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 紫
据说父亲、叔叔年轻时抱怨过爷爷,责怪他当年没有参加红军,要不然他们就能成为高干子弟;我们年轻时,也曾替父亲他们惋惜,80年代初他们如果下了海,哪怕去卖小葱,赚钱都像割韭菜似的。他们经商致富,我们不就成富二代了吗?时至今日,终于轮到我们被鄙夷了。大侄儿就曾恨铁不成钢地对他父亲说“如果您当初努力一点,我现在至于‘996’这么辛苦吗?”
我们曾有过机会吗?蓦然回首,确实都有过那么一两次。比如大哥,常常会回忆起1996年,他人生中最美好的年份。那年他楼下的邻居马大爷想拉他入伙,一起在路口摆个夜宵摊。
“您都快70岁了,又是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要赚那么多钱干什么?”大哥不解。马大爷便和他谈理想,大意是一个人如果没有追求,和咸鱼又有什么分别?何况他们马家曾是上海滩的名门望族……
说起家里曾经阔绰,马大爷的嘴就刹不住车,一不留神民国四大家族就扩编出了第五家,就是他们马家。大哥受不了他满嘴飞奔的火车,终于勉强答应他,试试合伙摆摊。
真正操作起来,大哥后悔不迭。马大爷什么都不会,每天支起一张躺椅,躺着和摊子前过往的熟人闲聊。大哥忙得汗流浃背,每个月收入还要与他对半分。一度大哥有过单干的想法,碍于马大爷是夜宵摊的发起人,不好造次。
大约干了一年,马大爷病故,摊子渐渐摆不下去了。一来经常因为地盘之争,与同行发生冲突,屡战屡败;二来常有人找麻烦,其中有小痞子,也有各种各样的管理人员。回想马大爷在时,这些都没成为问题。按说他一大把年纪,似乎打不过任何人,可是他就能罩得住这八九个平方米的摊子,充分验证了“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江湖是人情世故”。
“那时一个月能挣1500,房子才六七百一平方米……”大哥叹息马大爷死得早,若能再撑若干年,家里就进入中产了。
相比大哥,我曾有过更好的机会。早在80年代末,我一位初中同学就游说我和他合伙,让我在汉正街进一些翻新的空白磁带,他拿到上海翻录流行歌曲,然后在大学校园里摆地摊卖,获利可达五六倍。我思来想去,投资相当于我半年工资,不敢轻易下决心。最后他等不得,找了别人合伙。如今这位同学已是一家上市公司董事长,假如当年我跳河一闭眼,砸进去半年工资,然后跟着人家一路创业,现在恐怕早已不是“庐舍”模样了。一念之差,损失不止一个亿。
炒股、买彩票、玩P2P……这些年我们兄弟俩尝试过许多方式试图改变人生,但基本都不靠谱。相形之下,曾经错失的地摊之缘,或许是相对现实的机会。不过也没什么可遗憾,归根结底,命运被性格决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