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作为语文课程的基础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写作、语言表达等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和作用。教师在授课期间应积极探索提升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相关举措,构建良好课程学习模式,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并缓解自己的学习压力。对此笔者将结合实践展开细致化的分析与论述,以期给广大教师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31-006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31.031
阅读是个人在知识学习期间最常见的手段,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自主探究知识内容,并在探索分析过程中,从文章中获得新的认知与理解。小学阶段是语文课程启蒙教育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与自我管理能力有限。所以在阅读学习期间相对被动,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所以语文教师要充分了解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认识到利用怎样的方式方法才能快速完成阅读,并达成阅读学习目标。这作为现阶段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重点,需要教师结合学生学情,展开针对性的教学策略研究,帮助学生在阅读探究学习过程中获得发展进步。
一、强调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实际意义
小学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初期,帮助学生探索阅读学习的内涵意义,结合多样性、丰富性、趣味性的知识内容构成,能够获得更为理想化的课程教学效果。现阶段社会各界对教育教学工作都比较关注。如果课程教学工作不能确保其基本效率,一方面证明教师没有完成教学内容讲解工作,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教师备课不足,学生学习情况不理想。学生能否积极参与到课程学习过程中,是影响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阅读作为小学语文课程教学重点内容,如果学生在课堂学习期间没有收获,那么花费再多的时间也很难完成课程学习目标。所以有效性教学策略的应用能够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
二、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实际情况
现阶段的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学生学习效率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些小学语文教师未能将教学改革工作推进,尽管教师已经认识到新课改教学目标贯彻落实的重要性,但是很难将其付诸实践之中,课堂教学形式化,教学质量不佳。还有一些教师盲目地加強学生积极性与参与性的引导,整个课堂看似热闹,学生群体相对较为积极,但能够给学生提供的思考交流空间是十分有限的。学生在课堂上缺乏教师约束,恣意想象或沟通交流,由此与阅读教学主题目标脱离,导致阅读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现象存在。
三、小学语文教师改进课程教学质量的相关举措
(一)阅读教学激发学生的情感意识
阅读探究期间学生若能够与作者产生精神上的契合,则阅读教学基础就能得到保障,学生在阅读阶段带入自己的积极情感,会更为强烈地感觉到文字内容的感染力。教师利用真情实感去带动学生,学生在情境阅读期间就会对整个文本内容的结构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教师在课堂教学阶段作为情感传递的主人翁,要在备课时做好教学内容的深度挖掘,并搜集其他方面的材料进行补充。尤其是涉及德育方面的内容,教师应帮助学生强化学习意识,这样学生就会理解教材内容的情感本质,体会学习探索中的趣味性。
当然教师在课堂教学期间可以应用的情感表达方式较为多样性,通过肢体动作传递情感精神是一方面,而抑扬顿挫的朗读以及表情配合,也是更为精准的情感传递途径。教师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能够深深地影响学生,学生的情感共鸣被激发出来,则更能够体会作者当时的写作心境。由此看来教师还需要强化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学生积极调动个人情感,此时学生不仅仅能够将课程学习目标顺利完成,而且个人情操与思想品质都能有效提升。
(二)重视阅读教学情境的构建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需要教师耗费大量的时间进行教学准备,且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诉求与学习态度明显不同。最初接触语文课程时多数学生是积极、好奇的,但是进入一个常态化的学习阶段之后,如果固定地采用某种教学方法或教学形式,就会导致学生在阅读学习时出现倦怠心理。所以教师需要准确掌握学生的学情,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并帮助学生体会阅读学习的趣味性。
此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利用多样化的教辅资源与网络资源,让学生适当地利用科技手段,将自己的阅读学习情感表达出来。通过构建网络学习平台,学生能够在实践探索阶段产生兴趣,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并积极寻求改进与完善措施。当良好的学习风气、学习氛围构建起来,学生便能在多样化的探究学习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满足感,感受阅读探究的快乐。
(三)加强对学生阅读探究的趣味性引导
小学阶段学生的阅读探究也是重新认识语言的机会,也是扩展知识面的有效性途径。传统课程教学阶段,教师会注重对学生的理论性讲解,课程层次性不佳,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长此以往学生在阅读探究期间的积极性就会被消磨。但是教师如果重视对学生的趣味性引导,将图片、音乐、视频内容穿插在阅读课堂之中,阅读内容相对来讲较为丰富,那么对于学生来讲也是提升课堂主体意识的有效方法。
教师在阅读教学阶段应该帮助学生建立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同时注意课程内容的循序渐进,当学生对阅读知识充满兴趣,且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各个阶段的阅读学习目标,则个人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就会大大提升。而且教师将课程内容进行优化调整,课程教学难度被分散,学生能够在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将自己的知识面扩展开来,确保阅读探究始终都能在一个良性模式下。诸如利用故事导入阅读学习内容,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学生则能够在阅读学习期间将自己所理解的内容更加精准地表述出来,阅读学习水平提升的同时,还能培养自己的语感,不断提升语言表达水平,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奠定基础条件。
(四)帮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阅读学习的重要性
语文知识本身就是与社会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教师在教学引导期间要帮助学生结合社会实践进行观察与感悟,这样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会更为全面。尤其是对一些生活中的新鮮事物,为确保学生在实践探索阶段能够产生共鸣,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引导。
由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与理解水平有限,且课堂学习专注度明显不足。这时候学生难免会出现情感学习未能深入进行的状况。此时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时需要以生活实例为主,找寻阅读教学的切入点,使学生代入其中,生活化的阅读教学目标则能够顺利完成。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去感悟理解新鲜事物,无论是观察、思考、探索还是实践,学生能够在接触过程中强化个人对日常生活的感悟。
小学语文阅读材料中,涉及大自然、小动物的内容相对较多,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闲暇时间参与社会实践,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与家长、同学一起探索大自然的奥妙,学生的学习视野逐渐扩展开来,文章所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也会更为全面。
(五)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期间的语言应用,对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探究有重要影响。教师在课堂上注意自己的状貌,控制教学讲解的声调、节奏、力度,同时配合相应的肢体语言与情绪,能够确保形象语言渗透到阅读教学全过程。学生体会阅读学习的意境,在一种良好的思维中获得教师的启发性引导,则能够通过个人的努力将生活中的情感、道理、价值等内容找寻出来。
教师要认识到阅读探究的形式往往是丰富性、多样性的,文章利用图画、视频内容体现出来是较为常见的,而部分内容利用音乐促成,则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好的审美体验。音乐是生活中极为特殊的表现工具,本身就具备一定的感知力与影响力,学生在音乐欣赏期间能够提升自己的审美品位,对体会阅读意境有积极影响。教师要根据阅读探究内容的特质,帮助学生选择或轻快、或活泼、或严肃的音乐内容,保证能够与文章的主题契合,学生在阅读期间配合相应的音乐,则能够在良好阅读氛围中体会文章意境,使枯燥的学习生活变得生动有趣,整个课程教学的流畅感也能迅速增强。
小学生在阅读探究期间具备良好的想象力与感知能力,便能够将自己的亲身经验重新进行组织。由于学生本身就富有想象力,且对未知的生活充满探索欲望。教师应该帮助学生结合阅读学习目标,经过合理有效的引导提升学生想象力,当学生能够在阅读基础上构建专属于自己的美好情境,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就得到了提升。
(六)做好教学评价指导工作
小学生在阅读探索期间对教师的评价指导较为重视。在新课改背景之下,教师要将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应用起来,给学生提供一个互评的机会,而不是一味地由教师进行学生评价。同时教师还应该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提升自我的反思能力,改进自身的不足。
教师需要将评价性语言应用起来,帮助学生将自己的学习情绪激发出来,此时的阅读教学引导就具有一定的价值影响。当学生能够在系统性的评价中体会阅读学习课程的丰盈,那么日后学生就能够通过自我的努力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
笔者在进行阅读教学引导期间,常常会根据阅读内容节选其中的某一部分让学生进行课堂朗读。不同学生的朗读水平差异较大,学生能够利用流利、正确的方式进行朗读,则能够深刻体会其中的情感、思想精神。此时教师随堂进行评价引导,多给予学生鼓励,让学生明白自己富有感情的朗读能够让同学们都深入到情境之中,而其他同学的认可与支持更能够帮助这位同学建立学习自信心。显然在这种课堂教学氛围中,学生也会受到教师所具备的良好包容性的影响,善于并乐于参与课堂学习,在阅读探究中体会到更多快乐。
四、结语
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课程教学引导期间,利用合理化的阅读教学方法,能够提升课堂的丰富性与趣味性,对于学生来讲也是增强阅读学习体验的途径。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做好课程教学引导,建立一种长远性的课程教学目标,了解学生基本学情,在备课以及策略研究期间结合学生发展所需构建合理化的课程教学形式,帮助学生在阅读探究期间获得更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钟秀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7(33).
[2]陶微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16(62).
[3]陈东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J].师道·教研,2018(2).
作者简介:吴赍琳(1980.8— ),女,汉族,福建龙海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