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庆松
(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西 太原 030024)
某煤矿集团化工有限公司属于以合成氨为基础的化工原料生产企业。2010年以来,先后两次以清洁生产方法源头控制水污染物排放量。随着国家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建立“河长制”,强化环境管理和污染减排,须在清洁生产的基础上,同步实施末端治理。为此,该公司新建1套改良SBR工艺末端废水处理设施,实现主要水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
改良SBR生化工艺技术,为传统改良SBR生化工艺创新工艺技术,是近年来推广应用的预批式除磷脱氮污水处理实用技术[1-3]。该污水处理技术集反应池、沉淀池为一体,间歇进水,间歇反应,停气时,污水沉淀撇除上清液,并排出剩余污泥,成为一个周期,周而复始。反应过程分7个阶段:
a) 进水阶段:废水进入改良型SBR池阶段,通常为1个运行周期开始。
b) 反应阶段:分曝气、搅拌时段,依次循环往复数次。
c) 曝气阶段:由曝气系统向反应池供氧,从而使得微生物在有氧状态下氧化分解有机污染物,污水中NH3-N转化为NO3-N。
d) 搅拌阶段:该阶段停止曝气,继续搅拌使泥水充分混合,微生物耗费水中溶解氧(DO)后,反应池开始反硝化反应。
e) 沉淀阶段:停止搅拌,反应池中泥水静止分离。
f) 滗水阶段:沉淀结束后,滗水器工作,逐步排出上清液,反应池逐渐过渡到厌氧状态,继续反硝化。
g) 闲置阶段:滗水器上升到原始位置阶段,通常为1个运行周期结束。
a) 该公司末端废水处理设施,设计进水主要污染物浓度指标:悬浮物ρ(SS)≤150 mg/L;化学需氧量(CODcr)≤350 mg/L;生化需氧量(BOD3)≤200 mg/L;总氮ρ(TN)≤350 mg/L;氨氮ρ(NH3-N)≤300 mg/L。
b) 该公司末端废水处理设施,设计出水主要污染物浓度指标:悬浮物ρ(SS)≤70 mg/L;化学需氧量(CODcr)≤60 mg/L;生化需氧量(BOD3)≤20 mg/L;总氮ρ(TN)≤20 mg/L;氨氮ρ(NH3-N)≤15 mg/L,夏季ρ(NH3-N)≤8 mg/L;ρ(石油类)≤3 mg/L。
该公司末端废水处理设施,关键环节是SBR生化处理工艺技术。
SBR处理工艺过程:采用多段A/O脱氮的序批式活性污泥技术,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机物,净化有机废水;采用多级串联硝化-反硝化生化处理技术(适时补充碳源),去除氨氮和总氮,可以确保处理后废水达标排放[4-5]。
废水处理设施设有3座SBR反应池,进行间歇多循环反应;日操作3个循环,每个循环8 h。改良SBR处理工艺技术,通过在单个池内多次重复进行曝气、搅拌、沉淀、排放操作,创造好氧、缺氧、厌氧环境,利用微生物完成分解有机物CODCr、BOD3,脱除NH3-N、TN,包括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有机氮等。
2.2.1 曝气阶段(好氧)
1) 有机物分解[反应式(1)]
(1)
2) 硝化反应
a) 亚硝化菌Ⅰ[反应式(2)]
(2)
b) 亚硝化菌Ⅱ[反应式(3)]
(3)
c) Ⅰ/Ⅱ合并[反应式(4)]
(4)
2.2.2 搅拌阶段(厌氧)
1) 反硝化脱氮:末端废水处理设施需补甲醇作为碳源。
a) 反硝化菌Ⅰ[反应式(5)]
(5)
b) 反硝化菌Ⅱ[反应式(6)]
(6)
c) Ⅰ/Ⅱ合并[反应式(7)]
(7)
2) 因C/N低,需补充碳源,补加甲醇质量浓度按式(1)计算。
Cm(mg/L)=2.47NO+1.53Nj+0.87DO
(1)
2015年5月,公司末端废水处理设施由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并建设,工程总投资2 707.49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 683.79万元。2016年11月,末端废水处理设施建成进水、单体试车和联动试车,同年12月投入菌种,培菌驯化。末端废水处理总成本796.75万元/a,其中,直接消耗666.58万元/a,2017年5月6日,末端废水处理后尾水调整到新排放口,减免排污费233.37万元/a。
截至2017年4月,该公司末端废水处理设施运行良好,根据镜检结果,菌胶团密实,出现少量钟虫,活性污泥大量生长,系统活性污泥MLSS达到25%左右。2017年4月底,因前段时间生产设备排水不稳定,导致SBR反应池大量浮泥和泡沫漂浮,通过镜检发现,大量钟虫死亡,菌胶团松散。为此,调整末端废水处理指标和SBR反应池内相关污染物浓度,进水NH3-N控制在70 mg/L~100 mg/L;调整后,末端废水处理效果好转,到目前为止,废水处理设施运行正常。
该公司末端废水处理设施原材料设计见表1所示。
表1 末端废水处理原材料检定结果
溶解性总固体(TDS)超过3 000 mg/L时抑制微生物生长,超过5 000 mg/L时生化活动基本停滞。故须严格控制硫化物、氰化物、TDS浓度,即,硫化物质量浓度低于2 mg/L,氰化物质量浓度低于2 mg/L,TDS质量浓度低于2 000 mg/L。
到2017年6月,该公司末端废水处理设施进水量120 m3/h,主要污染物浓度ρ(SS)为150 mg/L、ρ(NH3-N)为150 mg/L、CODCr为200 mg/L,处理后尾水ρ(SS)为70 mg/L、ρ(NH3-N)不超过5 mg/L,CODCr为不超过60 mg/L,达到设计要求。
1) 因该公司生产区水污染源复杂,水量、NH3-N、TDS变化大,须在合成缓冲池缓冲后再入末端废水综合水池,但不得以新鲜水稀释。
2) 当生产设备排水不稳定时,SBR反应池将出现浮泥等问题。加之,污泥量少,抗冲击能力不强,须改为低曝气、高甲醇投加方法,增加污泥量,减少内源分解,待污泥量合格后,恢复到正常操作。
3) 当中间池至出水池过滤器出现反洗现象过滤器堵塞时,须在中间水池水泵出口配备1根管道至综合水池和出水池,以方便清理过滤器,不影响系统运行。
4) 当SBR反应池面出现浮泥和泡沫时,水黏度大,污泥量沉降时间长。此时,菌种有中毒迹象,需要及时减少进水量,调整SBR反应池中污染物浓度,逐渐减少浮泥和泡沫,直至设施运行好转。
2016年12月以来,该公司末端废水处理设施运行效果良好,末端废水处理后尾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末端废水处理设施运行成本2.6元/m3,环境经济效益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