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字出发
——车前子诗歌中文字的阴影和梦的外貌

2020-11-12 04:14
鸭绿江 2020年23期
关键词:意会车前子汉字

千 夜

1963出生的车前子无疑是一位早慧的诗人,早在1980年代,就已闻名于诗坛。少年成名的诗人难得,但更难得的是坚守与突破。坚守——在众多诗人“抱团”、“结派”的今天,车前子一直坚持着自己独立的诗歌创作方式,保持着充沛的创作力。突破——车前子不断地进行着诗歌道路上的探索、创造与实验。一些成熟的诗人,有写作惯性,容易陷入越写越封闭的僵局。车前子成熟却从未“成型”,他一直在打破自己,其诗歌文本呈现出开阔而丰富的局面。车前子说:“诗歌是与人间交恶。” 其信奉“难度写作”的诗歌令很多读者望而却步。本文提供一个进入车前子诗歌文本的角度——从“汉字”出发的诗歌写作。

回到汉字的发生地:溯源与抵抗

淡化汉字的及物性,追求汉字的独立性

汉字具有的及物性,使得汉字被绑架了,随着历史变迁和时代发展,汉字作为人们思维与交流的工具,在极大地丰富其内涵的同时,也日渐刻板化。字典里的定义,固定搭配,修辞,乃至在汉字的思维方式下,我们的日常经验和常识,都束缚着汉字。这种束缚不仅是时代的束缚,而且是早在汉字形成之初,就具有的及物特性。

在车前子的诗歌写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个重获解放的汉字。如《马》这首诗中:“有一匹指鹿为马/走上道路/道不存,路还在/人们奉献梅花/我从马上骑下一头梅花鹿/我指鹿为马、指猪为牛/诸子百家为狗/等等以及为了/指马为吗。”“指鹿为马”作为汉语里固有的成语,常用来比喻颠倒黑白,混淆是非,但是在这首诗中,用“一匹”来修饰,形成定中结构,一下子把“马”与“鹿”盘活了,成语的源头形象跃然纸上,让人不再只想到成语背后的指意。“走上道路/道不存,路还在”,“道路”汉语里也是一个使用率很高的词语,通常指地表上供人和车马通行的部分,但是诗人下一刻就对“道路”做了拆解“道不存,路还在”,这里的道是抽象性的“道”,而“路”是具象的。“道路”这样一个非常普通的词语,就有了立体化的面目,并且在诗歌中富有深意。诗人非常擅于诸如此类的“汉字拆解”,并且从中化出独立的意象。在此诗中,诗人对“指鹿为马”做进一步拆化,“我从马上骑下一头梅花鹿/我指鹿为马、指猪为牛”,而最后一句“指马为吗”更是独特,“吗”在汉语中是虚词,通常作为句末语气词,表疑问,但这首诗中,诗人虚词实化,使“吗”具有名词属性,让“吗”具有了“马、牛、鹿、狗”这样立体的形象,而“吗”字在字形上是“马”字增加一个“口”,仿佛“马”会说话,又具有了动词性。一个“吗”字,轻松中带有诙谐,反诘、讽刺、调侃之意跃然纸上。去除汉字的刻板化印象,在拆解中溯源,在溯源中延伸,启动,赋予汉字新的活力,是车前子诗歌的特征。

车前子的诗歌,在溯源中亦含有汉字“及物性”的抵抗,让汉字解放出来,恢复语言思维的弹性。如《上校泥巴》这首诗中的一段“认领爸爸吧/他是一块泥巴。/他是一块被干巴巴侵略的干爸爸,/殖民地爸爸,/占领区爸爸,/宵禁爸爸”,“泥巴”、“干巴巴”、“干爸爸”这样三个词性、意思不同的汉字,却被他们共有的字形构成部分“巴”联系在一起,这种内部结构的联系,反而有种异化的感觉,“泥巴”不再是“泥巴”,“干爸爸”不再是“干爸爸”,“干巴巴”也或许“要出汗”,这是对汉字的及物性的一种抵抗,具有反叛性,给诗歌内部增添了张力,同时又营造了荒诞感与陌生感,让人耳目一新。而“巴”字在甲骨文中是象形字,字形像一个人长着不成比例的、又大又长的手,在《上校泥巴》这首诗中“手艺是一些泥巴”、“一种隐秘的关系。/还有手”。“手艺”一词贯穿全诗,你可以说这是一种溯源,但其实是一种汉字内部的隐秘的通道被打开了,是一种发明、创造。在溯源中抵抗,在抵抗中发明、创造,注入新的血液,反过来启动汉字。

在《马》《上校泥巴》这两首诗中,是较为明显的对于汉字的拆分,再从这种拆分的过程中进行或发挥与创造,是有痕迹可循的。从中可见,车前子非常擅于利用汉字结构的具象性去建立诗的抽象性。也就是说,“结构”的汉字在车前子的一首诗中更多是“解构”的显现。而在车前子更多的诗歌中,“拆分”、“解构”被隐藏得很好,几乎无迹可寻。能让你看到的,只是一个个明明从远古走来的汉字,却如同新鲜挖出的萝卜一样,它们抖掉附着在身上的土,灵巧,充沛,自足,甚至抽芽,新长出的或许不是萝卜,有可能是葡萄,也有可能……皆有可能。在车前子的诗歌写作中,没有什么不可能。

这种汉字无限可能性的背后是语言思维,也是创作状态。在写作一首诗的框架中,这是一个不断生灭变换的过程。诗人警惕教条,他对汉字具有与生俱来的敏锐度,既是一个革命者,又是一个创造者。其革命性体现在去除汉字身上的重重镣铐,使其重获自由和独立,让汉字真正跳舞,而不是“戴着枷锁跳舞”。其创造性体现在其诗歌对汉字“解构”过程中,诗人注重语言的自然生长,创作中对于汉字的即兴发挥和偶然发现。如果说如今的汉字系统是一棵树,一棵种植在高楼间日益贫瘠的土地上的树,一棵被传统和常识修剪得规规矩矩的树,那么车前子就是将其还原成种子,移植到自己性灵的土壤里,有足够的阳光雨露,任其抽枝生长,他退在一旁,做一个旁观者。不规则枝叶、旁逸斜出、虫洞、截面、分叉、年轮、增生……都是常有的,一棵树的无限可能性,汉字的广阔性,一首诗的无限创造性。

对于语言本身神秘性的探究:诗歌具有梦的外貌

但凡创造性的事物必然是没有定式的,人类语言最初形成时就具有任意性。语素和词作为语言系统的基本单位,是音义结合的,但是用什么音表达某一个意义,是任意的。现在很多人说词,大概是指炼字,修辞,人们对一个词的理解是带有各种固有的附加意义和烙印的,缺少了词的产生之初——语言本身神秘性的探究。

车前子诗歌的写作过程就有点像“造字”过程,或者说像语言形成之初的感觉。古说仓颉造字惊天地,泣鬼神。这就是说,发明是多么难得与不易。车前子的诗集《发明》的扉页上有一句话“诗不是发现,诗是发明” 。诗歌并非是排队造句,诗歌也不是语言学、修辞学或者任何常识或知识的一种,诗歌也不是对日常生活的描摹,日常生活需要有秩序与常识,诗歌则在荒岛也能生存。或者说,诗歌就是荒岛。诗歌常常是对常识的冒犯,它是自足的,是另一种知识,也是另一种情感。理性或者逻辑往往是表达的锁链。车前子在《发明》序言中提到:“一首诗的迷人之处:它捉摸不定……为了确保其中的不可言说……”当然,诗歌的行为只能是诗歌,而不是其它。但为了便于我们走进车前子,可以将这种“混乱”、“秘密符号”模拟于梦——梦的外貌。

人们做梦,梦醒后,只能记住一些符合他们清醒时候的逻辑的东西,一些更隐秘更深处的东西会被遗忘。想象一下,那是被食梦兽吃了。车前子的诗歌就是被食梦兽吃掉的那一部分。我想说的是,车前子诗歌中具有的神秘性,它并不是简单的一些批评家常说的“诗歌中隐藏的秘密情感和关联逻辑”,不只是这样,它的背后是一道暗门,这道暗门可以在一个闪念里,可以是在记忆深处,可以是某种状态,可以是在对一个汉字的凝视中……这道门没有密码,不需要你去像解方程式一样解密或者从密室逃脱,又没有钥匙,诗人甚至没有给自己留一把解开密室的钥匙。有时候,进入一道暗门的办法就是——你要先推开另一道暗门,或者你要先学会做梦。

车前子的诗歌具有梦的外貌,就好像一个语言生产机,是多维度的创造与发明,梦里的一切在流通,不再泾渭分明。如《无诗歌》“处理流水的曾鲸,/从头喷火,/命运,显得特别当地。/……我处理天空,/指甲上/迦蓝安立,群岛,/或者桃色穹顶……/沿着手影,/填海,/落入(特别/当地的)对岸。/椅背:镂烂楼兰——乌云……”这首诗,首先是这样一些字映入眼帘:“流水”、“鲸”、“喷火”、“天空”、“指甲”、“蓝”、“群岛”、“桃”、“穹顶”、“对岸”、“乌云”、“椅背”。水与火,蓝与桃,天空与海,巨大的鲸与指甲,镜头时远时近,给人一个开阔又不缺乏细节,对比度强烈的立体画面。再细看,原来是“曾鲸”,“曾鲸”是一位中国明代画家,字波臣,开创了“波臣派”,“波”字,王安石称之为“水之皮”,或许和诗中“处理流水”有某种联系。“迦蓝”指“佛寺”,“蓝”这个字与后面的“桃”字相映衬,具有色彩性,是明亮的,可感的,有温度的,同时也更含蓄,有多重意韵。车前子诗歌中色彩的敏感度和空间感,或许得益于他的另一重身份——画家。而最后一句中“镂烂楼兰”一词也是车前子的“发明”,“镂烂”与“楼兰”谐音,本无这个词,“镂”雕刻之意,“镂”与“烂”形成中补结构,“镂烂”与“楼兰”形成动宾结构,利用谐音或者汉字的关联进行词性乃至句法结构的变幻,在车前子诗歌中非常多见,如同跳绳中的双飞一般,为诗歌增添了难度和趣味。车前子说过:“诗是字的事业。很多时候,我会为一个字或一个词写诗。”这首诗,或许从“曾鲸”这个词出发——“鲸”、“曾经” …… 皆有可能,这首诗应该是诗人阅读曾鲸以及自己绘画时的一种感受、私密的经验,给人神秘、嶙峋、流动、轻逸的感觉,仿佛置身梦境。正如车前子所说:“复杂让我们有些含混,当然是适度的含混,但并不是控制,恰恰摆脱控制,又能适度。适度的含混保证诗能够透明……” 这种创作状态接近冥想。

在语言的秘密花园里,诗是神秘的兄妹。一个傲慢的人是无法将成见去除,他写出的诗歌也必然是劝服性的、沉重的。而车前子对于汉字,对于语言的神秘性保持敬畏与信任,持有谦卑的姿态,放空自己,或许还有一点“天真”,让不同的声音、面孔进驻身体,它们徘徊、交谈、角逐乃至飞翔——听到一首诗扇动翅膀的回声。

回以汉语诗以凝视:文字的阴影

重视汉字的可视性

成中英先生认为,西方的语言是时间性的,它是“通过时间的延续来显示外在事物” ,西方自古希腊以来就有一种传统观念——诗歌是时间的艺术。《拉奥孔》的作者莱辛认为,诗歌只适合叙述动作,因为诗的媒介是在时间上相续的语言,动作正是在时间直线上先后承续的。这是一种线形的语言思维。受西方文学和文论的影响,我们也会用这种“时间性”的概念去解读汉语诗歌。

但是,汉字不同于拼音文字,汉字是以形象为主导,是一种“空间性的语言”。在英文中,时间是“time”,在汉字中是“时”。古人是从一天中太阳位置的不断变化来体认时间的,是从太阳这样一个空间形象中延伸出的时间概念。自创造伊始,汉字的文字符号本身便具有形象和意义的特征,极具空间感。如果说时间性是一维的,线性的,不可重复的,那么汉字所具有的空间性就是多维的,非线性的,可以重复的。汉字背后所蕴含的思维方式是非线性的,非逻辑推理式的,更偏向于直觉性。在哲学意义上,中国语言的空间性就是围绕天、地、人三者建构起来的生命本体存在空间。法国诗人亨利·米肖认为汉字蕴藏着天然的宇宙精神,“即使空白处也有无限的生命”。

车前子在访谈里说道:“觉得汉字立体,每一个汉字立体,有自己的空间,自己的暗影,有轻重,有浓淡。” 车前子的诗歌写作,建立在对汉字及其背后文化的观察上。这与我们熟悉的从现实中观察的诗歌写作有很大不同,譬如朦胧诗人写作采用的是现世经验,朦胧诗的阅读也依赖读者的现世经验。而诗歌在当代的写作,可以有很多种观察的角度,可以从现实,也可以从书本,从诗歌史中去观察。车前子便是从汉字中找到一首诗的细节。正因如此,那些想要用现实经验或阅读经验进入他诗歌的读者,往往觉得晦涩,甚至一头雾水。

在他的诗歌文本中,汉字发挥其空间性的优势,有很强的可视性。在他的诗集《新骑手与马》中,最极端的例子就是《左面增加一撇一竖》和《编织车间》这两首诗。《编织车间》“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全诗共7行,每行由16个“人”字相连组成,一眼看过去像一块织布,又似工人一排排在流水线,是一副编织车间的缩略图。这是一种实验性的写作,它无限放大了汉字的视觉性。试想,如果是拼音文字“aaaaaaaa……” 诗便不成立。空间性是独属于汉字的特性,所以这首诗是可视的,是有意味的。

如《端午之年》中“她的腰肢柔软如乙”,“乙”字形多像一个女子的婀娜曲线。再看《吹响哨子》这首诗,“玫瑰花吐出红唇,吐出蚁穴、蜂窝,/黑玫瑰,哦,吹响,吹响胡同和门洞……”短短两句,有大大小小十二个“口”字镶嵌其中,而“响”、“同”、“门洞”等词都有门字旁。视觉上,就像一扇扇门洞开着,张大了嘴。诗中汉字的结构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文字之意,给人直觉美。从这个角度来看,汉字的空间性本身就富含诗意。

又如《你们20世纪作家》中,“天才看上去像尺寸”这句话,“天”字和“尺”字,“寸”字与“才”字,如同笔划挪位。阅读车前子的诗,不能用逻辑的线性的思维,而是“凝视”。只有凝视,你才能推开“暗门”,进入一个多维的、立体的空间——诗之屋,汉字就是摆放在里面的家具。这个屋子是移动的可以延展的,具有互动空间,由诗人与读者一起完成。你看到的是茅舍或是宫殿,全凭你的想象力来装修,这种想象力某种程度上就是对于汉字空间感的敏锐度,汉字的可视性所具有的形象感。

如果,再多一点想象力的话,达到创作层面——把诗之屋想象成身体。它是有生命的,柔软的、弹性的、动态的,有无限的可能性去开发,它亦会凝视你,也会自己悄悄变化。当它行走时,能够看到影子——此时,文字的阴影便产生了。阴影是汉字的特质,是不自觉会呈现出来的一部分,更多是通过投射而呈现出来的。这里的阴影可以理解为“汉字的繁衍”,它的不同侧面、不同组合皆可变化为诗。汉字有固定的“形”,却可能有多个“意”,诗歌创作者可以营造多维的意境,读者还可以从某一个“意”加以联想转换到另一个“形”,再延伸到这个”形”具有的其它”意”上,这种有关诗的变化,恰恰就是时间流转所见证的历史文化记忆。因此,文字的阴影具有变化性、随机性与无意识性,阴影的形状和浓淡在不同的条件下是可以改变的,是多维的。此外,阴影在一定语境下,可以反客为主——诗人不能老是控制语言,也要让语言控制。比如画画要有虚实,摄影中光影比实物更迷人。在诗歌中,语言的暗处,汉字的阴影赋予车前子的诗歌以立体、鲜活的生命。

汉字的意会性在诗思中的体现

说到汉字的意会性,其实与汉字的可视性是分不开的——意会于象中。象,汉字的根源,缘物而象形。可视性是一种图画思维,意会性更偏向语言思维,和图画相反,经过主观的抽象化加工,它可以表达一件具有时间性的故事。意会性是更为动态的,在意会性中,汉字的形体,声音,意义,都是永远在流动的。可视性是看,是第一性的;而意会性是想,是第二性的。

从本质上说,两者都源于一种“观物取象”的思维方式,即象征思维,由象着意,意从象出,用具体事物或直观表像表示某种抽象概念、思想感情或意境的思维形式。车前子的诗歌写作就如同汉字造字的过程,也是一种“观物取象”。只不过,他从具体的物——汉字中提取“象”,这种“取象”的过程中也含有“比”,即“比喻”,唐代诗僧皎然在《诗式·用事》中说“取象曰比,取义曰兴”,“比”在皎然这里指的是修辞,但在车前子这里不仅是修辞,更是一种思维,是诗法。这个取象的过程是虽萌发于汉字,却如同“比喻”这个行为本身,是创造性的过程,是玄想意会的过程,能做到“于象而离象”,也就是“兴”,并不拘泥于汉字原有的物象。车前子取的“象”,是象征。程亚林在《比兴妙悟之辩》中说到:“象征即隐喻,是一种特殊的比喻。” 可视性是一种“原型隐喻”,意会性则是一种“话语隐喻”。这是一种折迭式的笔法,就好似中国写意画,寥寥几笔,即是流水高山,你看不到其中“峰回路转”的过程。

车前子懂得留白,空白也是“象”。“象”,作为其思维的形式,文字的内蕴,成为二者相互转化的中介,即意与言的中介,是语言与思维关系的纽带,以致“得意忘象,得象忘言”。在车前子的诗歌中,一个个“象”如同试管内壁挂着的由水蒸汽凝结而成的水珠,它们是透明的,流动的,但是却有摩擦力,就像书写汉字时的笔划转折,不如英文那般流畅,它具有内部的抵抗力,不至于一泻千里。并没有概念或事实在其中,只有一个接着一个的“象”。这里的“象”需要与西方文学中的“意象”区分,英文有个词imagery,中文译作“意象”。《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将其定义为“人脑对事物的空间形象和大小的信息所作的加工和描绘”,庞德将其定义为“在一刹那的时间里呈现理智和情感的复合物”。在西方,意象是复合的加工的产物。而在中国传统中,“意象”这个概念要分为“意”与“象”,“象”出于《周易》“天垂象”,是象征,象征物;“意”则是意会,指神意,神秘的直观。它更为直接,没有“精言”与“雄辩”,它允许“得意忘言”、“得鱼忘笙”。《文心雕龙·夸饰篇》说:“精言”不能描述“神道”,暗示意会和象征才是通向神道的途径,形而上的本体。

这种“意会性”的汉字思维,不仅体现在车前子诗歌的“象”中,具体到某一个“词”,也是值得推敲的——从“虚词”上可见一斑。如果说实词是对现象世界的漫无目的的客观描述,虚词就是站在观察者的角度说明方位、时间、因果、状态等,给现象世界理出秩序。虚词的运用带有叙述和判断的意味,传递诗人的感受。在古典诗歌尤其格律诗中罕见的虚词在新诗中却很常见,比如胡适自称为真正新诗的一节:“热极了!/更没有一点风/那又轻又细的马樱花须,/动也不动一动。” 虚词的使用使语序流畅,“了”、“那”使诗歌所指的意象世界更为清晰,暗示了视角的出发点,让读者以诗人的时空位置为自己的时空位置。“极”、“更”、“也”等,都明确表示了诗人的判断,呈现了诗人的心理活动与思维过程。再如杨炼的《诺日朗》中“雀鸟在我胸前安家/浓郁的丛林遮盖着/那通往秘密池塘的小径/我的奔放像大群刚刚成年的牡鹿/欲望像三月/聚集起骚动中的力量”。也是线性的表达,是一种直线排列的意象过程与心理过程,负担着把诗人的意向明确告诉读者的任务。

而在车前子的诗歌中,虚词总不那么“安分”,会出现虚词极为节俭的句子。例如《藕像》中这几句“……不错,曾祖父老城区滴翠一个人民公园,/用胎儿体温,炒热/黑暗子宫,/孕育伟大、黑暗,四脚落地……”虚词的省略简化造成“跳跃式”中断,有错综颠倒之感,会引发“多义性”障碍。或者更为复杂,是一种混合的情况,如《寻常记》中“……波于江上集腋成裘,慢慢落回,/在蜂箱,与坟典,/散布流沙坠简,发髻,/奉命叩动后宫,乳突,/突然恶狠狠盯着我们……” 前两句中“于”、“上”、“在”、“与”都是虚词,中间两句是实词的并置,紧接着“突然”——一个表时间状态的虚词。“虚实相间”的背后是一种独特的句法——不仅在于词与词的关系,更在于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注意,这绝非技巧上的“雕琢”,而是语言思维,这很微妙。使得诗歌不再是有序的线性的,而是曲折的,变速的,甚至是混乱的,漫无目地的。在车前子诗歌中,诗人常常隐去眉目,他是谦逊的,不再强调自己的“存在性”,不再试图让读者站在诗人的视角,不再试图大声“说服”。诗人就像一只毛笔,在作画时是当局者,完成后就会隐退一旁,读者看到的,是一幅轻逸的水墨画,而非一个“事实”或“经验”。在水墨的阴影处、画面的留白处,是诗人留给读者的沟通与“意会”空间,也是审美上的距离,是一种“礼”,其背后蕴藏“礼乐文化”。车前子的诗歌书写就是一种“行礼”,面朝未知的行礼,“礼”具有象征性和表演性,它起源于巫,与“美”具有同源性。在实践中,需要“艺”化,诗在车前子那里是一种“艺”,通过诗歌这种艺术实践,在世俗空间里建立起一个超越性的神圣空间。这对读者的“意会力”提出要求。

面向无垠的未知:寻找“我”与解放“我”

诗歌的触角:汉字的非确定性

从结构上来看,西方拼音文字是在一个水平面上的,其书写需从左到右顺序展开,而汉字是立方体。点、撇、捺、横、竖勾……一系列的笔划构成,虽有笔顺规则,但并不刻板。究其根本,西方语言是声音语言,首先有语音的要素(中国人很晚才知道语音的要素),再有对应的语言符号,拼音文字并不象形,其意义也是人主观加上去的。为了有效沟通,必须强调概念的确定意义——达到共识,或者根据客观事物的发展,重新界定概念。因而,西方人的思维能保持概念的确定性和对应性,他们重在辨别、判断、说清楚、推理,即语言的逻辑分析。中国语言是意象性语言,汉字本身就是古人意象性思维的符号化,建立在对“象”——客观事物相互关系的反映上。千百年来,客观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文字的内涵也随之扩大。剖开一个汉字的截面,你会看到层层迭迭意义流变的年轮。或者说,更像荡漾开的水纹,具有流动性和模糊性。汉字的思维里其实是没有“概念”的,只有“表象”,万物是“象”,文字是“象”,眼耳鼻舌心也是“象”,“象”与“象”之间有暗渠。通过我们共有的“象”,建立起一种默契,一种意会力,看似不够严谨,却留有“意”的余地,想象和发挥的空间。更为重要的是,得“意”可以忘“象”,超越经验而获得直觉体悟。

关于车前子诗歌中“余地”、“空间”,我在前文汉字的“意会性”中有所论述。“意会性”与“非确定性”其实是相互交融的,分类是为了更好地说明,而非割裂。在这里,我想要着重谈汉字的非确定性对车前子诗思的影响——直觉思维。车前子的诗歌并非是一种搭台阶式的构建,而是跳跃式,甚至起跑——起飞。宋代张载曾提出三种体认能力:“闻见”、“穷理”、“尽性”。“闻见”是诉诸感官的感性能力,“穷理”是逻辑分析的理性能力、“尽性”则是依靠直觉体悟宇宙本体的能力。在诗歌中,“闻见”是从身体感官出发的写作,不少诗人都具备这种能力,不稀罕;“穷理”,诗人不是辩论家;“尽性”,才是车前子最看重的——直觉,还是直觉。

这种直觉思维是直接的,自发性的,是语言自己在走——注意,语言不是表现思想的工具,语言与思想之间是同一的;这种思维不受时空限制,可以“神游”,仿佛进入了高密度的黑洞,拥有上帝视角,又似孩童在看万花筒,那里没有时间先后,空间远近,幽深又明快,恍惚又确定;这种思维中,主体与客体浑融不分,主观与客观是同时到来的,是思维中断时刹那间的旁通和全体把握。看到这里,你或许会说,这毫无逻辑!是的,这就是风马牛不相及,车前子的诗就是这么任性。但是,我们古人常常能从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中发现其中的深刻规律,这也是造字之初、语言产生之初的思维。直觉、不确定性,这种中国古老哲学思维的高妙之处——它提供一个触角,无限接近一个神秘的所在——存在与起源,语言诞生之初,人诞生之初,世界诞生之初。卡尔维诺在《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中说:“一切生命形式背后各种过程的不稳定感……物质任凭机遇随意杂乱无章地混合,竟然造出人来……在造就人的路上,这物质曾亿万次停下脚步,时而造出一块石头、一块铅、一枝珊瑚、一朵花、一个彗星……某一个很小的变化就会把它变成另外一物。”

在信奉理性和客观的西方,严格区分主体与客体的方法在量子学层次便行不通了,因为海森堡提出测不准原理——又称不确定性原理,是宇宙中最小的微粒的普遍特性。不确定性,不仅存在于汉字的结构中,还存在于量子以及无数量子组成的宇宙中。

对于车前子而言,每个汉字就是一个宇宙。甚至,宇宙就在某个汉字的“一点”里,“一点”是汉字的“量子”。这是另外一个世界,你可以说它是实在的,也可以说它是空虚的,但是空虚和实在一样具体。和量子一样,它不可见,不出场,但是它存在,尽管它永远不能被精确测量——但凡有生命的事物,都带有不确定性。车前子永远在寻找,寻找“我”,“我”存在于“另一个世界”中,“孰为彼,孰为我?”永远无法得到回答。但是车前子享受寻找的过程,像一个孩童在玩一场乐此不疲的游戏,又像一位极具实验精神的科学家,面对未知提出怀疑与假设,只不过他无须去验证,也无法验证。或者说,正因为无法验证,所以更接近“我”。

诗歌的褶皱:汉字的覆盖性

克罗岱尔说:“中国的象形文字,经常启发人非常机敏、非常复杂、非常深刻的思想。”其言外之意就是语言比内容更动人。法国诗人米肖•亨利曾说:“汉语在任何时候给人以独创的机缘,每个字都是一种诱惑……每个字都是一个景致,一组符号,那符号的组成部分即使在最短的诗里也能给人以无穷无尽的联想。”

车前子不仅能够在一个汉字中看到景致,而且他能看到前景、中景、近景、远景……或者干脆移步换景——走入另一个汉字中。这种视线变化、移步换景的过程,就是一首诗产生的过程。“景”与“景”之间的关联,就是汉字的覆盖性。

汉字的覆盖性——特性之一,是字的谐形。举例来说,形声字的出现,“情”与“清”就是一种谐形。唐兰在《中国文字学》中提到三种形声字出现以前的造字法“分化”、“引申”、“假借”。“分化”与“合文”都是文字形体上的,如“兵”分化成“乒乓”;如“小”、“隹”合文成“雀”字;“假借”多借声,亦有借形,如“鱼枕谓之丁,鱼肠谓之乙,鱼尾谓之丙”,可见汉字造字时对“形”之间的关联高度敏感,可以由此“形”及彼“形”——即新的汉字。

从更广义的范围来说,如果两个汉字具有“形”之间的相似性与关联性,我们都可以称之为“谐形”。仿佛西方诗人用谐音来展开一首诗,车前子用汉字“谐形”来进行诗歌的创作联想。比如《汉语洞》 这首诗,从“洞”与“词”两个字生发,“洞”与“词”谐形,其中出现的灯泡、果实、核等意象都是“洞”,而“桃红色短裤”又暗示了子宫,生命之门,也是“洞”;“冒犯”、“穿刺”、“询问”、“受欢迎记号”等都与“洞”这个意象发生关系。但是“洞”被“词”这个字覆盖了——“只有一个小灯泡,汉语中有个词。” 这种覆盖并非是“遮盖”,而是一种化学反应,好比在一层溶液上放入另一种溶液。两种溶液内部的分子、微粒发生反应,形成气泡、絮状物、沉淀、结晶……新的事物。无论如何,这种覆盖打破了液体的平静,它们从里到外,发生震荡,于是你看到液面波动起来——一首诗的褶皱。我想强调的是,这种褶皱,不完全受诗人控制——两个汉字就好比两种溶剂,当它们覆盖,或者说,相互进入时,内部分子的运动轨迹是自主的。诗人是试验者,也是观察者,他要见证奇迹,甚至神迹,从中看到汉字更多的可能性——褶皱形成时,这种波动的过程亦会给诗人带来新的灵感,加入新的汉字,新的意象,不断覆盖。于是,褶皱向无限远的地方延伸出去,褶皱的尽头是什么?或许是空无,和宇宙的尽头一样。褶皱与褶皱之间产生回声,这种声音来自未知——形而上神秘的“另一个世界”。

汉字的覆盖性在车前子诗歌中除了字的谐形外,亦有“井口”式覆盖——从一个字出发的视觉想象,就像透过井口看到上方变换的风景。比如在《一只白色癞蛤蟆》这首诗中,“点在一条界限(上中下的褶皱之间,/穿孔,……”就是从“国”这个字出发,“国”字中间的一个“点画”中“穿孔”,而后面的许多意象与比喻,都是对“国”这个字的视觉想象。“国”字并不是主题,它甚至没有“意义”,只具有结构上的价值。这种想象缘于对汉字的热爱,因为热爱所以信任,信任对汉字的感情,信任直觉,信任第一眼看到的汉字之形。用直觉与情感,而不是分析与推理,从一个字出发,寻找不同的角度,多种覆盖方式,完成一首诗——其中几句或许会被删除,这也是一种覆盖,存在过与没存在过是不一样的。

从汉字的覆盖性出发,车前子让语言不可预知地偏离直线,从而确保语言的自由,更重要的是,确保“另一个世界”的自由。同时,维护它的秩序——可持续性,一个可持续的实验室。车前子的诗歌写作是一种实验,而非传承,诗人一旦觉得自己是诗人,就已经在某种传统中了,要走出来,要毁坏这种传统,要解放“我”,面向无垠的未知,永远好奇,保持虔敬。

(本组作品也在中国台湾《两岸诗》隆重推出)

猜你喜欢
意会车前子汉字
论柯林斯的意会知识观及其对基础教育的启示
不同炮制方法用于车前子对治疗慢性便秘的影响对比分析
人道神药车前子
葶苈子、薏苡仁、车前子的利水功效比较
车前子酚类成分的研究
陈思照:音乐可让两岸神通意会
意会(TASTE ITALY)正式上海成立
名人读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