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梅 陈旺 刘中龙 刘志刚 曾玲 潘娟芳 张建 席贻超
早期复极综合征(early repolarization syndrome,ERS)既往被认为是心电图的良性变异,且多发生在年龄比较小、黑人或运动员中。2008年,Haïssaguerre等[1]和Rosso等[2]发现ERS与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有一定关系。本研究旨在探讨ERS人群与非ERS人群的心电图参数、发病率、生化及临床基础资料及预后间的差异。
选择在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接受远程心电图检查的社区人群,年龄选择在18~75岁,共6 612例。由社区工作人员记录人群的人口学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态及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史),测量并记录人群的身高,体质量,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病史以及黑矇,相关的家族史。同时登记人群的血生化指标,包括肌酐、血白细胞、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以及胆红素等。采用Excel软件导出数据。
1.2.1 心电图分析仪 采用美国卫星心电分析系统(SAS,版本4.00.001Hasp,DMS)分析社区人群体检的心电图,根据ERS的心电图表现进行诊断分型。
1.2.2 早期复极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ERS的诊断依据HRS/EHRA/APHRS 2015专家共识[3]:① QRS波R波降支终点处呈顿挫或切迹型,均在基线水平以上;② 12导联心电图下壁和(或)侧壁导联,≥2个连续导联(不包括V1—V3)J点抬高≥1 mV;③ QRS波时限<120 ms。符合以上3项则诊断为ERS。
1.2.3 分型 本研究采用Gan-Xin Yan分型法(部位)[4],将ERS分为1~3型。见表1。
表1 早期复极综合征的Gan-Xin Yan分型法Tab.1 Gan-Xin Yan classification method for early repolarization syndrome
1.2.4 年龄划分 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2010年提出的年龄分段标准[5],将本研究中的人群划分成两类:≤44岁为年轻人,45~59岁为中年人。
6 612例患者中,诊断为ERS共185例(2.8%),其中下壁30例(16.2%),侧壁125例(67.6%),多部位30例(16.2%);高血压78例,糖尿病35例,吸烟史9例,脑梗死病史2例,黑矇史13例,冠心病6例。非ERS组6 427例,其中高血压2 580例,糖尿病850例,吸烟史285例,脑梗死病史7例,黑矇史23例,冠心病26例。两组间性别分布、吸烟史、体质量指数(BMI)、冠心病病史、糖尿病病史、脑梗死病史以及黑矇史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表2 两组人群基线资料对比Tab.2 Comparison of baseline data between two groups
ERS组中QT间期延长者共33例,其中发生过黑矇者8例(24.2%),黑矇发生率明显高于QT间期正常人群[5例(3.3%),χ2值=132,P<0.01]。
比较两组心电图参数,ERS组的心率明显低于非ERS组,QRS时限、 QT间期及QTc较非ERS组明显延长(P均<0.05)。见表3。
表3 两组人群心电图参数比较Tab.3 Comparison of ECG parameters between two groups
非ERS组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明显高于ERS组(P均<0.05),其余生化指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4。
表4 两组人群生化指标比较Tab.4 Comparison of biochemical indicators between two groups
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心率、QRS时限、PQ时间,QT间期及 QTc是ERS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5。
表5 早期复极综合征危险因素的线性回归分析Tab.5 Risk factors for early repolarization syndrome by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性别,年龄及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史均非ERS的危险因素。见表6。
表6 早期复极综合征危险因子的Logistic回归分析Tab.6 Risk factors for early repolarization syndrome by Logistic analysis
美国心脏学会的ERS专家共识中,描述了ERS的心电图特点,并提供了统一的定义及标准化测量,为数据共享奠定了基础[3]。本研究结果显示,在ERS人群中男性比例增大,心率偏慢,QT间期及QTc较非ERS人群有明显的延长。线性回归分析提示,心电图参数在正常人群及ERS人群中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可能是ERS的危险因素。ERS患者中长QT间期者黑矇发生率明显升高,提示QT间期可能在ERS患者黑矇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性别,年龄,及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史在ERS组及非ERS组之间的统计分析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这几项指标不是ERS的危险因素。
既往ERS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心电图良性变异表现,但2008年Rosso等[2]和Macfarlane等[3]发现心脏骤停幸存患者中心电图表现为ERS者合并有室性心动过速的比例明显高于无ERS者,引起临床对ERS的重视。Sinner等[6]对MONICA/KORA研究队列中的1 945例患者的早期复极发生率及其预后进行随访,结果显示ERS的心脏性猝死发生率为13.1%,而下壁型ERS则占7.6%,下壁型ERS人群死亡风险明显增加。研究发现,正常人群中ERS的发生率为1%~2%[7],运动员中的发生率为10%[8];也有研究发现ERS的发生率在3%~24%[9-10],甚至低至0.5/100 000左右[11]。Sun等[12]对辽宁省常住人口中年龄≥35岁的11 956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早期复极现象发生率为1.30%。本研究中的社区体检人群ERS发生率为2.80%,其中下壁型为16.2%,且年轻人比例明显增大。这提示有可能构成比不同的人群ERS发病率不同。本研究资料显示,心率与QRS时限、QT间期等是ERS的危险因素。有研究提示ERS使人群的死亡率升高[13],而且心率的快慢与ERS人群的死亡率有关[14];ERS组社区人群的黑矇发生率明显升高,而且黑矇的发生与 QT间期有明显的相关性。有研究发现ERS人群中长 QT间期者当出现更长R-R时限时,易伴发特发性室速或室颤[15],且QT间期长的患者发生的室性心律失常多表现为多形性尖端扭转型室速[16]。关于ERS人群的预后,目前研究得出的结论不一[17-18]。
目前ERS的发生机制不是十分清楚,推测可能与心室复极的不同步及部分心肌提早复极有关。另外,ERS与低温、高钙、低钾血症等因素也有一定关联。ERS人群心率较非ERS人群的心率偏慢, QT间期及QTc明显延长,与ERS的发病机制中迷走神经系统的参与有一定关联[19]。动物实验已显示,ERS的发生与左室心外膜动作电位早期复极明显相关,迷走神经活性增加,引起复极的Ito内流增加,引起早期复极现象,导致室速或室颤[11]。异丙肾上腺素及奎尼丁可治疗ERS引起的心动过速[16,20]。
综上,本研究显示社区体检人群ERS的心率偏慢,QT间期、QTc明显延长,黑矇的发生与QT间期有显著相关性。ERS发生率为2.8%,以年轻男性居多。回归分析提示:心率、P波时间、PQ时间、QRS时限、 QT间期以及QTc可能是ERS的危险因素。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社区体检人群中46岁以下的人群相对较少,中老年人群较多,给研究带来一定偏移;另外,此次为横断面研究,对于ERS人群的心律失常预防措施还需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