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公路建设理念下的全过程原木移植

2020-11-13 08:49:32何志军华开成
广东公路交通 2020年5期
关键词:原木树木高速公路

何志军,华开成

(1.广东华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广州510420;2.广东惠清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广州510900)

0 引言

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现阶段公路建设由高速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随着面临生态保护、节能减排等行业新业态的要求,公路建设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绿色公路建设理念。

公路建设过程要尽量做到对原生环境最小程度的破坏、最大程度地恢复。本文基于这一目标,探讨并提出了一套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如何最大程度地利用原生树木的技术流程,同时以惠清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进行具体的实践、总结。

1 高速公路建设中原木移植的目的意义和现状分析

1.1 目的意义

“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深入人心,绿色公路建设理念在公路全寿命周期内也不断得以体现。交通运输部印发了《关于实施绿色公路建设的指导意见》,并陆续推出绿色公路建设示范工程,打造以质量优良为前提,以资源节约、生态环保、节能高效、服务提升为主要特征的绿色公路[1]。《广东省交通运输厅推进绿色公路建设实施方案》、《广东省绿色公路建设技术指南(试行)》,提出了2020年建立绿色公路建设的绩效评价制度,形成绿色公路建设长效机制。全过程的原木移植正是对于这些制度的实践,通过前期设计阶段进行系统策划,加强生态保护与恢复设计,实施过程中细化要求、压实责任,将原居住地的树木进行移植保护,既避免了有价值树木的浪费,又较快地形成乡土品种较多的高速公路景观,降低了绿化成本,是高速公路建设绿化的一种新思路。

1.2 现状分析

以往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一般由工程造价单位在施工图预算中考虑10cm以上树径伐树的费用,由施工单位直接将其锯倒、截断树干树枝、挖除树根,将树木运出路基外并进行场地清理。除了各省市林业管理部门要求的古树名木进行特殊保护外[2],现阶段很少有建设单位对项目红线范围内的树木进行系统性的梳理、全过程的管理与保护,充分利用移植原木时产生的表土资源。

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贯彻,越来越多建设单位认识到要保护并利用沿线树木及表土资源,但现阶段仍停留在只是对原木进行粗放式的移植及管理,且侧重甚至仅限于移植过程阶段,没有对整个移植工作流程进行系统性的梳理,更遑论从设计、招投标阶段就开始进行策划。

2 高速公路建设全过程原木移植的要求

(1)提前谋划建立原木移植工作小组。在设计招投标阶段,由建设单位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制定原木移植管理办法,明确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绿化移植单位对应的职责,并在招标文件中提出原木保护要求,增加相关费用,最终在原木二次“回植”后进行验收支付。

(2)制定完善的原木移植施工流程和计划。通过专业的绿化移植单位,制定移植场地清理平整——掘苗(打土包球、装车)——放线、挖树坑——移栽种植(卸车)——养护——综合管理等一套完整的移植施工流程。同时,根据征地进度和各标段推进计划,结合原木分布情况,对不同胸径原木不同施工阶段进行移植。例如,可先人工移植胸径10~20cm的树木;待施工便道开通后、主线铺设垫层前,机械配合人工移植胸径20cm以上的树木。

(3)明确大树移植施工的各项具体要求。在移植场地清理方面,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保证场地覆土深度在原木移植所需的土壤厚度范围内,同步确保覆土深度0.6cm内的渣砾和覆土深度2m内的沥青、混凝土及有毒垃圾清除干净。在掘苗和挖坑方面,挖掘前用草绳围拢树冠,根据不同原木种类制定详细而科学的树坑规格,例如可以清除以原木为中心、比计划土球大5cm左右为一圈并向外挖掘,宽度为2~3m,深度以土球高度为止[3]。

(4)表土资源利用方面,要对表土进行精细剥离,尤其是表层30cm左右的肥沃表土。同时选择地势平坦且不积水的临时用地处进行集中留存,留存场地沿主线方向距离2~3km为宜,若位于地势低洼处需做好排水工作。对表土进行去垃圾处理,尤其是表土中的塑料、薄膜袋等垃圾要清除干净。最后需在表土存放区上覆盖无纺布等可降解无污染材料,设立统一的标志牌进行管理标识。

(5)原木养护方面,要立支柱支撑,防止苗木被风吹倒。要进行开堰和灌水、扶直封堰。最后定期进行施肥、整形修剪、清除杂草和防治病虫害,定期进行观察记录,防止对原木的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

(6)现场管理人员配备方面,在原木养育现场配备负责人、移植技术人员、养护技术人员等现场工作小组。在移植场地也可设养护民工临时工棚,并对移植原木用防护栅栏进行围合,24h严格管理。

3 惠清高速公路全过程原木移植的实践

惠清高速公路是一条重要的旅游产业大道和景观通道,沿线区域旅游及生态资源丰富。2017年1月,惠清项目被确定为交通运输部第二批绿色公路建设典型示范工程,项目提出了“生态引领、低碳集约、智慧创新、景观和谐、服务共享”的绿色公路建设理念,原木苗圃培育及二次“回植”的实施,为项目沿线原生树木提供保护,为项目建成广东省生态敏感山区绿色公路建设典型示范工程提供支撑。惠清项目全过程原木移植技术主要分为七个阶段。

3.1 勘察设计阶段

对沿线红线范围内的树木进行实地调查,对有价值的树木进行标识、拍照,并按品种、规格、数量进行统计、登记造册。据统计,惠清项目移植的有南洋楹、山杜英、樟树、荔枝、龙眼、木荷、榕树、麻楝、中华杜英、木棉、凤凰木等约十几个品种,沿线10个标段总计2 116棵,见表1。

表1 惠清项目沿线各标段移植的树木

3.2 招投标阶段

根据设计阶段实地调查的数据进行预算编制,在招标文件中增加相关章节,可将不同品种不同胸径规格的原木进行分项并纳入土建工程招标清单。

招投标完成后,明确实施标段、移植专业队伍、监理单位等相关责任。建立相应的原木移植养护台账,实行“一树一档案”,包括编号、树种名称、规格(胸径、冠幅等)、数量、原生地点(或桩号)、成活保存率、养护管理等;要求原木移植专业队伍建立《原木移栽养护质量验收记录》;要求监理单位建立《原木移植首次、二次工程量确认表》。

3.3 移植准备阶段

在移植准备阶段,先确认移植方案,包括移植方法、时间的选择。惠清项目根据树木种类采用了带土球的移植方法,再进行相关手续的办理、交通路线及周边环境的详细了解、与当地村民的协调、施工器具的准备、原木修枝的处理、树干的包裹处理等步骤。

3.4 首次移植阶段

包括原木的挖掘和原木的装卸和运输2个步骤。原木挖掘包括裸根挖掘、土球挖掘、木箱挖掘等方式,可根据原木类型及相关环境灵活选择。在原木的运输阶段要注意汽车及人员的配置、装卸和运输过程中的树木保护。

3.5 原木临时种植阶段

包括种植前处理、种植场地要求、种植穴的挖掘、种植与固定、原木的养护管理等步骤,原木的养护管理为此阶段重点工作,要及时进行喷水、控水,对于移植初期尤其是高温干燥季节,要搭制荫棚遮棚以减少树体水分蒸发。后期视树木生长情况和季节变化,逐步去掉遮荫物,最后要注意对原木的检查及新芽的抚育。

3.6 二次“回植”阶段

二次“回植”是指待高速公路进行景观绿化施工时再将树木移栽到高速公路路侧、互通、管理中心等地的一系列移植养护工作。二次“回植”阶段与一次移植流程大致相似,包括二次“回植”的准备、挖掘与运输、移植后养护与管理等步骤。

3.7 计量及支付阶段

由监理单位按照合同条款、技术规范及绿化施工图纸要求,对承包人移植数量、规格(冠幅、土球大小等)进行确认、验收等,确认最终的结算数量。需注意的是,需要铺设的表土,按表土的来源,在其他相关支付细目内计量,种植用水、设置水池储水,均作为承包人种植植物的附属工作,不另予计量。支付时按工程进度及原木的成活率分期支付。

4 惠清高速公路全过程原木移植的成效

惠清高速公路共移植保护2 116株大树,市场价值大约是460多万元,节约苗木成本80多万元,原木成活率达到100%。最后根据原木身份信息牌,将原木移植至高速公路管理中心、集中住宿区、填平区等相应位置,节约育苗基地约12亩。

5 总结及建议

通过总结惠清项目开展全过程、全方位的原木移植保护工作,系统性地梳理并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高速公路建设原木移植工作规程。本文结合惠清项目原木移植的实践,提出以下建议:

(1)在实行原木移植利用技术时,可配合实行全线表土资源利用技术,两者相辅相成,可进一步减少水土流失和避免对土地资源造成破坏,减少绿化费用。

(2)要因地制宜实施就地保护与移栽利用,实施路基清表土收集利用工程,集中堆存于互通立交区、服务与管理设施区等公路永久用地范围内,后期利用作绿化用土、复垦土等,有效保护土地资源。

(3)要严格控制移植的造价,通过充分发挥树木的生态功能,克服移植树木长势弱,寿命短的现象,最大程度利用树木的原生环境和生态系统,可降低一定程度的移植费用。

猜你喜欢
原木树木高速公路
树木之最
辨认树木
树木也睡觉
原木、锯材
国际木业(2016年8期)2017-01-15 13:55:21
原木、锯材
国际木业(2016年3期)2016-12-01 05:04:51
大玩原木设计,写意自在又轻松!
幸福(2016年9期)2016-12-01 03:08:42
高速公路与PPP
原木、锯材
国际木业(2016年12期)2016-03-10 16:10:00
树木之最
高速公路上的狗
小说月刊(2014年4期)2014-04-23 08:5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