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宝刚 张新南
[摘要]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以资本为核心,以生产力和普遍交往为依托,阐述了历史必然走向世界历史的转变趋势。40多年的改革开放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同中国社会主义具体实际相结合,是中国主动参与世界历史的一场伟大实践。改革开放的成功在于遵循了继承性与变革性相统一、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借鉴性与超越性相统一的内在逻辑。进入新时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我国将继续遵循改革开放内在逻辑,探求新时代改革开放的世界取向,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关键词]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改革开放;中国实践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21(2020)05-0104-09
[作者]李宝刚,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甘肃兰州 730000张新南,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甘肃兰州 730000
马克思认为世界历史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与世界交往的普遍建立为逻辑起点,以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为现实依据,是世界历史性个人生成与人类实现自由和解放的过程。世界历史理论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即在考察全球化和中国社会问题时,力求拥有世界眼光和高度,避免陷入一国一地的狭隘视野。从世界历史的眼光来看,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实现人的发展同历史进步、民族利益与人类共同利益有机结合。如何认识改革开放在中国与世界历史走向中的作用,不仅关乎中国的兴衰成败,也影响着世界的进步与发展。
一、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
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看到了生产力与历史运动和人的解放的不可分割性,资本的内在劣势和优势,以及资本主义理论批判和共产主义的辩证统一关系,为我们观察当下世界发展,准确把握自身定位提供了哲学框架。
(一)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世界交往的普遍建立是世界历史的逻辑起点
马克思立足于唯物主义立场,批判了黑格尔认为的世界历史不过是自由概念的发展,是一种绝对精神,认为黑格尔没有看到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是一个纯粹的、可以通过经验确定的事实。因此,带有狭隘地域色彩的民族历史并不等同于马克思所说的世界历史。所谓世界历史,马克思指出:“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①马克思认为的世界历史不是一般意义上人类的历史发展过程,它是建立在生产力普遍发展和世界交往普遍建立之上的世界整体化历史。
社会化大生产和新大陆的发现仅是世界历史形成的催化剂,其形成的真正原因是生产力与交往的矛盾运动。因为局限于地域的历史并不属于世界历史,只有生产力和交往发展到一定程度,这种联系才具有普遍的世界意义。封建社会的中国能够开通庞大的航海之路和联系众多文明古国的丝绸之路,却未能拉开世界历史的序幕,其根本原因在于自給自足的自然经济生产方式还不能满足世界历史所需要的水平,无法跨越自然限制打通世界交往。因此,古代中国的交往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马克思从现实的人的活动出发引申出社会生产劳动是一切历史活动的基础,把历史活动划分为单一的民族区域历史活动和普遍的世界性历史活动。在这一层面上最为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实现地域活动向世界活动的转变,此时生产力和交往的普遍发展就极为关键。
马克思指出:“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②一方面,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引起分工扩大和细化,不同的社会分工又增强人们之间的交往,交往的扩大使各个民族和国家之间走向相互制约和维系的发展阶段。另一方面,交往活动能够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跨越空间限制与不同发展状态的民族进行对接,世界历史意味着某些民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生产力的重复性。在全球生产状况的影响下,各民族可以利用世界现存的先进技术成果实现生产力发展的阶段性超越。同时,各民族还可以根据各自的实际需要利用世界性生产力,推动民族与世界的联系,也就是马克思强调的:“只有当交往成为世界交往并且以大工业为基础的时候,只有当一切民族都卷入竞争斗争的时候,保持已创造
出来的生产力才有了保障。”①当各民族利用世界生产力强化相互联系时,交往也更具“世界性”,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呈现一种胶着状态,任何民族和国家的生产生活都受到彼此的相互限制和制约,历史越来越大程度上成为世界历史,人类社会开始超越民族与地域局限走向一个新的时代。
马克思不仅看到生产力和交往在世界历史中的根本联系,还进一步分析了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在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第一,工场手工业破坏了原来的封建宗法关系代之以资本和雇佣劳动,促使交通工具得到改进,开拓海外市场,使民族之间形成多方面交往。第二,随着大工业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进步,生产方式由原来的小生产自然状态走向社会化大生产,人们之间形成全面依赖性。第三,铁路的出现和定期的轮船航线使工业革命的成果迅速传播到全世界,促使民族历史走向世界历史。
(二)资本扩张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内驱力
马克思在描述世界历史的生成时,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考察,分析出资本扩张是世界历史生成的外在规定,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内驱力。马克思认为资本在世界历史形成过程中具有双重性。
一方面,资本具有先天的逐利性。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与劳动的结合是世界历史的构成要素。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资本论》中从资本和劳动的关系出发论述世界历史,认为资本和劳动的结合“包含着一部世界史”②。资本首先是一种生产资料,本性就是追求价值的增值,具有扩张性和流动性的特点。资本运动推动劳动使用价值转向交换价值,实现劳动的剩余价值。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资本和劳动更加具有融合性。
另一方面,资本内含世界属性。资本具有创造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的趋势,“推广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或与资本相适应的生产方式”③。“创造世界市场的趋势已经包含在资本的概念本身中”④,资本为了获得价值增值,必然用时间去消灭空间,打破区域性限制,把任何劳动都变成雇佣劳动。同时,资本还提倡市场竞争,资本家采用各种方式使世界市场取代原来的国内市场,资本就是依靠这种扩张驱动创造世界历史。世界历史形成于资本主义时期,而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就是一切为了资本,一切围绕资本,其中资本驱动历史走向世界历史经过了漫长的演进过程。马克思阐述了资本的扩张史,即从世代相袭的古老资本到可以根据市场变化来组织生产的商人资本,再到生产和资本更为集中的商业资本,从而实现了资本的世界性联系。工业资本与商人资本不同,它不再是简单的商品生产方式,它更关注对雇佣劳动的压榨,将全世界的雇佣劳动无意识的联系起来,把社会化大生产推向极致。
值得注意的是,“资本不是一种个人力量,而是一种社会力量”①。因此,资本是中性的,它的好坏取决于为谁服务,因资本而形成的全体社会成员的联合,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创造了战斗力量和物质前提。以资本为核心的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在全球的扩张,实现了各民族从地域历史到世界历史的转变。
(三)共产主义是世界历史的必然趋势
资本主义世界历史阶段是一个充满矛盾斗争的过程,在推动生产力发展、带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会带来周期性经济危机,激化阶级矛盾。对马克思而言,这一切都是为共产主义的产生创造条件。
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就像共产主义——它的事业——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一样。”②所以,共产主义不是依靠地域性存在的某一民族或某一阶级的解放,只有民族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共产主义才能成为可能。为此,马克思从世界历史发展角度详细阐述了共产主义实现的必然性。一方面,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为共产主义提供物质基础,而大工业与世界历史相互依存。同时,大工业的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也离不开世界历史的发展,特别是世界市场的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说:“要知道每一个经济部门个别地、安静地独自存在的时代早已过去了,现在它们全都互相依赖,既依赖遥远的国家的进步,也依赖紧邻的国家的进步以及世界市场变化无常的行情。”③另一方面,马克思还强调无产阶级的世界历史性。马克思指出:“最后,当每一民族的资产阶级还保持着它的特殊的民族利益的时候,大工业却创造了这样一个阶级,这个阶级在所有的民族中都具有同样的利益,在它那里民族独特性已经消灭,这是一个真正同整个旧世界脱离而同时又与之对立的阶级。”④资本主义世界历史的发展必然伴随着剥削和压迫,这种压迫具有结构性,纵向上是对劳动本身、劳动结果和劳动工人的压榨,横向上“许许多多人仅仅依靠自己劳动为生……他们陷于绝境,这种状况是以世界市场的存在为前提的”⑤。即表现为一种世界性的普遍压迫,阶级本身和压迫的双重世界性代表着无产阶级的解放也必然是世界历史性的。总而言之,世界历史发展为共产主义提供了阶级和物质基础,共产主义必然是世界历史发展的新趋势。
共产主义的实现不仅是世界历史发展的结果,也是世界历史发展的需要。生产社会化和市场扩张加剧了资本与劳动之间的矛盾冲突,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更具社会性和国际性,而资本等生产因素却被少数人和集团所占有,必然成为生产力
和世界历史发展的阻碍,即便扩展资本流通空间至全球范围,也无法推进世界历史继续前行。因此,资本主义开创世界历史却没有能力持续主导世界历史,世界历史发展新阶段必然属于共产主义。
二 、从世界历史看改革开放的内在逻辑
近现代以来的历史充分证明,对于中国而言,资本主义道路不可走,社会主义方向不能变,但脱离本国国情,照搬苏联模式的道路是行不通的。中国道路不能拒绝对资本主义文明的学习,要走符合中国国情、顺应世界发展潮流的改革开放之路,这是遵循世界历史进程和人类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
(一)继承性与变革性的统一
在历史走向世界历史的过程中,无论是何种国家制度或者民族组织都必须遵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保持国家自身的独立性是世界历史发展中保持国家发展的基础。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民族和国家的独立。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立足世界历史发展进程,清醒认识到独立自主是坚持社会主义的关键点,必须贯穿于我国对外开放的全过程。对外开放中我们不对别人发号施令、不以任何方式剥削和掠夺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也决不允许别人对我国发号施令、损害我国利益。改革开放的经验告诉我们,“自主发展需要全面开放,全面开放更需要自主发展,这是因为,在西方主导的全球化条件下,我们开放发展的成果容易被西方无情剥夺。被剥夺程度与自主程度呈反相关,因此,开放行动必须是自主选择行为”①。
生产力始终是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世界历史的发展离不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基于此,改革开放倡导生产方式与思想的变革,强调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针对我国从传统农业国转向现代化工业国,从自然经济转变为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需要,改革开放强调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变革,高度重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使科学技术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②思想方式的变革是社会主义不断充实新内容的前提条件,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离不开思想方式的变革,因此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继承正确实践经验和坚持独立自主前提下,结合世界历史实际发展状况,不断变革创新,才能促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良性互动发展,取得改革开放重大成就。
(二)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来看,改革开放是中国走向世界历史发展的一部分,是通过一定的市场经济来解决中国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转型的问题。但是,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面临农业人口多、工业发展底子薄、基础差等问题,在倡导“先富带动后富”的同时,也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保证社会主义国家的公平性。因此,在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普遍性规律的基础上,还要把握好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特殊性,在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认识中推进改革开放实践。
改革开放过程中,邓小平多次强调不要教条、僵化地理解计划和市场,要清楚“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①。市场经济有自己的发展优势,一方面,市场经济内含资本利益机制,即多元化的利益主体各自在利益最大化目标的驱动下,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劳动潜能,真正达到各尽所能。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促使劳动者自身技能水平的提高,社会将进入劳动者能力趋同的发展阶段,而这种趋同是人们走向共同富裕、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劳动者能力的趋同过程会缩小劳动者之间的差距,内在推动社会平等的实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发展人类劳动能力的最佳环境是市场经济环境。当然,市场经济要实现劳动者能力的趋同还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为了保证市场经济的平稳运行就需要政府适当的宏观调控,以面对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各種挑战。
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改革开放的特殊性体现。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改革开放准备了物质前提。从历史发展实践来看,社会主义运动出现在工业文明发展程度较为落后的国家。中国作为其中一员,工业基础薄弱,工业产业大多处于低端环节,如何最快地实现工业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问题。社会主义公有制使得国家经济命脉由国有企业支配,能够集中资源和力量发展工业,为国家再生产和工业化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三)借鉴性与超越性的统一
改革开放离不开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借鉴和学习,同时也吸取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和教训。我国坚持从实际国情出发,大胆创新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终实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苏联曾经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旗帜,在20世纪90年代之初却迅速解体。社会主义苏联的失败给予中国巨大的警示,同时也留下诸多反思。虽然资本主义制度必将走向灭亡,但这是漫长的历史过程。现代科学技术是人类发展的共同文明成果,并不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因此,社会主义国家对西方先进性技术和管理的学习并不与自身的政治制度相背离,而且还为社会主义国家不断提高生产力水平提供重要借鉴。
马克思阐述的社会主義社会本身代表着阶级和剥削的消灭,改革开放倡导的平等理念契合其原则。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宣传的平等、自由、博爱在马克思看来,这是一种形式上的意识形态宣传,它脱离具体的经济发展结构,是不切实际的理想神话。同时,资本主导的资本主义社会使劳动主体和享受主体相背离,两极分化严重,必然“产生了一个阶级,它必须承担社会的一切重负,而不能享受社会的福利”①。可见,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天然对立的状况使得资本主义制度必然面临无法解决的矛盾。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扬弃了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促使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更注重分配的合理性,两者的不断完善不仅涉及经济制度,更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性质相联系。
三、新时代改革开放的世界取向
世界取向是指改革开放基于世界历史发展内在逻辑,在不同发展阶段对自身发展和选择的一种倾向性态度。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认为,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以及交往的普遍性,整个世界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化历史,即世界整体化的历史。因此,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可避免地卷入其中,可见,改革开放本身就是一个全球性问题。面对新时代出现的新局面,改革开放进一步彰显出自身的时代特色与世界取向。
(一)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目标
改革开放是中国的划时代变革。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②当下的中国比任何时候都更有能力、更有机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然而,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任何一个阶段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努力发展、不懈奋进的结果。
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的屈辱史由此展开。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才真正站了起来。马克思在论述世界历史发展时指出:“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③新中国成立后,温饱问题是摆在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第一难题。经过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由于缺乏经验,我国经历了一系列挫折和失误,直到
“文化大革命”结束,改革开放开启了社会主义新时期,才彻底改变了人民物质匮乏的状态。
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让中国人民逐渐富裕起来,但要想实现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实现国家的持续发展,必须走向强起来之路,让“强起来”为“富起来”保驾护航。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提高自身实力,这是基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做出的适应性变革。牢牢把握生产力发展状况,及时调整生产关系,正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发展前提。
改革开放强化中国力量,必然强大世界社会主义力量。近年来,资本主义发达国家陷入经济危机,国际影响力有所削弱,而“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崛起速度之快前所未有,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所带来的新陈代谢和激烈竞争前所未有,全球治理体系与国际形势变化的不适应、不对称前所未有”①。世界力量对比变化明显,随着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发展,全球化进入发展新阶段,世界经济发展伴随着发展中国家的崛起进入新阶段,其中富强的中国成为振兴世界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理念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是新时代改革开放的重要理念,倡导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各国之间在发展、治理等多个方面形成休戚与共的全球伙伴关系,为全面深化改革创造了良好的国际人文环境。
在谈到世界局势新变化时,习近平曾这样描述:“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②整体而言,世界整体格局虽具有稳定性,可局部冲突持续不断。一些国家“身体已进入了二十一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过去,停留在殖民扩张的旧时代里”③。它们试图通过支持他国内部反对派的分裂活动干涉他国内政,借以威胁“相互确认的主权国家体系”④。而这种情况在21世纪愈演愈烈,“民主”“人权”成为它们肆意干涉他国的理由,贸易保护主义肆意滥用,致使部分国家和地区出现动荡与混乱。归根到底,国与国在政治与安全上产生冲突的深层次原因是个别国家基于自身利益需求对国际体系进行破坏。因此,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
资本主义国家提倡以资本为核心的发展方式,致使全球化的发展风险能够大面积地快速演变为席卷世界的金融危机,迫使世界各国共同承担与应对。同时,当前的环境问题、自然灾害、气候问题等层出不穷,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合作。针对这些问题,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并通过“一带一路”建设使更多国家和民族都能共享全球化机遇,把发展中国家的资源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推动全球化走向开放、包容、平衡、共赢。此外,人类命运共同体还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得到世界的广泛回应与参与,使中国命运与世界命运紧紧相连。
(三)从“中国的世界”走向“世界的中国”
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来看,改革開放是中国融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合作共赢,是中国全面走向世界、拥抱世界的过程。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人引领中华民族主动参与世界发展的伟大实践。
在发展中找准自身定位是改革开放的关键。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更加积极地参与全球治理,逐渐靠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各种峰会论坛,代表着中国智慧的新思想、新战略等开始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并逐步转变为全球行动,中国的国际话语权以及国际地位得到稳步提升。此外,中国始终秉持“兼济天下”的观念,在寻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向其他发展中国家分享发展经验。例如,“一带一路”建设不仅为中国经济提供新动力,也为全球治理的推进提供了国际公共产品。中国的国家治理经验也得到广泛传播,为众多发展中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习近平的全球治理观随着实践与理论的不断深入而得到发展和丰富,中国的世界影响力不断提升。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各国想要寻求自身发展,稳定的国际环境是首要因素。中国自始至终坚持走合作与和平之路,为世界安全问题贡献中国智慧。特别是非传统安全领域,中国一贯倡导各国应该加强合作、协商与对话,保障区域安全,应对复杂多变的安全形势。人类命运共同体彰显出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从更加理性的角度看待自己与世界的关系,从较为封闭状态下“中国眼中的世界”逐步与世界深度融合,从世界看中国,在世界历史大势中发展中国,成为“世界的中国”。
(责任编辑 付国英)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8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0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08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88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8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8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87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39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14-115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87页。
①任平:《关于建国60年改革、发展和稳定方式变革的哲学范式》,《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②《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90页。
②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0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9页。
①习近平:《坚持可持续发展 共创繁荣美好世界》,《人民日报》2019年6月8日。
②习近平:《共担时代责任 共促全球发展——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人民日报》2017年1月18日。
③习近平:《顺应时代前进潮流 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人民日报》2013年3月24日。
④苏长和:《大国治理》,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8年,第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