多根伞骨状,完全不符合肉眼的视觉感受。此外,笔者团队还设计了一些运动幅度较大的高帧率镜头,调查结果显示:画面中有持续的视觉中心会降低画面的不适感,主观感受优于无视觉中心的画面,帧率越低效果越明显。
此外,针对不同帧频提高带来的视觉感受影响程度,也发现了一些结论:从24到48,到60直到120,视觉流畅度升级的感受逐级递减:即对多数观众来说,24到48会非常明显,从48到60及60升到120,都不是非常明显。由于帧频升高必然对应着制作成本的增加,那么就目前看来,“性价比”最高的帧频应该是60而非120。所以笔者的观点是,李安不像卡梅隆那样研究立体3D和高帧频等技术多年,他对技术的理解还在积淀中,特别是个性上更为理想浪漫,因此采取的策略较为“过激”。但笔者最近在研究、准备、拍摄笔者所在团队的4K/120P测试片及放映分析样片时,也不时有肾上腺素飙升的感觉,非常兴奋,这是不参与其中,没有经历过一个个镜头对比,细细体会影像差别的人所没法感受得到的,所以李安很难得到更多人的理解也不足为奇。
对于120fps的现场摄制,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现场120fps的实时监看和素材回放方案。因为现在的所有型号的摄影机的项目时基(Timebase)都只能最高支持到60fps,如果用机头回放的话,就只能按60fps来回放120fps录制的素材,相当于慢动作回放了,对最终结果的判断是有很大影响的。而且,目前所有的监视器也都不支持120fps的信号输入,就算有120fps的信号源,也得下变换到60fps监看。因此现场拍摄中灯光可能出现的频闪问题、运动速度与曝光时间匹配问题、运动模糊调整等问题都很难在现场立即做出决定,因为60fps和120fps的回放可能根本就是完全相反的视觉感受。因此,如果要发展120fps的高帧频制作,相关设备和接口的软硬件升级是必须要突破的,而如果现在要按李安团队那样的“超豪华”配置来解决现场监看和回放问题,那就不是一般成本的制作能够负担的了。当然,120fps的商业放映系统、剪辑、DI制作、VFX视效制作等各环节,也有很多技术难点需要突破。
除了高帧频以外,《双子杀手》在技术格式上的另一个宣传点是HDR,即高动态范围。笔者在此不展开谈,简而言之HDR意味着影片的拍摄制作过程,特别是放映时,将具有更高的亮度,更黑的暗部,更丰富的层次,更鲜明的反差。HDR已成为近年影院升级改造的标准配置,同时也是国内外电视和网络内容快速发展的重要技术。拿电影行业举例,随着放映机的新型激光光源和自发光式LED银幕的发展应用,从杜比、IMAX、Real-D到三星Onyx LED银幕都实现了放映亮度成倍的增长,这就对帧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如本文第一部分所讨论到的,放映亮度与帧频存在正比关系,更大的影像反差也更容易造成抖动,如果时间分辨率不随之提高,反而会拖累分辨率和亮度提升带来的优势。比如,2019年笔者对比了IMAX和三星Onyx LED两个影厅的标准帧频版《阿丽塔》,由于LED银幕比IMAX更为明亮,反差更大,色彩更为丰富饱和,因此在动态镜头的展现上,会感到更明显的抖动和眩晕,所以非常替影片遗憾没有按高帧频格式来摄制。
随着人们视觉习惯的改变和需求的提高,除了商业影院以外,高帧频在特种影院、多媒体展览展示、实景演出、沉浸式媒体中,必然会获得更快的发展,甚至可能逐步淘汰现有的常规帧频。2018年的NAB展会上,日本NHK展示了其8K/240fps的超高分辨率和超高帧频摄影与放映系统,这也预示着未来影像的重要发展方向。
著名导演马丁·斯科塞斯在2019年对漫威的“主题乐园电影”发起了猛烈炮轰,观点鲜明在此不做赘述。这让笔者回忆起另外一个观点,或许可以带来更多思考:笔者在美访学期间,有一节课邀请了一位好莱坞的制片人谈技术发展,在谈到特效大片对美国电影的作用时,他并没有像很多“政治正确”的学者那样攻击此类电影缺乏内涵,而是将它们比喻成电影届的“曼哈顿工程”和“阿波罗计划”。他认为这类电影对于构建一个完整而强有力的电影工业生产体系而言至关重要:资本、人才、技术都得到了锻炼提高,保持了核心竞争力,促进了专业化的分工,而庞大的电影工业支撑起的市场和观众,就能为更加多元化的电影形态提供更丰厚的土壤。
因此笔者认为:观众完全可以不喜欢《双子杀手》,也可以对李安尽情批评和失望,但这种探索电影新形态和新语言的愿望、勇气和努力是难得的。电影的每一次革新都需要前行者冒险,而成功的幸存者总是极少数。李安有足够的资格在舒适区安享功名,而他并没有,他虽然不会成为爱森斯坦或堂吉珂德,但足够值得尊敬。《双子杀手》哪怕只是将电影艺术和技术的边界推进了一点点,哪怕有人认为方向都是错的,它也必然将成为电影发展史的重要节点,留下闪亮的印记。让我们期待时间来说话。
【注释】
①当时主流商业影院的放映设备只能支持4K/3D/24P或2K/3D/48P格式,并没有支持4K/3D/120P格式的放映设备和数字拷贝技术标准。
②Davis J,Hsieh Y H,Lee H C.Humans perceive flicker artifacts at 500Hz[J].Scientific Reports, 5,7861(2015).
③李念芦等编著.影视技术基础(插图修订第三版)[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19.
④该标准由SMPTE下属的数字电影技术委员会DC28负责制定,标准文号SMPTE 428-1。
⑤该标准由ISO下属的电影技术委员会TC36负责制定,标准文号ISO 46428-1。
⑥详见美国电影电视工程师协会标准SMPTE 428-11。
⑦详见工信部联电子〔2019〕56号文:三部门关于印发《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的通知。
⑧因为Alexa体型轻便紧凑,适合立体支架,而使用更广泛的Alexa Mini无法记录120P的RAW文件,常规的Alexa M只能记录2.8K的图像分辨率。
⑨Jody Duncan.Gemini Man Uncannys[J].Cinefex Issue, 167:19.
⑩https://www.indiewire.com/2019/10/jamescameron-disagrees-ang-lee-high-frame-rateavatar-1202184115/
⑪Unreal Engine又名虚幻引擎,是由游戏公司EPIC开发的世界知名游戏引擎,占有全球商用游戏引擎80%的市场份额,提供了游戏开发者需要的核心技术和工具,在影视制作领域已被广泛用于场景设计和制作、拍摄预演等虚拟化制作流程中。
⑫数字摄影机中的时基Time Base和帧频Frame Rate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时基就是指当前拍摄的镜头的基准帧频,也就是回放、转码、剪辑时的播放帧频。而Frame Rate则是摄影机每秒拍摄记录多少帧,通常从1到120,或者更大的范围。
⑬对于激光光源的DLP技术放映系统而言,放映亮度可以提升2-3倍,而基于LED技术的自发光银幕,亮度提升可以达到20倍,而实际使用中,通常只用到2-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