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兰娟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疫情初期,浙江省科技厅就在全国率先启动了疫情应急科研攻关,快速组织实施了由浙江大学、省疾控中心作为牵头单位开展的两个重大科技专项,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就是这两个重大专项的领衔专家。73岁的她毅然奔赴抗疫最前线,带领团队和先进技术进驻ICU,为危重患者燃起了希望。
作为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院士三次前往武汉,准确研判疫情,为我国疫情科学防控建言献策。她虽然已73岁,但仍坚持深入“红区”,指导重症患者救治,推广应用H7N9禽流感救治“四抗二平衡”经验,并创新性地将团队多年的科研实践成果——人工肝血液净化系统、微生态、干细胞等新技术用于重症、危重症新冠患者的救治,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大大地降低了病死率。“后来一个个的病人生命都挽救过来了,这是对我们最大的安慰。”李兰娟院士说。
她还组织专家制定《人工肝血液净化系统应用于重型、危重型2019年冠状病毒病治疗的专家共识》,向全国18家医疗单位或团队推广人工肝血液净化系统治疗救治重症患者。5月30日三进武汉,科学分析千万人核酸检测数据,促进武汉复工复产。
科研创新方面,李兰娟院士和其团队在新冠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发病机制、药物筛选、疫苗研究和诊断试剂研制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从临床样本痰液、粪便中成功分离获得14株病毒株,并进行全基因测序,发现病毒变异趋势;在国际权威杂志《细胞》重磅揭示国际首个新冠病毒全病毒精细结构;发现重症患者存在细胞因子风暴;完成新冠肺炎肠道微生态结构的全面深度评估;筛选出两株高效中和抗体的疫苗株,进行灭活疫苗研究;研制冠状病毒抗原检测试纸、新冠病毒抗体检测试纸、数字PCR法核酸检测试剂盒等。
李兰娟院士团队还用“大数据”的方法来分析散落在各地的隐形传染源,首先提出“无意识密切接触者”概念,团队还基于机器学习技术的新冠肺炎早期自筛APP,仅通过10个从临床大数据中学习到的指标就能实现新冠智能筛查,准确率可达0.91,作为核酸检测的补充工具,为疫情研判、个体健康码管理等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及时总结与推广经验,为全球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提供“浙江经验”“中国方案”,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