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语属于初中阶段的重要课程,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当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各项能力,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有针对性地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教师可基于此背景分析研讨如何促进学生主体参与度,构建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旨在进一步促进初中英语课堂参与活动的有序开展,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关键词:学生主体参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31-011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31.057
21世纪属于信息爆炸的时代,在现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下,社会各行各业对于人才的要求逐步多元,要想有效提高综合国力,必须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为了进一步满足时代对于人才的发展需求,当前教育事业已经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发展,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创新意识。
一、初中英语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目标
无论是哪种教学模式都具有一定的目标倾向,都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而构建的目标倾向,是核心素养教学中的重要元素,各要素都围绕教学目标而设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建构主体活动,帮助学生树立科学完善的思维发展观念,从而促进学生主体发展。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在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教师应当以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以及新课程标准要求为依据,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合作能力以及综合知识应用水平。
二、初中英语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实现条件
(一)对教师素质提出高要求
在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中,师生的教学职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教师并不再是课堂的主角,而是转变成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以及帮助者,教师的教学职责并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而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索,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这一转变对于教师的专业水平以及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自身必须要具备精湛的学科知识以及较强的英语表达能力,同时要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以及全新的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具备较高的课堂管理以及组织能力,有效应用多元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对于学生存在的错误观点,必须有针对性的引导和完善,科学合理地设置教学任务,引导学生积极踊跃地参与活动,对学生进行及时的表扬和肯定,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障碍。
(二)对学生能力提出高要求
学生是课堂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并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自身要具备主体意识,能够正确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科学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制定完善的学习计划。所以在课前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要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能够具备较高的自我调节能力。例如,在小组合作过程中,由于讨论过程并不稳定,或者是组内成员出现意见不合的情况,有些学生会排斥合作学习模式,无法积极踊跃地进行思考与探索,根据这一情况,必须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调节,有效减轻学习压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使其积极参与课堂的学习活动。
(三)对课程资源设计提出高要求
无论是哪种教学模式,都需要课程资源进行支持,才能够发挥出英语教学的重要作用。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基础的课程资源是教材,教师必须要提高对教材的理解以及掌握能力,能够创设栩栩如生的教学情境,语言情境的表达与设计过程中应当符合实际的语言规律,使学生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
(四)对教学媒体的选择提出高要求
结合上述内容,我们能够总结得出,在学生参与主体学习的模式中,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语言素材,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如果只依靠传统的粉笔讲解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21世纪教师可以有效应用各类教学媒体,例如幻灯片与投影仪、互联网与电影机等各项设备,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将学习视角拓展至全世界,使学生获得更加多元的信息。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素材,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融合,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效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从而确保教育内容更加结合生活。
三、初中英语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对策
(一)语文课堂应贴近生活
教师在传统的教育教学当中,一般是以自我作为教育教学的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在实践教学当中学生个人心理状态过于压抑,很难深入把握学习特点。英语教师要注重打牢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使学生在英语学习当中具备一定的主体意识,从而真正启发学生,使学生在主观当中产生一定的学习动力。例如,教师要使每一位学生了解“自己”就是“I”也是“me”。教师可通过适当督促学生,提升学生在英语学习当中的主动性,强化学生的英语学习思维,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在实践教学中逐步增强教学层次,强调学生在英语当中的探究能力和感悟能力。学生能够在思考和成长当中具备一定的价值观念,教师也要敢于大胆进行创新,使每一个教学活动都能够迎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从而强化学生在学习和探究当中的思考意识。教师切记不要在教育教学当中嫌弃学生,而是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引导多鼓励,使学生在主体的思考和探究当中,掌握一定的英语学习思路。教师也要善于在实践教学当中进行分层引导,通过对学生思想和态度上的尊重和培养,强化学生心理和素质方面的学习动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发挥个性化潛能,强化学生在实践探究当中的学习地位。
(二)进行实时互动教学
由于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内在力量,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来进行教育教学的拓展和引导,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思维和对兴趣学习的主动性。如果在英语学习当中,对于英语知识缺乏一定的兴趣爱好,则学生就会过于被动地学习英语知识,由于学生心理较为压抑,就会对于英语知识掌握不够全面和彻底。由此可以看出,教师采用被动式的教育教学方法,很难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可通过对学生的情景创设,在情景当中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和英语探究意识,并且不断强化学生的实践探究积极性,注重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强化学生在思考当中的感悟能力和情景素养,利用趣味化和通俗化的教学引导策略,使学生在情景当中不断促进和完善,有所感悟,有所探究。
例如,学习 Life history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中出示姚明等学生十分感兴趣的人物,然后提出问题“ When was he born?”然后引导学生回答交流“ He was born in...”教师此时进行继续提问“ Did he play basketball?”“ Yes, he did.”学生回答道。通过提出问题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此基础上顺利引出其他明星,然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结合问题进行文本搜索,在此过程中学生并没有被动接受知识,而是积极主动探索。
教师也可以在教学当中,促进学生的学习共情,培养学生理解和探究英语文章中的主人翁思想,提升学生在思考当中的价值观念和世界观念。学生站在主人翁的角度来进行问题的探索,才能够理解当事人的各项心理活动,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动力,这是提升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教学方式。教师要通过科学地设置教学素材,引发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提升,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完善学生的参与主动性。
教师还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教育教学形式,根据当前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性格特征,来进行智力水平和学习模式的综合测评,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每组6人左右,使每一个成员都能够互相学习、互相探究、互相团结,强化学生的小组融入性,提升学生的小组学习动力。教师通过对学生英语的培养还要完善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提升学生在学习当中养成一定的学习素养,鼓励学生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
(三)丰富英语课堂活动形式
教师要根据新课标的英语教学要求,在实践教学当中促进学生均衡发展,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要通过树立科学的教育教学目标,使学生主动融入英语学习活动当中,完善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活动主动性,这能够有效体现学生的学习生命力,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增强英语学习动力。教师要利用趣味化的教育教学活动,强化学生在活动当中的参与主动性,使学生通过互相沟通、互相探索相互、交流的形式,合理发现英语学习当中的闪光点和趣味点,不斷强化学生自身的核心素养。教师也要不断强化学生的阅读学习技巧,在阅读实践当中使学生了解书本中的重点内容,并且根据文章的内涵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见解,使学生的学习技巧和学习能力得到相应的提升。教师也要提高学生在阅读当中的表达能力,将文章中的重点内容进行有效的表达和探究,学生在表达的过程当中,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的语言、逻辑思维意识,还能够通过互相交流逐步拓展自身对于文章的把控能力。教师也要合理化设计教学问题,通过具有创新性的教育教学形式,利用读写相互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阅读当中学会写作和探究,强化学生的写作技巧,使学生在掌握更加细腻和严谨的英语词汇的同时,拓展英语思想,提升英语学习技巧和学习能力。
四、结语
结合上述内容,我们能够看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无论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中都十分重要。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构建科学完善的课堂教学模式,有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引导。通过科学合理地引导与帮助,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践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从而促进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建构。
参考文献:
[1]蔡霞.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助飞器——教学设计[J].校园英语,2015(2).
[2]于学粉.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成才之路,2015(25).
[3]张月.初中英语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2013.
作者简介:马爱丽(1981.8— ),女,东乡族,甘肃临夏人,中学一级,研究方向:初中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