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佳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音乐舞蹈学院 重庆 400715)
艺术歌曲作为声乐艺术曲库中的核心元素,以深邃的意境、高雅的格调、严谨的结构著称,常被作为区别于通俗歌曲、群众歌曲和民间歌曲等曲艺形式的专业化创作曲目。《我住长江头》是我国近现代艺术歌曲的巅峰之作,该曲将长江水作为贯穿全文的情感线索,以巧妙的形式通过原诗词所传递的对爱恋之人的相思之情,抒发出自己对已故战友和昔日峥嵘岁月的怀念之情,同时具有展望未来生活和热爱祖国之情。
《我住长江头》的词作者是北宋的著名词人李之仪,字瑞叔,号称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沧州无棣(今属山东省)人。他创作的词具有欧阳修和晏殊“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的特点,现如今有《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姑溪词》一卷于世间风靡。《我住长江头》的曲作者是近代著名的作曲家青主(原名:廖尚果),他是广东惠阳人,是我国伟大的音乐理论学者。他在年轻时远赴德国柏林大学进修法律,同时钻研钢琴演奏技巧和作曲理论。编撰并出版了《音乐通论》与《乐话》两部美学性的音乐著论,他认为音乐是上苍赐予人间的礼物,深受西欧音乐理念的影响,在音乐学习中始终秉承音乐不分国界的理念。
我国近现代的乐曲作品为增加其文学性,往往会借鉴古代的著名诗词作品,来彰显其超高的艺术价值。《我住长江头》一曲的歌词就来源于北宋词人李之仪。《我住长江头》将歌词共分为上下两阕,为凸显真切的思念之情,特对下阕进行两次连续的递进式复述。词曲上阙的四句“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意为:我在长江的源头住,君在长江的尾端住,心里非常思念君但却不能见到,哪怕我们共同饮用一条长江的水。朴实无华的语言却表达出了佳人相盼的思念之情,描述了浓情女子伫立于江边,深情望向江尾的方向,渴求与心上人相会的画面,滚滚江水连接着两人的相思之情。词曲下阕的四句“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意为:长江水什么时候可以停止,这份浓郁的哀伤之情什么时候才可以结束?但愿你心里也同样有我,就绝不会辜负我们的相思之情。上阙重在叙事,下阕重在抒情。尽管“不见君”导致了“此恨何时已”,但“只愿”二字又体现了女主对男主无尽的思念和对地久天长爱情的向往之情。此处通过设问的形式,将源远流长的长江水比作二人的绵绵思绪之情。
该作品呈二部曲式结构,共分成两个部分,整体结构不够完整。青主在对歌词进行艺术加工后,将原词中第二段内容扩展为三段,随着曲意的逐步深入,情感得以逐渐升华。扩充式的乐段结构,突破了“卜算子”词牌中传统的上下阕平行反复出现的结构,具有旋律波动不大、节奏较为平缓的特点,给人一种淳朴、自然、单纯的画面美。乐曲采取多拍的形式,几乎没有节奏上的变化,在乐句的每个结尾处均有一个显著的上行或下行的拖腔,似乎是在吟诵诗词,但却较吟诵诗词更加具有特点,似乎在自顾自地表达对“君”的相思之情。全曲主基调为G 大调,第一段由b 小调导入,进而逐渐转向D 大调,形成第一段和第二段间反差不大的色彩对比。该曲将“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两句,通过不同的色彩调式重复三次。第一遍乐曲从G 大调的V 级音起,逐步确立调性。第二遍乐曲的调性浮动在G 大调与e 小调间,形成视听角度上忽明忽暗的感觉。第三遍乐曲的调性为G 大调,通过娴熟于心的钢琴演奏技巧,将附有旋律的柱式和弦织体与流水般的分解和弦织体相结合。在全曲高音处以f-ff 的力度引向高潮,将力、爱与挚有机结合,通过细微的情感描述,进而传达出心中对“君”的怀念之情。
所有声乐学习者的最终目标都是要实现“以声传情”,这才是音乐作品需要传达的实际精神。《我住长江头》一曲发表于1930 年,当时青主从德国学成归来,参加了浩浩荡荡的北伐战争,随着大革命的失败,一批又一批爱国志士被国民党迫害,他也同样遭遇了通缉,该曲正是在颠沛流离的过程中被创作。词人李之仪通过该曲传达了女子对心上人的无尽相思,体现了忠贞不渝的爱情;青主在原词悠扬又激昂的感情基调上,对该词赋予了更多的情感,不但抒发了内心对国民政府的愤恨之情,还抒发了对战友逝世的无尽哀伤和对美好明天的无尽向往等。因此,在演唱该曲时,不能将它视作简单的爱情歌曲,运用过多的柔美基调,应当在内心深处将自身真挚、朴素的情感体现出来,使乐曲呈现生动流畅的画面,在平稳的感情基调中体现出气魄。
第一句“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应使用平静的情感基调,通过诉说的语气,传递出压抑在内心的强烈情感,在许多无奈的语调下,传达出不能与君相见的痛苦现实。
第二句中,将“水”用提升八度的唱法,将字头应用于头腔中,传达出哼唱的感觉,以p 力度作为收尾,令感情在此处得到释放并有所升华。
第三句的“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与第一句情感基调相似,主要展现思念之情。从“只愿君心似我心”开始,钢琴的织体伴奏出现变化,右手部分转变为G 大调中VI 级音上构造的转位柱式和弦,随着织体的加密,音响逐渐深厚明亮,在与演唱单音旋律的结合下,更好地体现女子强烈的决心。该句应通过铿锵有力的形式展现出来,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升华。到“定不负相思意”时,旋律音区呈整体下降趋势,旋律回落八度。此处表达曲子情感重新进入悲伤的感情基调之中,从女子的幽幽叹息中,可以体会女子自身的暗暗沉思;此时将演唱力度加之f,可以从女子逐渐激昂的情感中,体会到女子忧伤之余怀揣希望的情感,为下一段乐曲作铺垫工作。然后将同样的词进行两遍重复,完成对作品情感处理的层层递进,要特别注意唱出女子心中的悲恨与不甘,“定不负相思意”应较前音提高七度。
在此处极大地提升音乐情绪,令其呈开放式形式发展,能够将女子长久压抑的情绪爆发充分展现出来,思想由含蓄转变为开放。“定不负”三字,应当通过铿锵有力的声调演唱出来。但该段的最后一节,高音又回落一个大二度,音乐情感基调在此处有一个较小的收束与转折,并减缓演唱速度,传达出女子心中仍有些许犹豫的感觉。在进行高音演唱时,应注意控制演唱力度,保证前后情绪意境的一致,令其首尾呼应。最后一遍的演唱中,要传递出更加坚定的情感,逐渐降低紧张不安、犹豫的情感表达。随着演唱情绪的升高,在最后一句将力度增强至ff,令内心所有压抑的情感获得最终的释放。全曲高音A 音向下大二度的转变体现在G 大调主音上,这表明女子心中问题早已有了理想的答案,天空晴空万里,心情豁然开朗。伴随曲调气息的宽广、坚定,乐曲最终结束在明亮的色彩中。
《我住长江头》是我国近代艺术歌曲的代表作,它具有强烈的民族性与时代感。它所涉及的创作技法、语言规律、思想精神,都可以作为后续艺术歌曲的发展方向,为它们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对《我住长江头》进行分析讨论,除了可以深化理解其中蕴含的思想精神外,还能够推动我国的声乐教学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