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进良
今年是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年。当年我去朝鲜战场修电台还只是24岁的小伙子,转瞬已是年过9旬白发苍苍的老兵了。回想修电台的往事,犹历历在目。抚今追昔,很多战友多已作古,无缘获得这枚彰显其功绩的纪念章,感概万千!近两年来中国又面临美国的不断打压,回忆70年前那段难忘的历史,对今天有很多珍贵的启示。
奔赴朝鲜修电台
记得10月初清晨我们一行从丹东出发,脱下了便服,换上了军装,雄赳赳,气昂昂,早上7点乘上闷罐子火车跨过鸭绿江。火车徐徐开动,看到朝鲜境内满目疮痍!黄昏抵达平壤,一看城市到处断壁残垣。第二天赶赴长林里志愿军司令部。在一个大金矿里面,有一排排巷子隔成一个个小间,我们每个人各住一个只能摆张床的小间。坑洞里面潮湿异常,手一摸坑壁都是水。
随后我和714厂设计科长胡金轮、技术员朱文烈被分配到了前线的20兵团,与8个通信兵一起找到一处没有人烟的山坳,在平缓的山坡伐木辟地,搭建两个草棚,一个棚子搭个通铺垫上稻草睡觉,另一个用树枝钉在地上,上面加些板子当工作台,用电自己发,因陋就简开始了维修。
我总计修了一千多部各种各样的电台,最多的是702步谈机,其次是2瓦短波电台,第三是15瓦收发报话机及其前身101、E29、E27,此外,还有零零星星的BC1000等美军电台。我在维修过程里,把每一种故障都做了详细记录,当我加以整理总结之后,发现断线的都是末级功率输出变压器,分析要同时具备直流高压、硅钢片和潮湿这三个条件后才会断。就联想到可能是电镀那样的化学问题。后来变压器采取密封措施,这个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当时报务员操作电台必须克服“要寻找”“要微调”的麻烦事,要非常精细的调谐旋钮才能找到信号。找到后还要始终把手放在旋钮上,怕信号跑了。怎么解决呢?回国后,把可变电容器、调谐机构、度盘做得非常精密,“要寻找”的问题就解决了。在电台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导致电感、电容的参数会变化,产生温升频移。将振荡回路中所用元器件通通选用温度稳定性高的,还并上负温度系数电容器进行补偿,“要微调”的问题也解决了。
步谈机保障了坑道战
听老兵说:第一批志愿军入朝时,通信器材奇缺,只有团以上部队才有少量无线电台,营采用有线电话,营以下则主要靠军号、哨子、信号弹和手电筒来联络,这导致美军在野战中印象最深刻刺耳的就是中国人尖厉的哨子。。而美军每个团一直到排级都拥有系列完备的电台进行机动联络指挥。
感谢国内的工厂很快开发生产提供了步谈机。后来阵地战阶段争夺制高点的美军作战战术是先一轮飞机来地毯式地轰炸,接着就是一排排炮弹扫平山顶防御工事,逼得部队白天无法在地面活动,只得挖坑道,躲飞机大炮,一进坑道,靠原配鞭状天线根本就通不了,这就苦了话务员,只好乘战斗间隙,冒着生命危险爬出坑道口,还没等调好联络上,一排炮弹又飞过来了,不得不又退回坑道内。
好在不久通信兵部陈太一总工程师发明一个高招,把有线电话用的被覆线剪5~6米一段接到天线口,把线甩到坑道口外,竟能重新联络上。这下话务员就可以耐心等待美国飞机大炮轮番轰炸,把山顶夷为平地之后,当美国步兵想冲上来抢占制高点时,没想到我们会利用步谈机呼叫各坑道埋伏的以逸待劳的勇士一起冲出坑道,把爬到山腰的美国兵打得屁滚尿流,滚下山去。
和美国比一比
今天回顾抗美援朝这段风雨兼程的岁月,当时国力与武器装备中國比美国差得太多了。但在这么强大的攻势下都没能在朝鲜战场将中国打垮。为什么在敌我强弱如此悬殊的态势下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战果?
我认为除了党中央的正确决策,中国人民志愿军保家卫国的英勇拼搏,中国人民同仇敌忾的全力支持,彭德怀的运筹帷幄,苏联的支援之外,实际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国产通信装备到1951年下半年很快弥补了短板,一年时间就甩掉了冷兵器时代运用声音、旗语、火光等简易通信手段的落后状态。
抗美援朝期间我国通信器材并没有获得苏联产品,完全是我国自主研发制造的。这些无线电台在通信效果上并不比美国差,属同一个量级,甚至702步谈机比美军同类电台BC-322还要好用。国产系列电台全面装备中国人民志愿军提供了克敌制胜的武器,对战局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70年前,中国一无图纸技术、二无制造装备、三无元器件的一穷二白落后状态,要批量生产装备谈何容易!一部电台需要各种规格的电子管、电池、电阻、电容、电感、话筒、耳机、喇叭、变压器、开关,以及手摇发电机等十多种门类、百多项规格、近千个零件,缺任何一种元器件,哪怕是一颗螺钉,也生产不出一部电台。
刚刚成立的新中国没有电子工业基础,缺乏配套的产业链,生产不了这么多门类规格,同时受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的禁运,元器件是很难买到的,只能从东欧、苏联获得少量电子管等元器件供应。
怎么办?只有发扬延安南泥湾精神,所有一切需要的元器件都是自己来设计、开发、制造。
那时除了电子管、发电机、电池,由局里统筹安排其他企业开发生产之外,几乎其它元器件都是712厂、714厂全部包揽了,我真佩服当时叶传垠(后来调任成都10所总工程师)、薛繁荣等那批万能型工艺制造专家,居然利用计算尺、三角板来设计制图,靠那点可怜的机械加工能力,制造最起码的工、模、量、夹具来生产种类繁多的元器件。最终中国的步谈机、七一、八一与九一等系列战术电台都批量生产满足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术通信的需求。
喝水不忘掘井人,抗美援朝为中国开发生产战术电台那批通信前辈多以作古,然而他们当年那种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艰苦奋斗精神,正在激励今天的年轻人为了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汲取并传承这种精神艰苦奋斗。
(本文原文五千余字,编者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